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冼莹1张芸2

冼莹1张芸2(1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高压氧治疗室537100)(2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肿瘤科537100)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临床治疗放射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自2008年5月-2012年4月我院收诊的60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并发的放射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头颅病灶体积,对照组和观察组病灶体积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体积减少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高压氧是一种临床治疗放射性脑病的有效辅助手段,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放射性脑病临床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压氧依达拉奉放射性脑病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58-02

放射性脑病(REP)是脑血管畸形、颅内肿瘤、头颈部肿瘤等疾病放射治疗后伴发的一种临床常见后遗症[1],随着医疗设备的改进和放射技术的普及,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REP的发生率亦随之提高,然而至今尚无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案。我院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并发的30例REP患者采用高压氧辅助依达拉奉治疗,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08年5月-2012年4月我院收诊的60例放射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6.2±3.8岁。头颅CT显示病变区:7例基底节区、14例颞区、6例脑干、3例其它部位;发病时间:放疗后6例在1年内发病;15例1-2年内发病;9例3-5年内发病。观察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5.8±7.1岁。头颅CT显示病变区:6例基底节区、14例颞区、5例脑干、5例其它部位;发病时间:放疗后6例在1年内发病;17例1-2年内发病;7例3-5年内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近事遗忘、头晕、言语不清、面瘫、听力障碍、耳鸣、视力下降、视物不清、单侧肢体发生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两组患者经比较性别、发病时间、年龄等基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治疗,30mg加入250ml0.9%的NaCl注射液中,2次/d静脉滴注,连续用药2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5mg/d,用药1周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mg/d,口服1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高压氧治疗,确认无禁忌证后调整供氧装置,采用0.2MPa绝对压,每次吸氧30min,间隔10min,再吸氧30min。1次/d,1个疗程为10d,两个疗程间相隔3-5d,治疗15-60次,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3疗效评定[2]治愈:症状基本消失,生活正常自理,病灶CT检查基本消失;显效:症状显著好转,肌力提高2级及以上,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病灶CT检查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有一定改善,肌力提高2级以内,病灶CT检查有好转;无效:病情加重或无好转,病灶症状未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依据软件SPSS15.0计算,计量资料以均值±方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差异比较P<0.05时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头颅病灶体积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头颅病灶体积比较,对照组(t=4.1076,P<0.01),观察组(t=4.9853,P<0.01),治疗后两组病灶体积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后两组病灶体积比较(t=2.9591,P<0.01),观察组体积减少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头颅病灶体积比较(x-±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例数30303030

体积(cm3)22.98±7.1416.23±5.4821.27±8.5612.13±5.2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303(10.00)8(26.67)9(30.00)10(33.33)66.67%

观察组308(26.67)11(36.66)8(26.67)3(10.00)90.00%*

注:*指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X2=4.8117,P<0.05)

3讨论

放射性脑病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伴发的一种临床常见后遗症,往往在放疗后数月或几年内发病,病理因素为损伤区域的纤维蛋白坏死或小血管样变,同时伴有髓鞘脱失、神经细胞坏死、血管旁水肿、血管腔变窄、内膜增生、形成血栓等。目前RE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猜测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3]:①放射线损伤细胞及血管②免疫损伤,神经组织受放射线影响后,细胞内类脂质或蛋白改变,产生新的抗原性,发生自身免疫导致水肿、坏死或脱髓鞘。随着医学的不断研究发现,不同原因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在特定情况下依靠轴索可形成新的侧支,建立轴室联合,恢复神经系统功能。高压氧可以促进树突和轴突再生,改善脑代谢,使神经功能恢复[4]。依达拉奉可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在大鼠模型中已证实,依达拉奉可以减轻脑损伤及脑水肿,缓解神经系统功能障碍[5]。依达拉奉含亲脂基团且分子量小,较易通过血脑屏障,进而降低(次)黄嘌岭氧化酶活性,促进形成前列环素,降低白三烯的合成,使羟自由基浓度降低。目前,国内外多项试验均表明依达拉奉可有效降低脑水肿,恢复神经元功能。

本文采用高压氧辅助依达拉奉治疗30例REP患者发现,采用高压氧辅助比单纯药物治疗临床总有效率高,头颅病灶改善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文俊,冯自明,潘廷甫.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7,5(7):616.

[2]王大成.药物和高压氧联合治疗放射性脑病27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0,32(5):581-582.

[3]沈庆煜,肖颂华,等.依达拉奉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7,27(6):568-569.

[4]李德志,李宁.高压氧综合治疗放射性脑病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8):899-900.

[5]程力群.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放射性脑病1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