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栓塞术治疗产科出血性疾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介入栓塞术治疗产科出血性疾病的护理

贾桂英何述梅

贾桂英何述梅(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四川达州6350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293-01

【摘要】对产后出血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后,密切观察病情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产后出血介入治疗护理

产后出血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36例较严重的产后出血患者施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上述病例,因各种原因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后介入栓塞治疗36例。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1例;自然分娩19例,剖宫产16例,引产1例;单胎30例,多胎6例,年龄在22—41岁;产后出血量在1500—4000ml;多发生于产后2h内,均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急行介入治疗。

1.2方法在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的同时,在DSA监视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侧髂股动脉穿刺,分别对两侧髂内动脉插管和造影,了解出血部位及出血的动脉支,分别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两侧髂内动脉前干或子宫动脉,术后DSA显示动脉完全栓塞,拔管后加压包扎,术后平卧12—24h,常规抗炎治疗,并发症予以对症处理。

2结果

2.1疗效36例患者均在35—60min内完成栓塞治疗,平均48min,一次性栓塞成功35例,两次性栓塞成功1例。

2.2并发症疼痛为主要的并发症,可耐受,不需特殊处理,9例患者发热,多于抗炎治疗后3天消失。

3护理与讨论

3.1介入前护理

3.1.1心理支持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向患者家属讲清该技术的安全可靠性及其优越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手术的目的、治疗原则、方法、注意事项、手术体位及产后出血行介入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病人心中的恐惧,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3.1.2病情观察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给氧及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阴道出血情况,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3.1.3祛除病因对子宫收缩不良者,配合医生给予缩宫剂,并按摩子宫,行宫腔填塞纱条,做好介入前的准备工作,为抢救患者获取时间。

3.1.4对于顽固性产后出血患者,经各种处理仍出血不止者,在纠正休克的同时迅速作备皮、碘过敏试验等术前准备,并给予保留导尿,开放大静脉通道,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介入治疗。

3.2介入治疗后的护理

3.2.1体位协助患者平卧位,穿刺肢体保持伸直,制动12h,以利于血管穿刺点收缩闭合,保持血管通畅,防止血栓形成,12h后肢体可左右旋转或健侧卧,但病人不能下床,术后24h后鼓励病人下床适当活动。

3.2.2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每30min测量脉搏、呼吸、血压1次,2h后改为每1h测量1次,监测24h。每天测量体温4次,对中度发热者,尽可能行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降温药,退热出汗时及时更换衣被,记录液体出入量,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3.2.3会阴部护理应保持外阴清洁,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颜色、气味,若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3.2.4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在24h内严密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注意阴道出血量、颜色,警惕有不完全栓塞情况发生。

3.2.5观察5P征发生5P征及疼痛、麻木、运动障碍、无脉、苍白,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足背动脉的搏动、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敷料是否干燥、局部有无疼痛、皮肤张力是否增高、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

3.3并发症的护理

3.3.1疼痛可给予按摩、针灸、红外线照射,以减轻疼痛。

3.3.2预防穿刺部位血肿和动脉血栓形成[2]术毕拔除导管后,穿刺局部一般以指压法压迫20min止血,后采用弹性绷带包扎伤口,并置1kg沙袋压迫6h,注意包扎松紧适宜,沙袋不能移位,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出血、渗血及血肿形成,保持敷料干燥,预防感染。

3.3.3与栓塞有关的并发症栓塞时严防栓塞剂反流,注意观察有无栓塞后缺血性症状,如发热等,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密切注意穿刺下肢颜色、温度、感觉、肌力、足背动脉情况,与对侧肢体作比较,警惕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栓塞的发生。

3.4出院指导

告知产妇产后42d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注意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及有无疼痛,若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应及时就诊;定期门诊随访,了解子宫复旧情况。

3.5讨论

产科大出血病情危急,动脉栓塞术是利用放射学导向技术,定向地对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的方法,通过介入栓塞治疗可在短期内起到有效止血的效果,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既保留子宫又不开腹的情况下治疗难治性子宫出血的方法,严密观察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4.

[2]胡海珍.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