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做好衔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循序渐进做好衔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周涛

周涛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中学250302

许多刚刚送完毕业班的语文老师往往去抱怨初一学生的作文水平太低,学生家长也有这样一种疑惑:孩子怎么了,同一个学生在上半年(六年级)和在下半年(七年级)就判若两人呢?认为孩子的写作水平下降了。其实主要是小学作文与中学作文之间存在一个较高的台阶,学生需要经过一个适应期。也就是说,中小学的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个不衔接的问题。

一、从课标入手,掌握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要求

新课标对5—6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它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记叙能力,对表达方式没有具体的要求。新课标对中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从以上要求来看,六年级学生习作时,只需抓住一两件事情来表现一个中心即可。记叙文通常以“写实”为主要手段,大多叙写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叙写的内容具体、形象、生动。

而新课标对中学写作的要求相对较高,它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并且还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没有一定的写作知识,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事实上,刚刚进入中学的7年级学生与小学5、6年级的学生相比,在这些方面没有丝毫优势,要他们一下子适应中学的作文教学是不现实的。

因此,我们中小学教师要熟悉两个阶段的作文要求后进行教学活动,才能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顺利地衔接。

二、对语言要求要深入与浅出

所谓“语文”,即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很显然,作为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就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文学”来进行教学,如何把“语言、文字、文学”融汇贯通、灵活运用,我们老师起着关键作用。

小学教师使用口语较多,小学生的作文多数用口语表达,这样的作文,在老师看来觉得亲切,觉得符合少年儿童的特征,于是作文给高分。而初中教师对于这样的作文,觉得平淡、乏味、无文学气质,往往对刚上初中的学生作文又判给低分。于是便产生了在一个时期之后,同样一个学生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评判就有天地之别。

本来,在小孩学话时就开始学习语言,但这种语言是非常平常的生活用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作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小学生口语形式的书面表达,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多采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思想。

而到了初中,由于要求不同,层次更高,初中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能以过高的要求、过急的方法扼杀学生的作文兴趣,要顺其自然。特别是评语判分方面,要给学生鼓励性的语言,要敢于给学生的作文高分。这样,让学生在这一转接关头认识到小学学的知识很不够用,到了初中要更加努力,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三、注意写作过程的严格与宽容,熟悉写作知识恰当应运写作技巧

作文,主要是通过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在自己掌握的语言、文字、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采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对小学生来说,由于掌握的书面语言有限,所见、所闻的事物困乏,想象空间也比较狭隘,因此,写出来的作文都是纪实性,可以说是天真无瑕,比较真实。而往往我们小学老师却不是在这方面给予指导、给予评判,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范文,到作文或考试的时候硬塞硬抄,要求学生在考场上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进行改编,只是换一下题目,换一下开头和结尾,换汤不换药,以不变应万变。这种投机的作文教学,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更无法适应高一层次的作文教学要求。

这些学生到初中之后,由于初中老师不喜欢学生抄袭范文而作文,于是尽管一些学生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层次分明,都认定为是抄袭的(其实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也确实是抄袭的),因此给予了批评,甚至有的还让其重写一篇。这样就打击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变成怕写作文、不写作文、不交作文。有的学生公开对老师说:一碰上作文课就感到头痛。初中老师这样做,虽然没有过错,未免也性子太急了点。七年级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作文放宽容些,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仔细观察之后得到的素材,一定要经过筛选。要筛选,就要分析,分析就是找准适合的写作素材。在学生掌握了素材之后,还要注意比喻、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的运用,平常的事情要通过润色,才有意义。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中小学教师要善于做好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善于为学生搭建一个“桥”,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的过渡。这样就能让学生顺利地站在中学阶段的起跑线上,为学生的写作素质夯实牢固的根基。愿每一个语文教师尤其是七年级语文教师做好作文教学衔接工作,提高作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