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侧墙施工缝处渗漏水预防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地铁车站侧墙施工缝处渗漏水预防控制

郑龙超

郑龙超

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如今,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城市交通系统压力逐步增大,在地面枢纽压力不断突显的背景下,地铁这一出行方式出现在了各类大中型城市。但是,地铁在建设时所涉及的地质环境更为复杂,所面临的难题也更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当属渗漏水问题。地铁车站在城市化发展体系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为了给乘客营造一个安全且稳定的乘坐环境,就必须避免渗漏水现象的出现。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一旦发生问题时也应在科学的应急指导下将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

关键词:地铁车站;渗漏水;施工缝;墙角加固

引言

地铁的出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在不占据地表空间的同时还具有承载量大的特点。但地铁在施工时所面临的质量因素较为复杂,同时各程度的渗漏水现象普遍存在。为了避免渗漏水现象,防止渗漏水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对渗漏水的原因做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式。本文基于此,以某地铁车站为例,分析其侧墙施工缝处渗漏水现象,并加以预防控制。

1地铁车站施工缝渗漏水分析

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于地铁工程中,在进行浇注时最为常见的方法则是分段浇筑法,虽然此方法具有一定优越性,但却容易出现解封凹槽,如果此结构与水相遇,不仅会在短时间内大幅膨胀,还会对粘结力造成影响,最终出现纵向施工缝。不仅如此,混凝土结构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钢板封条,如果该结构发生脱落现象,将会对止水带造化影响,最终削减保护效果。不仅于此,这一问题还会伴随裂缝的出现,而这也是引发渗漏水现象的原因之一。

2工程概况

某地铁车站施工完成后,车站渗漏水处达20处,其中约16处位于施工缝或施工缝50cm范围以内。设计要求为该站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车站结构施工完1周后,车站侧墙部分施工缝处出现湿渍,20天后,湿渍部分陆续出现明水。

通过对整个车站施工缝处防水设计、施工过程分析等,通过采用墙角加固,改变施工缝、加强振捣等措施,有效预防或减少地铁车站渗漏水现象。

3车站侧墙渗漏水的原因分析

3.1防水卷失效或破损

车站侧墙施工次序为:先施工防水卷材,然后绑扎侧墙钢筋,其次模板安装、再次浇筑砼、最后拆除模板及砼养护。防水卷材铺设完成后,各工序施工完成后,大概需要悬挂约1周时间方可浇筑砼。这期间易发生,防水卷材保护不到位,提前被水浸泡后发泡失效,钢筋绑扎过程中刺破或刺穿,钢筋焊接过程烧伤,接缝开裂,卷材悬挂变形,砼浇筑过程撕裂,尤其是各施工缝位置,造成全包式防水卷材失效。

3.2砼防水等级或质量缺陷

砼施工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无法达到P8抗渗等级;砼原材料不合格,配比未按设计执行,拌合时间短,商砼运输时间长,出现粗、细骨料离析现象,塌落度损失严重大,浇筑面距离下料口浇筑高度较高,施工过程随意向商砼中加水等砼缺陷,使得成型侧墙强度、防水等级均不满足设计要求,无法承受墙体外正常水压,引起车站结构渗漏水。

3.3砼浇筑振捣不密实

由于侧墙采用“分层、对称、分段”浇筑方法,每层浇筑高度不大于50cm,每次浇筑高度约3-5m,浇筑过程中侧墙常规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由于侧墙钢筋骨架间距仅0.6m,人无法在钢筋骨架内作业,振捣常在侧墙顶部作业平台进行。振捣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漏振、振捣不密实或过振等现象。尤其施工缝的位置,因振捣距离长,振捣位置不可控,振捣过程中易造成模板变形,止水钢板错位等原因,经常出现振捣不足或者漏振现象,引起车站施工缝处渗漏水。

3.4施工接口处未处理

施工缝处钢筋绑扎前未对接缝处砼凿毛处理,施工缝结构表面浮浆、砂浆等未凿除干净,未使接缝表面粗骨料外露,接缝表面粗糙度不够,施工缝处钢板外露不足二分之一,凿除表面未冲洗干净,浇筑砼前表面未涂刷界面剂,止水钢板两侧及钢板表面粘着的水泥浆未及时清理干净。施工缝处理不足,引起接缝处渗漏水。

