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意外伤害文献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中小学体育课意外伤害文献综述

蔡春先

蔡春先(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381)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体育课意外伤害的成因、伤害类型、造成的影响、对策、事故的处理等进行系统分析,全面认识体育课意外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等,为科学预防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小学;意外伤害;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28-01

前言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中华儿女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体育强国梦作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相连,增强人民体质,人民幸福安康成为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奋斗目标。学校体育作为体育强国梦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每位体育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并为之奋斗的大事。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因参加学校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也时常发生,不仅使学生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而且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纠纷等问题,给学校体育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预防体育课意外伤害的发生,创建安全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1.体育课意外伤害的成因及伤害类型

1.1体育课意外伤害的成因

关于体育课意外伤害成因的研究,不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但总体来看,主要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的。从主观方面看,学生的身心特点、安全意识、学习方式、身体素质等因素,是伤害事故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从客观方面看,学校作为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场所,学校对体育教学和活动的管理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此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业务能力也会影响到课堂伤害事故的发生。还有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无法预测、不能抗拒,却也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例如,外界因素的刺激,体育运动本身存在的较高危险性,训练、比赛过程中的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第三方的过失等。这就需要各方相关人员共同的努力,尽可能的避免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1.2体育课意外伤害类型

关于体育课意外伤害类型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调查问卷法,因选取的样本量有限,其得出的结论仅限于某一领域内,代表性有限。

运动伤在学校意外伤害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主要的损伤类型有:擦伤、拉伤、挫伤、扭伤、骨折、脱臼等,擦伤和扭伤是体育课中最为常见的伤害类型。骨折和脱臼是对学生伤害最为严重的伤害类型。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项目为:篮球、足球、田径、体操。

2.学校体育课意外伤害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不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以运动为主,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在进行一些激烈对抗性强,极具竞争色彩的竞技活动时,出现一些小小的意外伤害是难免,这也就注定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高于其他学科。然而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论是对学校教师还是对个人家庭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对学校来说,一方面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会给学校经济带来不小的损失,同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的未来招生以及年度工作中的评奖评优情况;另一方面学校本着“安全第一”的思想,可能会将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抛弃,体育比赛和训练停止。这些,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长远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校园意外体育伤害事故对教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教学的很多细节上,而且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产生严重影响,大伤害事故的出现可能是一名体育教师一生的“污点”和“转折点”,轻者赔礼道歉,不能参加评职、评优、评先;重者因此摊上官司甚至丢掉工作。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最大受害者莫过于学生了。一方面,受伤的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造成伤残甚至死亡;另一方面,学生体育活动的项目、时间的减少;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产生恐惧心理,不愿参加体育活动,造成学生体质的下降。此外,学生的学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影响,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家长会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和学业成绩,从而减少孩子的从事课外活动的时间。这样,又会增加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体育课意外伤害的对策

关于学校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对策的研究相对较多,学者们主要从国家社会、学校制度建设、教师以及学生个人等层面层面进行研究的。从国家社会层面来讲,应对学校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措施主要有完善和健全法律法规、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险救济机制和建立第三方事故调解机构等。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解决学校体育课的意外伤害事故。从学校层面来讲,要预防学校体育意外事故的发生就得必须建议一系列的体制机制,这一系列的体质机制要贯穿意外伤害事故预防、事发时处理以及事后应对等的各个环节中。其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教师层面来讲,应对学校体育课意外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4.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

发生伤害事故后的现场处理十分重要,如果处理得当,能够为学生后续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如果处理不好将会耽误后续的治疗。关于发生伤害事故后的立即处理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方面应该是学校发生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流程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目前我国关于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研究相对薄弱,相关的国家文件、法规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体育法》、《民法通则》、《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国外关于中小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几个体育法律相对成熟的国家。因此,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德伟.浅谈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原因及保障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5):83+166.

[2]郭艳菊,谢翔,彭峰林.中小学校体育安全事故成因及预防措施[J].体育科研,2012,33(01):63-65.

[3]张一英,郑慧芳,王芳媛.兰州市部分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03):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