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56例痉挛性脑瘫膝过伸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综合治疗56例痉挛性脑瘫膝过伸疗效分析

吉永春1李海华2程志1李岩1

吉永春1李海华2程志1李岩1(1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江苏苏州215001;2黑龙江小儿育疗中心黑龙江佳木斯154000)中图分类号R7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147-02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痉挛性脑瘫膝过伸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所致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痉挛性脑瘫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主要特点是肌张力增高,被动运动时有“折刀”现象,关节运动范围变窄,运动障碍,姿势异常[2]。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过伸是一种常见的比较严重的畸形,一般是代偿性改变,多见于支撑相中末期,常见诱因包括(1)一侧膝关节无力导致対侧膝关节代偿性过伸(2)屈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伸(3)膝塌陷步走时采用膝过伸代偿(4)支撑伸膝肌痉挛(5)躯干前屈时重力落在膝关节前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3]膝过伸是膝功能障碍一大重要问题,对痉挛性脑瘫而言,在站立与行走过程中,膝过伸由于儿童自身协调障碍,早期未加注意而放任错误站走导致。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痉挛性脑瘫膝过伸56例,年龄1.5岁-6岁,均为2006.10-2010.06在我院康复中心治疗的患儿,其中综合康复治疗是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膝反伸的有效方法。

轻度9例,中度44例,重度3例,根据膝反张的程度分为轻度(10以下)中度(10-30)重度(30以上),正常值0度[4]。

1.2测量方法

膝关节的最大伸直度可以用标准的侧面X光照片,正常时股骨大转子与外踝之间连线经过Ludloff三角形下面稍后,若经过其前方则证实有膝反张,可测出股骨长轴与胫骨长轴所形成的角度。测量时卧位或俯卧位量角器应以股骨外踝为轴心,固定臂与股骨纵轴平行,移动臂与胫骨纵轴平行进行测量,凡超过0°即为膝反张。膝反张的程度分为轻度(10°以下)中度(10°-30°)重度(30°以上)。

1.3

治疗方法

1.3.1

运动疗法

(1)降小腿三头肌及腘绳肌肌张力。

(2)蹲起训练,下蹲时膝关节屈曲9°,站立时膝关节应为140-160,避免膝过伸。

(3)俯卧位小腿屈伸训练,提高腘绳肌张力,增加膝关节稳定性单双腿跪立位训练有利于提高膝关节控制能力。

(4)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膝反伸,同时增加膝关节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能力,膝关节屈伸是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能力。

(5)小腿三头肌牵伸及肌力训练,让患儿前足放在台阶上,足跟放地下,训练患儿放下足跟及抬前足跟,为摆动期最需要的力量训练。

(6)训练,增强伸肌力量,促进髋关节伸屈,矫正躯干前屈

(7)上下台阶训练,对矫正膝关节反张及协调步伐有较大作用注意保持膝关节微屈

(8)负重治疗训练,有利于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增加本体感觉每日两次。

1.3.2推拿按摩:具有疏通筋络,活血化瘀,通利关节作用,基本手法关节活动度按摩节断按摩促肌力手法等

1.3.3针灸:补益气血,疏通经络,刺激穴位,通过针灸改善肌体内络的病理状态,主穴取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承山,脑清,跟平,血海,梁丘,阴陵泉等。

1.3.4痉挛肌治疗仪;降小腿三头肌肌张力

1.3.4穿戴矫形器;部分患儿可穿戴足矫形器,使膝关节屈曲自由,并可以有5-10的屈曲,防止膝过伸状态,可配合助行器行走训练

2结果3讨论膝过伸是痉挛形脑性瘫痪瘫的常见畸形,许多患儿由于家长不遵守正常小儿的运动发育规律,过早地让患儿站立行走,在尖足状态下过度支撑体重,体重负荷再加上患儿自身协调障碍,本体感觉减退,而造成继发膝过伸[5]。膝过伸严重阻碍了患儿的站立及步行的正常发育,需要尽早采取好的康复方案尽早干预,抑制膝过伸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发展。

在临床上通过运动疗法抑制异常姿势,降低肌张力,提高肌力,促进正常姿势正常运动形成,从而抑制膝过伸效果;针灸,推拿,按摩目的基于疏通经络,加速其血液循环从而抑制痉挛,促进运动,矫正异常姿势;痉挛肌治疗仪及矫形器上的使用是降肌张力,有利于提高膝过伸作为痉挛型脑瘫运动障碍常见问题,被脑瘫界关注,目前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康复理论体系,并且膝反伸不仅有肌张力异常,主动肌与拮抗肌失衡,关节控制能力差,往往伴有韧带关节囊的器质性变化,因而治疗效果缓慢,耗时较大,治疗效果与患儿病情,年龄,患儿主动配合以及康复治疗方案有一定关联。往往单一的治疗方案耗时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且效果不明显,因而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要争取综合康复方案,充分发挥不同疗法的优点,坚持因人而异,适时评估,调整放案,规范实施,持之以恒,最大程度地促进患儿潜在功能发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以达到康复并回归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瘫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与康复杂志,2007,29(5).

[2]李树春,李晓捷.儿童康复医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2.

[3]南登昆.康复医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5-56.

[4]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第1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16,292-293.

[5]李奇,王磊,等.斜坡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6)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