3.5拆模太早

侧墙模板拆除较早,砼强度未达到设计拆模条件,或现场模板周转过早拆除模板,造成侧墙外部约束条件改变,造成墙体贯穿裂缝,造成渗漏水。基坑中板和顶板未浇筑前,因侧墙施工,内部支撑拆除,围护结构墙体常有水平移动现象,拆模较早,侧墙强度较低不能抵抗围护结构变形作用力,造成墙体裂缝,形成渗水现象,由于施工缝位置处于分段最边缘,该部分侧墙位移较大,该处裂缝发育较其他位置处严重,引起侧墙施工缝渗漏水。

3.6施工缝处渗透路径短

根据底板、侧墙、顶板防水形式设计情况类似,底板、顶板位置处所承受水压力较侧墙处更大,但施工缝处未出现渗漏水现象,而侧墙施工缝处出现渗漏水,主要区别在于结构厚度不同,施工缝处渗漏水路径较短,抵抗渗透压力较弱,引起施工缝渗漏水现象。

3.7养护不及时

侧墙拆模后,根据工序安排为中板、顶板模板支架搭设,养护时间较短,模板支架搭设完成后,侧墙养护需安排专人在模板支架内进行养护作业,养护困难,养护工作容易被忽视。侧墙养护不同于结构板养护,需要悬挂土工布或喷淋,因墙壁垂直度和表面覆盖物自重等原因影响,侧墙表面部分无法确保全面积正常养护,因养护不及时、养护不全面造成结构表面裂缝、贯通裂缝,引起侧墙渗漏水现象。

3.8防水材料安装不规范

由于结构施工交叉性原因,现场防水材料等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安装好的防水材料浸水失效,施工中造成破坏,引起防水材料失效,造成该结构渗漏水现象。

4采取对策

4.1防止水囊形成对策

(1)底板和侧墙处水路封堵,设计时可在围护结构周边增加裙边加固,加固常采用三轴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加固,降低接缝处土体渗透系数,隔断结构和围护结构之间水源补给。(2)顶板与侧墙间接缝处可采用阴角处增加三角腋角,腋角内预埋注浆管,后注双液浆,有效封堵围护结构与顶板间间隙。(3)基坑开挖过程,围护结构出现渗漏水现象时,及时封堵,保证围护结构表面干燥。

4.2施工对策

(1)加强防水卷材保护,管材铺设前对围护结构基面进行找平处理,是卷紧贴围护结构表面,卷材表面无气泡鼓包等。钢筋绑扎、焊接前采取隔离防护,保护卷材不受损伤。加强卷材性能指标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2)加强砼施工配合比验证,砼原材料检测,确保材料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加强砼浇筑过程管理,严禁私自加水等现象发生,保证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浇筑等满足规范要求。使结构自防水起到车站防水的主要工效。(3)砼浇筑过程加强振捣,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等现象,振捣至砼表面无明显下沉、无气泡、表面返浆为止。(4)加强接缝处砼凿毛处理,使接缝表面粗骨料外露,施工缝处钢板外露足二分之一,凿除表面冲洗干净,浇筑砼前表面涂刷界面剂,止水钢板两侧及钢板表面粘着的砼清理干净。(5)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是侧墙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6)改变施工缝形式,由原来“一”字型施工缝,调整为倒“L”形施工缝,延长渗透路径,提高抗渗透压力。(7)安排专人加强侧墙养护,确保侧墙质量,减少墙体裂缝。(8)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水材料。

5结束语

对于地铁施工单位而言,需要对实际工程状况做以充分了解,而后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展开具体的渗漏水处理。应当全面分析出现渗漏现象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等方法,有效预防或减少地铁车站渗漏水现象。

参考文献

[1]曹祥智.刍议城市地铁施工渗漏水原因与防水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03)

[2]彭冠锋.地铁工程渗漏水处理技术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02)

[3]何江.刍议城市地铁施工渗漏水原因与防水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

[4]何涛.地铁车站渗漏水治理方法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