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

/ 1

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

高春燕

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

高春燕(黑龙江省方正县人民医院黑龙江方正1508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142-02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在昏迷前常出现先兆症状,且多有明确诱因,死亡率较高。

1临床资料

我科从1998年至2000年共收治肝性脑病患者46例,其中男30倒,女16例,年龄在28~63岁之间,第1次肝昏迷者34例,2次昏迷l0例,3次昏迷l例,第7次昏迷l例。其中合并腹水者33例,出现黄疸者8例,出血者5例,感染者2例。结果29例临床治愈及好转。自动离院4例,死亡3例。

2早期观察

肝性脑病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性格,行为改变,表现为脾气古怪、兴奋、暴躁或少言寡语,表情淡漠、随地大小便、睡眠颠倒、走错病房、重复语言等。护理人员必须善于观察,发现变化后可向病人提出一些简单问题,如:你家几口人?今天星期几?等,来判断其反应是否迟钝以及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等。并结合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及早用药,预防肝性脑病出现。

3护理(1)积极消除诱因:①一次性大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动物蛋白中蛋氨酸含量高,在体内代谢可产生大量氨,可诱发肝性脑病)。②过量放腹水造成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诱发肝性脑病。③胃肠道内积存血不及时清除,分解后氨被吸收入血,使血氨升高。④感染未及时控制。⑤镇静剂、麻醉剂、安眠药的不当应用,加速病人进入昏迷;维生素B6是多巴脱氢酶的辅酶,可使多巴在周围神经处转成多巴,影响多巴进入脑。而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传导递质。(2)护理措施:①遵医嘱及时使用抗肝性脑病药物如:六合氨基酸、精氨酸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不良反应。合并出血者在输血时必须输新鲜血,以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防止血氨升高。②加强安全防护。病人在进入昏迷期之前多烦躁不安,打人骂人等。首先去除病室内一切不安全因素如玻璃杯、热水瓶、水果刀等,防止自伤或伤及他人,至少安排2名以上护理人员,必要时加床拦和约束带,忌用镇静剂,防止病情进展。③进入昏迷期后应做好各项常规护理。如:皮肤、口腔、呼吸道、泌尿道等。经常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必要时垫气圈或棉垫。用漱口液经常清洁口腔,口唇如有干燥或破溃,应涂以甘油或龙胆紫。

有痰者及时吸痰。留置尿管者每日进行膀胱冲洗或外阴擦洗。防止各种感染加重肝昏迷。同时做好病房和清洁除尘工作。④加强病人营养。应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限蛋白饮食为主,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或鼻饲,有腹水者同时限制钠盐,出血者停止24小时后亦应禁食粗纤维食物,少量多餐。动物脂肪可延缓胃排空,尽量少用,待病人清醒后逐渐增加蛋白质。⑤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缓泻剂或用生理盐水、弱酸溶液清洁灌肠。禁忌用肥皂水、因肥皂属碱性。有利于NH4~NH3弥散于肠粘膜,而吸收入血,至

使血氨升高,加重昏迷。同时注意尿量,尿量过多时要及时复查电解质。防止K+Na+丢失而诱发肝昏迷。⑥准确记录病人液体出入量。不但要记录大小便量,还要记录抽放腹水量、呕吐物量及汗液损失量等。⑦不可过量放腹水或利尿。大量放腹水可使腹内压急剧下降,可诱发腹水进一步产生,及腹腔内充血。大量利尿使血容量急剧减少,使肾血流量也减少,产生氮质血症而诱发肝昏迷。⑧做好健康指导。向病人家属介绍肝性脑病的基本知识,指导家属密切观察病人,特别是精神、精神的改变,及早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