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薛晓晓

/ 2

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薛晓晓

薛晓晓孙亚男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66000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命与生存质量的关注,是对人的人格,尊严和需求的肯定,以及对人类自由与解放的追求,表现为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人性的关怀。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其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把对病人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单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于现代病人的需求,倡导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要,强调对人的尊重的关怀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服务理念。

1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服务水平成了衡量医疗水平和保持医疗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护理工作必须融入全程化的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提供人文关怀,使服务对象享受高品质的护理,其主要内容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2我国人文关怀的实施现状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单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于现代病人的需求,倡导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要,强调对人的尊重的关怀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服务理念。

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与其对护理概念的认识存在差距,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教育远没有达到要求。举个很简单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在国外,尽管护士正在紧张地忙碌,但她会轻轻拍拍患者的肩膀说声:“请你等一等,我处理完马上为你做”。但在国内碰到类似情况时,护士一般不会予以关注,如果患者催促时,有的护士会说“急什么,没看见我正在忙吗?”这就是人文差距之所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呢?

2.1护理人文教育素质缺陷

根据对国内外护理教育基础的比较,我国护理基础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层次上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在教育理念上,忽视全方位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理念;在教育内容上,不重视人文、社会知识的教育,只是一味的单纯的追求医学知识理论的传授,导致人文、科学社会知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比例很小;在教育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老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等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老师授课完以后很少关心学生的掌握情况,更不要说对学生实施其他生活学习中的关怀了,所以,学生的情感受到压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发挥;在教育层次上,我国护理教育起点低,大多还是以中专教育和专科教育为主,本科及以上所占比例很小。

2.2护理人文学科现状

我国护理人文学科起步晚。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一些医学院校就增加了人文学科的课程。护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理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广博的人文知识,以便更好的为人服务,更有效的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是在我国,面对的现状就是,护理教育者没有将文学和艺术融入到护理教育事业中,而是一味的追求学科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

2.3护理人文关怀实施现状

在我国各大医院的实际工作中,随着人文关怀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从“人文”入手,在现有的医护设施条件下,通过提供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亲切的语言、得体的举止、细致的照料、视病人如亲人等为患者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3.1培养护理人员的的爱心、热心、责任心

在我们医院,提出了“3.1.5服务理念”即“3个热情:病人入院时接待热情;病人住院时,服务热情;病人出院时,相送热情”“1个主动:在病人和家属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患者排忧解难”“5个一点:语言多一点,加强医患沟通,尊重病人和家属;肚量大一点,遇到误解和委屈,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理由少一点,履行职责,不与病人论长短,辨是非;脾气小一点,遇事冷静,不浮躁,礼让三分;脑筋活一点,学会换位思考,遇到问题善于解决”

2.3.2加强健康宣教,延伸护理服务

各位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为患者提供及时、适时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指导,掌握促进康复的知识及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方式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护理服务,如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家庭访视、与街道、居委会挂钩进行定期社区服务,为大型企业的职工义诊等。

3实践人文关怀面临的问题

3.1我国护理人员紧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医院都面临着缺编的问题。护理专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都使得护理服务的范畴日益增加,人员的短缺使得护士日工作量增加。因此,我国医院护理人员缺编问题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3.2人文关怀的护理标准和管理制度还有待于提高护理质量标准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的原则,是依赖于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3.3人文关怀的水平与医疗技术的水平应同步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设备的引进与应用,使得医护工作者越来越相信机械设备,忽视了患者心里和情感上的需求;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使得医护人员只注重自己的经济效益,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所以,人文关怀在现代医疗技术和市场化经济中摸索前进,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在现在,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护人员也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很多问题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关怀性的护理行为日益减少。

4培养人文观念提高人文素质在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

由于护理人员并不了解人文关怀的真正内涵。所以用人文关怀的理念去护理病人仍存在着差距。改革人文素质的教育方向以及强化在职教育和终身学习是培养人文观念,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4.1将人文教育贯穿与护理教育的始终。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充分体现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心理品格的教育,还有主体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要使学生树立起人文关怀的服务意识,树立起对病人及其家属需求的敏感性,掌握满足病人及其家属的需求的技巧

4.2强化在职教育,深层次的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医院开设相关课程,定期举办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讲座,收集典型护理案例进行伦理、心理、文化、社会的综合讨论,提高护士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另外,护士的内在养成也是影响人文关怀的重要原因。护士的自我养成就是认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通过自身的努力,用心去积累、用心去改变,逐步养成人文关怀的习惯。

5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情况的展望

倡导和实施人文关怀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它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目前,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已经将伦理、人类文化、全球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纳入教育的核心内容。我国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对人文关怀也重视起来。随着我国护理教育的改革,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不断增强,整体护理的模式在临床工作中的实施,护理管理者为实践人文关怀所做的种种探索对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深化护理工作的内涵、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面对人文护理这样一个长期的工程,在护理工作中全程融入人文关怀面临着许多困难。护理人员实施人文关怀和自我保护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受人力资源缺少的影响,人文关怀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很受限。因此,应该加快上述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实施理顺人文关怀的思路,才能更好的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旭今后十年我国护理管理发展趋势「J」。护理管理杂志,2001,1(1):24—28

[2]林茜,施姬.护理需要人文关怀.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1(21):56

[3]谢红珍.浅谈我国当前护理管理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思路「J」.中国医院管理,2001,21(5)29—30

[4]刘玉馥.护理工作融入人文关怀的思路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