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探讨

刘奕彤

(乌兰察布电业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01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十分发达,电力供配水平世界领先,电力企业对供配系统的要求也更高,新时期环境下为我国电力供配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仅能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也能有效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对于这一特点,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正是典型的体现和代表,可以说是对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综合使用。如何更好地促进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是目前电力企业必须要注重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多种自动化科技普及。其中,对于电力的需求逐年增高,促进自动化控制配电系统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与应用,这是电力系统主要的发展方向。自动化系统具有多种优势,这些优势可以被强化。要想其更好地发展,就要将电力供配系统的自动化功能进行结合,优化系统结构。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设计方案

1.1主站层

主站层的任务是收集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类、储存与共享。各个分部的各类数据都将传输到主站层,然后通过分析计算后再反馈到相应的部门,以此保持整个系统的良好沟通,保证了配电工作的稳定与高效管理,使其工作在最佳状态。同时主站层也时刻关注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因而更好更快捷地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1.2子站层

子站层作为分布在各部位的总管理层,所具有的功能更为详细复杂,主要有随时检测仪器设备、调整仪器的各项数据、采集各类数据、对各分支进行细致管理与监测等。主站层的数据主要来于子站层的汇总,同时主站层反馈来的数据由子站层反馈到管理分支处。

1.3终端控制设备层

终端控制设备层是整个系统的精良设备汇总处,其通过各类传感器的配合工作,将变压器、开关柜等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反馈、故障监控及时反映给监控端。具体的设备包括配电变压器检测单元TTU、馈线终端单元FTU和配电终端单元DTU。

2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现状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优点众多,可以实现电力系统控制的高效化和自动化,通过精准地监测保证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节省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降低系统运行风险,对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用户的良好用电体验十分重要。此外,在这种自动化环境下,我国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不断提高,技术革新十分迅速。因此,自动化程度也在逐年提高,供电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导致自动化程度不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也受到了不良影响,具体如下。第一,如果设备运行一切正常,自动化控制系统不能精准有效地对其进行督查,只有在出现问题时才能运行和监测,无法随时随地的更正系统漏洞。第二,在检查和更新系统的同时不能进行远程遥控,必须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亲自到场动手操作,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第三,在系统运作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虽然可以及时更正,但是在短时间内易产生系统漏洞,影响自动化控制的安全性。第四,如果出现的故障次数较多,在多次修正之后系统易出现其他问题。

3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

3.1优化配电自动化内部结构

为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运维人员需要不断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将优化期间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移动端进行分析,以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在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时需要安装以下两种设备:1)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装电压监测器,当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出现电压过大时,电压监测器就会发出警报提醒运维人员,便于运维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排除其中存在的危险。同时电压监测器的应用还能在高、低压以及无功自动补偿设备运行中起到改造作用,将线路中的电能消耗降到最小,确保供电质量的稳定。2)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还需要科学的使用负荷控制设备,可以在该设备中安装移动网络,从而将用户端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有效的满足用户供电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

3.2完善数据网络技术体系的建设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使用目的是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供配电系统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与作用。运用自动化技术过程中,要在电力系统的中心位置安装计算机系统,改进、优化电力系统的数据网络;利用计算机监督、指挥供配电系统周围的情况,并依照相关制度完善网络安全制度,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电力信息可以及时传递,满足专门网络建设的实际需求。

3.3优化电力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程序

电力供配电自动化控制要依据软件的程序来进行操控,同时这也要求我们的软件程序要足够完善,可以应对多种问题。在软件设计之初,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软件开发。使软件的使用符合当时的环境以及设备,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进行软件程序的设计。与此同时,我们要保证软件程序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实际需求,通过软件程序进行自动化配电系统的优化。

3.4使用新型电力技术

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会不断提高,自动化可以满足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全面落实电力供配电自动化技术,就要跟随时代步伐运用新技术、新科技。新技术可以带来多种优势,可以使供配电系统更加稳定。同时可以实现科学的管理,进行柔性配电,更科学具有人性化,也使用户的用电质量得到保障。

3.5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

电力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自动化,需要我们电力部门将计算机技术进行使用结合。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只有与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才能不断进步。我们的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网络大环境进行资源上的共享。同时根据信息技术作为指导与控制系统,科学合理实现供配电技术的稳步发展。

3.6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对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以及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操作内容:1)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装计算机监测系统,同时把计算机监测系统与配电系统中的变电系统、负荷电压系统等进行结合,并对系统进行不断整合和完善,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故障发生,同时还能起到降低设备成本浪费的作用;2)在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时,运维人员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降低设备在长期运行的情况下故障的发生率;3)相关运维人员需要按照《配电自动化技术指导》相关内容,对智能电网建设各阶段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详细检查,从而做到自动化管理的提前化,有效提高供电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供电企业必须要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这也是短期内的必然发展趋势。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应用能极大地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要引起重视,在建立自动化机制的同时还要对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应的升级,使它们更好地融入到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中,进而为供配电自动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梓腱.电力配电系统在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8(26):14-15.

[2]谢方明.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解析[J].南方农机,2016,47(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