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习惯高一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高三习惯高一抓

周美卿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山东烟台264100

连续几年高三教下来,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因为没有良好的习惯导致高三复习的艰难,甚至严重影响了二轮复习后能力的提升。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从高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注重从下列三方面对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习惯的培养。

一、“静心”精读的习惯

仅说“阅读”,似乎无人不会。但没有静心,就不会有真正的阅读,只有泛读,根本不能掌握化学这样一门自然学科文字中的含义。静下心来才能精读,甚至深读,也才能读懂或者读透!

阅读可能是读概念。概念是最言简意赅的文字,意赅不等于意少。学生能否通过阅读把握概念真正的含义及要点,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静心阅读。如果只是泛读,学生往往只是知道了有这个概念、从哪个角度定义的。但是对于一个概念的掌握,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能够深入下去精读,把握概念当中本质的一些东西,这个概念才有可能算是掌握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由“知道”到“明白”的转变。

阅读还包括读题。读题时如果只是泛读,那么考查能力的题目无疑几乎都做不出来。阅读不仅要读文字,还要会读图。图像是一种信息量非常大的载体,但是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顾头不顾尾的问题,信息提炼不出,当然题目就解决不了。

总之,无论是在阅读课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还是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泛读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有静下心来精读,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当然,如果能“深读”,收获就不仅仅是知道、理解几个概念的问题了,而要做到深读,需要在精读的习惯养成后的逐步提高阅读质疑能力。

二、“有效”聆听的习惯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的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学会了聆听,就学会了一种生存的能力;学会了聆听,就积累了大量取长补短的素材;学会了聆听,让我们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人与事。对于学生来说,聆听是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学生目前的聆听习惯却让人忧心。成绩较好的学生不屑于听、没耐心听、不虚心听,后进生不会听、听不明白、听不进去,这就失去了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知识的机会。培养学生“有效”聆听的习惯,让他们会听、有耐心听、能虚心听、用心听,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首先要有耐心和信心,并加大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