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硬组织病的就诊检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牙体硬组织病的就诊检查

孙建秀

孙建秀(黑龙江省五常市牙病防治所150200)

【摘要】目的讨论牙体硬组织病的就诊检查。方法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检查,从而发现疾病。结论结合患者的主要问题、体征、年龄,用患者易懂的语言,按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以及与鉴别疾病有关的病症等顺序,扼要而系统地询问病史。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口腔颌面部情况,如发育与营养、神志与面容、体型与神经类型等。观察颌弓、牙列、关系、牙龈、黏膜以及牙齿的色、形变化。

【关键词】牙体硬组织病检查

一、检查的环境、术式和工具

(一)环境

具备清洁、安静、自然光线充足的诊室、口腔科诊疗椅位。

(二)照明

有光线能集中照到口腔内需要检查部位的冷光源。

(三)术式

医师坐位—双足平放地面,大腿和双肩与地面平行,双手持在心脏水平,背直且靠椅背。患者仰卧位或近仰卧位,上颌面与医师身体平行,下颌面与医师面部相对,头部与心脏平位。

医师一般位于患者的右后方,但因检查部位不同,可从患者的右后方到右前方移动调整。

(四)工具

1.口镜

(1)用以牵拉颊、唇,以便直视口内各部位。

(2)用以反光于较暗的区域。

(3)用以反射不能直视的部位。

(4)治疗操作时可以用来保护颊黏膜、舌体等软组织。

(5)用其柄端做叩诊检查器械。

2.探针

(1)探查牙面的缺陷。

(2)探测患牙的感觉、患部的硬度,发现敏感部位。

(3)检查黏膜或皮肤的感觉。

3.镊子

(1)夹住牙齿测定其动度。

(2)夹取敷料或药物。

(3)夹去腐败组织和异物。

二、问诊

结合患者的主要问题、体征、年龄,用患者易懂的语言,按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以及与鉴别疾病有关的病症等顺序,扼要而系统地询问病史。

三、视诊

1.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口腔颌面部情况,如发育与营养、神志与面容、体型与神经类型等。观察颌弓、牙列、关系、牙龈、黏膜以及牙齿的色、形变化。

2.首先检查主诉部位,然后再按一定顺序(右上→左上→左下→右下)检查其他部位。注意观察龋病好发部位是否有色形的改变,上颌磨牙颊侧面和牙颈部近龈处的变化以及牙齿的形态异常(隐裂、磨损等)。

3.口腔内若有活动修复体,须取下修复体再做检查,注意舌侧牙颈部和隙卡环经过的邻接面及固定修复体边缘的检查。

4.注意察看与牙体及其并发病相关的牙龈表征,如牙龈颜色、肿胀程度及其范围。看是否有波动感,是否存在窦道,同时观察相应颜面部位的变化。

四、探诊

探诊时应有支点,用笔握法使用探针。

1.先对主诉牙和可疑牙进行检查,然后按右上→左上→左下→右下顺序逐个检查。

2.检查龋洞的部位、深浅,质地软硬,牙髓暴露与否。探查时应结合视诊,动作要轻巧,对活髓牙不可用力穿入髓腔。探查充填体边缘密合程度,用探针三弯端探测邻面龋。

3.用普通探针探查龈下牙石的情况,探查有无牙根折断和吸收的粗糙面。用刻度钝探针探测牙周袋及深度,以及根面的光滑程度。

4.用钝头探针探查窦道的方向和深度。

五、叩诊

1.叩诊时所用器械应尽量与牙长轴保持一致先叩正常同名对照牙,后叩患牙。

2.每个牙叩击两、三次,待患者回答后再叩其他牙。

3.必须控制力量,按轻、中、重进行叩诊;重叩轻痛,可记录为叩痛(+),反之则为叩痛(+++),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叩痛(++)。

4.按不同的方向叩打牙尖,可以辅助确定牙隐裂和折裂的部位。

5.叩击正常牙齿时发出清音,叩诊浊音表明有根裂、根折或牙周组织破坏。

6.侧方叩诊用以检查牙周膜的损伤情况。

六、咬诊

1.如有咀嚼痛病史,应做咬诊检查。咬诊前应向患者交待和训练正中和非正中的咬合法。然后以不同位咬合,查找有无干扰。

2.酌情选用空咬法、咬棉卷法、咬合纸法和咬蜡片法。

3.空咬法咬诊时应同时注意牙齿动度和牙龈颜色的改变。

4.咬棉卷法咬诊时,选用近似一个牙宽的纱卷,先检查正常牙齿,再检查患牙。若有其他检查结果为依据时,须将纱卷的位置放准确。

5.咬合纸咬诊法用于检查患者的咬合情况时,应使用薄咬合纸,分别对正中和非正中位进行咬诊。如果用于确诊单个牙齿的干扰部位,或用一块2~3层厚半个牙尖宽的咬合纸分别垫在不同牙尖的斜面,按正中和非正中位顺序检查。患牙咬合疼痛明显处,即为干扰所在的牙尖斜面。

6.咬蜡片法用2cm宽的(修复科用)红蜡片条在酒精灯上烤到半软,放在需检查区面,让患者做正中咬合,用冷水冷却后,取出蜡片检查。面最透亮或穿孔处为患牙正中时的早接触部位。

七、扪诊

1.内诊应戴指套,可以扪诊牙龈黏膜的肿胀范围,疼痛和是否有波动感等。

2.扪诊可用于急性根尖周炎引起的相应颌面部肿胀情况,以及扪诊检查炎症所属淋巴结的肿大和压痛情况。在扪诊检查颌下区时,应让患者低头。

3.可扪诊牙齿的功能动度和牙根的异常动度:

(1)用食指尖端扪患牙唇(颊)侧面颈部与牙龈交界处,嘱患者做正中和非正中咬合。根据下列标准记录患牙的功能动度:

①0°正中及非正中咬合均未感觉牙齿的动度;

②I°仅正中或非正中咬合时能感到牙齿动度;

③Ⅱ°正中和非正中咬合时均能感到牙齿动度。

(2)将食指尖放在患牙根的唇(颊)侧,令其咬合时可以感觉到某部位的异常挫动,有助于根折的诊断。

4.扪诊还可检查牙尖锐利程度,以及牙周袋溢脓情况。

八、牙齿松动度检查

用镊子夹住切端或抵住面,做唇(颊)舌(腭)向近远中向和上下推(摇)动。松动度的记录为:

①I°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在1mm以内;

②Ⅱ°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伴有近远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为1~2mm;

③Ⅲ。松动:唇(颊)舌(腭)向、近远中向以及垂直方向均有松动或松动幅度>2mm。

牙髓和牙根尖周病患牙、外伤牙齿,牙周病患牙等,初诊及每次复诊或复查时均应检查和记录患牙的松动度。

参考文献

[1]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1999)

[2]曹采芳主编.牙周病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