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多维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多维度探讨

彭妍梁强蔚世力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65

摘要: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类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对河流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改造,使得我国原有河道的自然风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外,有时为了抵抗自然灾害,如洪涝,也会对河道进行一定的改造裁弯曲直,促使上游的水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泄。但在另一方面,河流的生态功能也大大的减弱。现代化技术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增高。因此,我们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实施办法,对我国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做出实质的改变。

关键词:农村河道;水环境;河道结构;生态治理;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空气、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受到工业与化学原料的严重污染。其中水资源污染在生态环境污染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村河道的生态环境由于工业排放与化学原料的侵袭造成严重污染。

一、我国农村河道的现状

1.农村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没有过多的关注。在农村土地资源缺少的情况下,农村政府采取填河、填湖等方式扩张陆地土地面积,进行开发建筑等商业活动。过度的填河、填湖与商业开发活动,会使得河道面积逐渐减小,河道水资源也会逐渐萎缩。在雨季降水量增多、大规模山洪到来的情况下,农村河道的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严重下降;同时随着河道水资源的减少,河道水体的抗污染能力、自净能力也会迅速下降。

2.河道会随着的泥沙堆积而上升,最终出现河道拥堵的情况。大量的泥沙堆积在河道中,会使河道的调蓄洪水、防灾减灾能力迅速下降,所以河道山洪的调控能力也就不复存在。

3.河道会由于船行波、雪崩、寒冷天气的影响,造成坍塌现象。水上机动船常年在河上行驶,渡船的船行波会不断对河道进行冲刷;同时河道附近的农户也会利用河道周围的土地栽种庄稼,这种行为也会造成河道坍塌情况的发生。

二、农村河道污染的主要问题分析

1.河道淤积且河岸无防护。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的河道多处于自然风貌状态,由于河道自然形成且河岸无防护措施,因此,容易受到水土坍塌导致植被生态系统的受损。一旦水土流失严重,植物的绿色功能就会减弱,生态系统就难以平衡。另一方面,受到洪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我们会将河道进行人工的改造,以此来抵御洪水的侵袭。但这样以来,不但会致使河岸一边的坍塌,一边的淤积状况,也会导致因为淤积无法排除,外泄洪水、阻挡洪水的能力降低,同样农田灌溉也会直接受到影响。

2.河道的人为污染。在当代,由于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还落后一些。因此,人们对于环保来说没有任何的概念,人们的环保能力和意识差。所以,才有了垃圾废物的堆积,农业生产废弃物在河道的随意堆放,或者是在河道周围随意进行搭建。这些行为都使得河道的水域面积越来越小,而且由于河道的污染,使水里的水生植物无法存活,导致水体净化能力减弱,无法达到生态的平衡。

3.河道水体质量降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了适应竞争,获得更多的自身利益与目的,不惜造成对于环境的污染。工厂污水的肆意排放,各种超标的化学物质排入水里,导致水体的侵害。这些都造成水植物的无法生存,或者是水体富营养物质严重,使得河道治理成为一个难题。

三、河道水环境治理模式

1.循环利用生态治理模式。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主要通过多种水资源处理方式,达到水资源废水的安全排放与循环。我国以往的水资源处理指的是在进行水资源利用后,将废水输入废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这种处理方式只能保证废水对水资源的污染较小,而不能完全解决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倡导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水循环利用方式,它不仅将工业废水、商业废水进行无害化的处理,而是将废水处理后进行其他用途的再利用。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要完成水资源的分离任务,使得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的水体功能,地表水的循环利用不影响地下水的功能与水质,水的人工循环不损害水的自然循环。这种健康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能够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多功能整体优化生态治理模式。农村河流生态的治理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给排水、防洪排涝、农田灌溉、水生物资源有效利用、污水处理等多方面总结分析,最终要达到农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果。所以要将统筹规划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结合起来,从整体上保证水资源生态的健康循环。通过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水源,来完成农村河流的污水处理、供水排水等一系列的水资源治理活动。在治理完成的水资源中逐渐增加多种生物,从改良水体的生物多样性方面促使水体逐渐恢复修复能力。

3.多尺度相结合的生态治理模式。农村河道河流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独流向的直流河,也有纵横交错的网状河流。山地地区的河流大多属于直流河,平原地区的河道纵横交错相互沟通,形成庞大的网状河流体系。有些河流是在狭小的区域内进行流动,而那些流量较大的河流会跨越几个地区进行流动与交汇。所以说农村的河道具有多尺度的特性,这些河道尺度、流域尺度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所以在进行农村河流生态治理时,需要结合多种尺度综合治理,不仅要对单一河道尺度污染进行针对性治理,还要对多种河道尺度、流域尺度进行综合治理。

四、农村河道的生态治理模式

1.循环利用生态治理。遵循水的自然规律是绿色循环用水的基本原则,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用水体系,将使用过的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再次循环利用。这样以来,上游地区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不会影响下游地区,地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不会影响地下水的利用,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方式进行。并且,这种循环利用水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传统方式的改进,突破了以前只能从产品到废水排放的单一模式,实现了水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2.多功能优化生态治理。农村的水利用来源十分的复杂,如果想要对农村的河道进行有效的治理,就需要对水质、排水、供给、水污染、再生利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此外,我们还需要提高对于外界的干扰能力,提供可靠地水源,以及对于供水排水系统进行安全运作保障。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样农村建设才能和谐的开展。

3.多尺度结合的生态治理。对于农村河道来说,大部分都是非人为构造,保持原有的自然风貌。因此,河道的体系也有所不同。有的是相互交错形成复杂的水网模式,有的是自成体系形成一个单独的河流状。将河道在空间上进行划分,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尺度河道,一种是多尺度河道。因此,在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时,不能仅考虑河道的单一尺度,应该综合进行处理,实现全方位的治理模式。

4.多技术生态治理。造成农村河道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较弱,造成人为的河道污染;另一方面就是农药、肥料等污染物以及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水体变质,以及生态的失衡。因此,加强对农村河道的生态治理就要采用多技术模式,即采取工程技术与非工程技术的方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优化水体的作用,不断地调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作用,将这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效果。

总之,农村河道生态管理是我国农村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普及和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规范和建设,是农村河道生态管理的关键。不要让河流污染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生活的隐患,不要让河流污染成为生态环境失衡的帮凶。针对当前农村河道污染问题,我们还要进一步的提高与改进,不断地完善和探究我们的生态治理方法,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治理模式,为有效解除河道污染对于农民生活的局限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秀英.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多维度研究.2017.

[2]李淑玲.对于生态型河道建设的思考.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