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2003年—2010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上林县2003年—2010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韦凤桂卢宝乐

韦凤桂卢宝乐(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30500)

【中图分类号】R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385-01

【摘要】目的通过对上林县2003年—2010年狂犬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上林县7年来狂犬病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和消除狂犬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林县2003年—2010年狂犬病个案调查资料,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年来上林县狂犬病共发病42人,全部死亡,其中只有2人全程接种狂犬疫苗,3人尚未全程接种完狂犬疫苗,所有病患者均未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或狂犬血清。结论捕杀疫区有可能携带病源体的狗猫等动物,动物咬伤后及时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操作指南》规范化处理,给狗或猫注射疫苗,做好疫情暴发控制等综合措施,才能达到控制狂犬病目的。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狂犬病(Rabies)又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乙类传染病。人一旦发病,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几乎100%死亡,为了进一步控制我县狂犬病发病率,探讨当前狂犬病发病的流行因素和消除狂犬病的防治策略,现将上林县2003年—2010年狂犬病疫情分析如下。

1.基本情况:本地有夏至吃狗肉习俗,加上狗可以看家护院,猫抓老鼠可看护粮仓,故农村约30%以上农户养狗或猫,有的养有几只,发病前几乎没有给狗或猫注射疫苗预防狂犬病。

2.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上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室个案调查资料及年报表,人口资料由上林县统计局提供。

3.分析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4.结果

4.1年龄分布

4.2地区分布,全县有11个乡镇,均有发病,见下表

4.3发病时间

按月份分布

按年份分布

5.潜伏期

6.被咬部位

7.结果讨论

由上面各表中可以看出,发病年龄主要是50岁以上,从个案调查发现这部份人大都认为咬一点伤不要紧,不想花费钱来打预防针,所以这个年龄段发病率较高;全县各乡镇均有发病,呈散在发病;发病时间延续8年,以2006年高峰,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多,这与天气太热,动物比较烦躁,而人穿着较少,容易被咬伤有很大关系;潜伏期主要在2个月内,占59.52%,最短潜伏期为11天,最长潜伏期有20多年;咬伤部位以上肢为主,占59.52%,这些病人只有两个人注射狂犬疫苗,有三个人仅注射1至3针,所有病人均未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

所以在全县普及防治狂犬病尤为重要,其次,全面捕杀疫区狗猫,动物咬伤后及时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操作指南》规范化处理,给狗或猫注射兽用狂犬疫苗,做好疫情暴发控制等综合措施也是关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控制狂犬病目的。

参考文献

[1]章玲珠,李荣成,杨进业等.广西壮族自治区狂犬病多发因素和预防控制对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11)983.

[2]周婷玉.全国去年报告狂犬病病例3300余例[N]新晚报,2008.1020(6).

[3]游绍莉.我国狂犬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