多元化劳动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7
/ 2

多元化劳动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郭江虹

郭江虹广东省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肇庆525600

摘要:地球村的形成,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劳务输出与输入,多元化工作环境应运而生,跨文化工作环境的跨文化交际与管理,要求公司上下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多元化劳动环境能力MulticulturalCommunicationAbilityUndertheperseWorkingEnvironment

GuoJianghong

Abstract:Theformationofglobalvillage,theappearanceofjoint-venturesandforeign-fundedenterprises,theimportandexportoflaborservicesmakesmulticulturalworkingenvironmentsbecomemoreandmorepopular.Multiculturalcommunicationabilityisrequiredduringthecourseofcommunicatingandmanagingundersuchworkingenvironments.

Keywords:MulticulturalcommunicationpersityWorkingenvironmentAbility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100-02

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企业的经营也日趋国际化。中国劳动力不断往外输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中外企业聘用外国员工。员工们种族不同,价值观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但在同一环境下工作,构成一个多元化的劳动环境,在文化交流中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凸显。对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方式以及行为习惯有所了解,有利于改善跨文化交际关系,构造一个和谐的多元化劳动环境。

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名叫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也叫做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顾名思义,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之间交往时所发生的一切。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理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保留和发扬本国文化,尊重与接纳异国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走到一起,交际活动出现障碍和冲突是难免的。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协调矛盾,这对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跨文化交际能力

2.1排除语言障碍。语言不通是交际活动中一个很大的障碍,要进行跨文化的交流,首先要排除语言上的障碍。

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非语言。多元化劳动环境中的跨文化交流,用得最多的是口头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

英语是世界商务语言,和不同国家的人交往,能用对方的语言交流会让对方感到亲切,如果不懂对方的语言,那么双方应该用英语进行交流。

在本国语言环境中学习外语通常以读写为主,运用语言工具时,书面语往往比口头语流利。在交际过程中,有必要的话可以把说话的要点写下来作为口头语的辅助。

有研究发现,个人行为表现给人的印象7%取决于用辞、38%取决于音质、55%取决于非语言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恰如其分地运用非语言交流,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无论语言还是非语言,都有很强的区域文化限定性。学习语言和利用非语言工具进行交流,要认真研究对方的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以免产生误解。

2.2了解与理解。无论交际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要对对方进行了解。了解的内容包括对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行为习惯、宗教宜忌以及交际对方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及好恶等。据《南方日报》报道,上海某剧院曾邀请英国一著名舞蹈团前来演出,不料演出前一小时全体演员提出罢演。究其原因,乃剧院没有提供演员演出结束后洗澡的设施!在中国人看来,演员演出后回下塌的宾馆洗澡就行了。然而在欧美一些国家,剧院必须提供洗澡设施,供演员演出后使用─—演员们是不会带着满身大汗离开剧院的。了解这一文化背景后,剧院采取了应急措施,设置了一个简易浴室,才避免了罢演。了解的方法很多,从书本上学,到网络上查,参加跨文化学习班,通过旁人的介绍,对对方进行观察等。有时不妨直接询问对方。问清楚了就可以避免毫无根据的猜测,也让对方看到你的坦诚。

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由于文化的不同,有时候对方的行为可能让我们无法理解。例如,某学校同时聘请了几位东方和西方的外籍教师。由于学校建设的需要,在教师宿舍旁边要新建一栋楼房。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很大的灰尘和噪音,菲律宾、日本外教和中国员工的做法是把门关上,躲在房间里不出门。美国外教依然按自己的习惯打开门,坐在客厅里做自己的事情,然后跑到学校领导那里抗议灰尘太多、噪音太大,他们没办法工作和生活。有些领导觉得西方外籍教师小题大做,甚至其他亚洲的外籍同事也认为他们太多挑剔。实际上,这是因为东方人习惯顺从,孩子顺从父母,下级顺从上级,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西方人,特别是北美人崇尚实现个人价值,往往挑战权威。在多元文化劳动环境中,如果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相互理解,以开明的态度对待对方的行为,很多东西可以包容,很多问题也不难解决。

