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调整策略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1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调整策略浅探

王修业

赣榆县柘汪中学王修业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歪曲

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但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这里显然存在教育价值观歪曲的情况,必然导致有的学生学习“无所用心”。

2.学习目的虚无由于教育不到位,很多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下去学习的,根本没有什么目的,甚至有的学生从来没想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3.懒惰成性学生的惰性心理是由于长期以来不良学习思想和习惯所造成的。比如有的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没能在学法上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久而久之这就很容易使一些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对老师产生依赖,形成懒惰心理,学习没有计划,毫无目标,得过且过。

4.心理压力增加少年不识愁滋味,但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加,家长、老师、自身对成功的渴求以及对自己不恰当的定位等众多因素,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增加。一些学生在学习中想急于求成,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甚至走向和老师对立的一面。

5.自卑胆怯心理加重很多学生受生理、学习习惯、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随着学习的深入成绩出现一定的下滑,有的便自己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自卑心理严重,成绩一落千丈。

6.自暴自弃心理滋生有的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基础差,听不懂课,加上自己生性懒惰,又不会主动去克服困难,形成了听不懂——不听——更听不懂的恶性循环,经常性的失败使他们失去了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

二、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状态调整策略浅探

我们认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状态,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教育教学。在对学生学习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时,应坚持外部调节为辅,自主调节为主的原则,应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

1.营造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1)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乐其师方能信其道”,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让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块绿洲。对学生在各种物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良好的思维,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2)优化教学环境。目前许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紧张、焦虑、困惑、抑郁的学习心理状态之中。因而,我们可以采用张贴温馨、激励式的教室环境用语,为学生在课间提供背景音乐,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措施,为学生创设产生良好学习状态的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使学生学习状态得到很大调整。

2.让学生享受学习,克服自卑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

(1)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层施教。并且让学生意识到:回答问题贵在发表自己的认识,进行活动重在体验。批改作业时,除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外,积极挖掘学生作业方面的闪光点,加上一些简短而有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评价。

(2)让学生体验成功。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提问时学习成绩好些的学生问题可设置的较深些,学习存在困难的问题基本以书本为主。成功引发的满足感是进一步成功必要的催化剂,只有他体验了成功的满足,才会激发他对进一步成功的渴望和信心。

3.创设情境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经常变换课堂情境,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创设有活力的课堂情景。

新课程强调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例如采用体验式教学,在听课时,通过让学生用彩色笔在教学案上画出老师讲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师故意设计的漏洞,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和监控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学会了学习,又通过学习体验了不同的学习心理状态。

5.实施多边教学,培养高尚思想情感和健全人格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感,可以尝试实施多边教学,如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建立学校与家庭、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区等之间的教学联系,让孩子在活动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社会实际需要是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源泉,使物理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6.适时进行心理辅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及教学之余,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统一辅导,同时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的认识到同一个目标上来,协助做好心理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