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急性肾衰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加强急性肾衰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干预

孙守艳

孙守艳(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277300)

【摘要】目的:探讨及总结如何提高急性肾衰竭(ARF)血液净化患者护理质量。方法:我科血液透析中心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因急性肾衰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56例,治愈率为93.33%,死亡4例,病死率为6.67%,未出现因血液净化而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结论:急性肾衰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血液净化;急性肾衰竭;护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4-078-01

急性肾功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一组以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川。血液透析(HD)滤过是治疗ARF的有效手段。护理干预不光能有效的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助于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治疗信心。

一般资料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因急性肾衰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6~82岁,平均50.6±18.2岁。临床均符合ARF诊断。

优质护理治疗前提:1)首先要从优质的护理服务入手并制定了护理优质服务具体要求,稳定病人及家人的情绪,消除环境陌生感,消除心理顾虑,减少病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了医患隔阂。2)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年龄、家庭条件、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和解释使其了解血透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透析前应尽量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以便能更好的配合治疗。3)加强护理人员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加强技能培养训练,使护理人员理论水平整体普及提高,懂得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调整适应能力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具体护理方案一、透析前护理1.透析设备的准备: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透析机的操作,且注意在开机后各项指标达到稳定后才能开始进行透析。2.透析药品的准备:包括透析用药、急救用药、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等,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3.病人的准备:主要是血管通路的准备,如使用动静脉内瘘,应熟悉内瘘的穿刺和保护方法;如使用动静脉外瘘,应熟悉其使用方法,并注意观察到管有无滑脱、出血、栓塞、感染等情况的发生,保持导管的清洁无菌。4.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透析病人的营养问题也很重要,应注意补充蛋白质,此外特别要控制摄入水量,即透析间期病人的体重增长不能超过2.5kg。

二、透析过程中的护理1.血管通路的护理:(1)临时性血管通路: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天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发生;管路固定要牢,活动适量防脱落;保持管路通畅,每次HD结束后抗凝,防管路堵塞,每次HD开始前,应用注射器抽吸出肝素盐水及可能形成的凝血块,以保证有充分的血流量。

(2)永久性血管通路:1)检查是否通畅,静脉侧应能触到震颤,听到杂音,禁止在内瘘侧血管上进行非透析性的采血或注射,及测血压、挂重物等。2)穿刺应注意距瘘吻合口5cm以上,两针间的距离8~10cm或以上,力求一针见血,并在条件许可下以绳梯式穿刺使血管受力均匀。3)HD结束拔除穿刺针时,止血方法要正确有效。4)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严防感染。每天外涂喜疗妥消炎并软化血管。

同时穿刺血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应熟练、轻巧,尽量减少病人的疼痛。

2.血透中机器的监护血透机按其功能可分透析液供给系统、血循环控制系统及超滤控制系统,在血液净化过程中要注意以上系统的监护如透析液的电导度、温度,熟悉漏血检测器功能,透析液流量设定范围等。要熟悉血循环系统的监测内容,熟练掌握动脉压上升,动脉压下降,静脉压上升,静脉压下降,空气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案。

3.透析过程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观察血流量,血路压力,透析液流量等各项指标;准确记录透析时间、脱水量、肝素用量等,注意机器的报警及故障排除。

4.熟悉透析中常见急性并发症的处理:(1)低血压处理:迅速采取平卧,头低脚高位,减慢血流量,减慢或暂停超滤。吸氧,必要时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症状重者加大补液量直至血压上升,症状缓解。还可给予高渗盐水、高渗葡萄糖、白蛋白等,并应结合病因,对症处理。

(2)失衡综合症:是指在透析开始1h或数小时后出现的以神经、精神系统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常持续数小时到24h后逐渐消失。处理:轻者不必处理,重者可予50%葡萄糖或3%氯化钠40ml,也可输白蛋白,必要时予镇静剂及其他对症治疗。

(3)肌肉痉挛:主要部位为腓肠肌、足部或上肢及腹部肌肉。处理及预防:轻者暂停超滤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注高渗葡萄糖液或高渗盐水。

超滤设置要适量、正确,并将透析液钠浓度调至145mmol/L或更高。

(4)空气栓塞:处理:立即停泵并夹住静脉管路,将病人置于头低脚高,左侧卧位,以防脑栓塞,吸氧;重者可试用经皮穿刺抽出心室的空气,如条件许可,可行高压氧舱治疗。

其他:心力衰竭、过敏反应、失血、溶血、发热等,应熟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紧急处理方案。

三、透析后护理1.透析结束时,应缓慢回血,测血压,如血压正常,嘱病人躺数分钟、坐数分钟后缓慢起床,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注意观察出血情况:拔除穿刺针时,应立即压迫止血10~15min,力量适中,压迫点应是血管穿刺点。

3.透析后注意穿刺插管及内瘘的护理,防堵塞及感染。

4.称体重,与病人约定下次透析的时间。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工作要做到细心、耐心,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爱,增加了医患间信任,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念,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1]夏舒芳.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315-316.[2]张伟明,钱家麒.血液透析治疗的规范化管理与思考[J].中国血液净化,2008,7(7):4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