2.3尊重与制度。尊重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迪士尼主题公园之所以受到全世界人的欢迎,是因为公司尊重每一位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公园的主题也迎合了不同文化背景游客的口味。无论那一种文化背景,领导对员工的尊重可以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之间互相尊重,可以赢得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尊重,不仅要注意中外文化的差别,尊重外国员工的习俗和信仰,而且还要重视个体的特别喜好。某高校聘请了一位加拿大外教,学校专门安排他住进了设施齐全并铺有腈纶地毯的公寓,不料他要求将腈纶地毯换成草席地毯。原来他是一位环境主义保护者,对于一切不利于环保的常用品均不使用。所以重视个体差异,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加圆满。

“无规矩则不成方圆”,制定和完善一定的规章制度,在多元化的劳动环境中尤为重要。由于文化背景的多元性,没有一定的制度就没办法统一管理。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由不同背景的员工代表共同讨论制定,不论是外籍还是本地员工,都应该严格遵守,按照不同的表现与贡献给予相应的酬劳;对于表现不合格的员工,无论是中是洋,都应一视同仁,按照公司的政策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这样,既体现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也能减少员工对制度的抵触情绪。总之,让企业运作有章可循,是减少文化冲突的有效措施之一。

2.4耐心与及时。进行跨文化交际,特别是处理跨文化冲突,耐心特别重要。文化的差异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差异,因而很多事情会出现与预期的偏差,甚至工作的失误。有时候一些无意识的语言或行为会让对方误解。有时候你很有诚意地去解决一个问题,却有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遇到这些情况,耐心是偏方。凡事多给耐心,多调查、多思考、依靠团体的力量、寻找集体的智慧。每做出一个决定要反复核实,慎重考虑。

“耐心”不等于“时间长”,不等于“无故拖延”。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可能产生更多的麻烦。在笔者接触的外籍员工之中,谈论到“等待”时,不少人总是说“ThatsyourChineseway.”(那是你们中国人的处事办法),谈到“迟到”问题,他们都说“ThatsChinese.Ivegotusedtoit.”(那就是中国人,我已经习惯了。)我们的时间观念没有西方人强,这是不争的事实。领导们做事喜欢“研究研究”,普通百姓也总要“等等”。长时间的等待会让人失去信任,让企业失去信誉度。因此,在多元化环境中工作,既要有耐心,也要讲效率,出现问题要带着耐心及时解决。

2.5自尊与自重。“崇洋媚外”可能是中国历史的一大“特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也还是有不少人对发达国家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向往、对外国人有一定的好奇与谄媚,甚至在某些制度上对外国人也是“一路绿灯”。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中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淡化国别标签,保持自己的自尊。在共同的劳动环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根本不存在优劣之分,我们应该保持平常的心态,保持自己应有的自尊,和各国员工平等相处。

要有“自尊”,必须“自重”。最近,有位第一次来中国工作的五十多岁的美国单身男士和笔者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他在来中国之前听说中国人思想比较传统,特别是男士和女士之间很少拥抱,可是,来了两个月之后,他开始疑惑不解了,有的年轻女士在交往之中会很有失身份地主动对他搂抱,有的人甚至三更半夜给他打电话。他很无奈地说:“Idontknowwhysomanyyoungwomenareinterestedinsuchanoldman.IfitisintheUnitedStates,Imightbeintrouble.Idontknowwhysomepeoplewouldcallmeinthemidnight.Ijustdontunderstand.IsitonlybecausetheywanttogotoAmerica?”(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年轻女孩对我这样老的男人感兴趣。如果在美国,我可就麻烦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人可以在午夜给我打电话。我就是不明白。只是因为他们想去美国吗?)笔者除了尴尬地告诉他,刚到中国,由于文化上的差别,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对某些现象进行理解之外,实在找不到其他理由来回答他的一个个“Why”(为什么)了。同时,笔者不禁暗暗为这些女同胞庆幸:幸亏她们没有遇到国际老骗子。在多元文化劳动环境中,面对形形色色的外籍同事,我们必须首先自重,才能保持自尊。只有保持自尊,才能与他们平等和谐地相处。

3.结束语

地球村的形成,多元化的劳动环境越来越普遍,强调国内外经济活动规则接轨的同时,也做到管理接轨、文化接轨,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技能,有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跨文化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9月18日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1日

[3]何维湘、约翰·彼得、凯特琳.《跨文化交际技巧》,2004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