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中药浴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新生儿黄疸中药浴护理效果观察

吴雪英

吴雪英(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中医院妇产科广东韶关512600)

【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方药给予新生儿黄疸药浴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护理效果。方法2010年至今86例新生儿黄疸给予中药浴46例为1组,单纯沐浴40例为2组。结果观察给予中药浴的新生儿黄疸消退有效性观察。结论新生儿黄疸予中药浴,黄疸消退比单纯沐浴快,安全,有效,可行性。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中药黄疸沐浴效果

正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2-3天出现,黄疸在1-2周消退,实验室检查,血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71~205u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5umol/L。以上指标出现异常,考虑出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采用传统的治疗是给予蓝光治疗。我们妇产科顺着祖国医学配合新生儿沐浴疗法的理念,大胆尝试,予茵栀黄药方药液给新生儿沐浴,经实验证明,效果明显,黄疸消退比一般清水浴快。国内医学认为,婴幼儿常见病可考虑用外治达到内治的作用,新生儿在一定温度的药液中,药液可较长时间地作用于皮肤,并可借助中药的功效,而发挥效力,我院自2010年开展了新生儿黄疸中药浴,疗效确切,值得推广,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10年至今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剖腹产和自然分娩的新生儿黄疸46例,经家属同意,按黄疸新生儿为中药浴组,清水沐浴组40例进行对比。

2.方法。(1)中药沐浴组,护士遵医嘱,将茵栀黄方药(茵陈30g,栀子30g,黄芩30g,金银花30g)煎汤,新生儿专用盆,向家属解释,取得合作。调节室温26-28度,待中药汤剂温度38-40度时,把中药浴倒盆,药液量必须能浸泡新生儿全身。由新生儿游泳专业培训过的护士进行操作,给新生儿脐部贴上游泳专用的防水脐贴。均在吃奶1小时后进行,每天1次,新生儿浸泡药液10-15分钟,连续3天,沐浴过程应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浸泡药液完毕,用75%的乙醇消毒新生儿脐部,穿衣,包好被服。(2)清水沐浴组,本组新生儿沐浴盆里为清洁水,其余措施和中药沐浴组操作相同。

3.观察效果。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经皮测指数及指标,黄疸消退情况,每天沐浴完毕,经皮测黄疸中药沐浴组,指数降低快,小便次数增多,尿色清。纯清水沐浴组,经皮测黄疸指数下降不明显,小便黄,赤,短。

结果

两组新生儿黄疸沐浴情况对比表

讨论

1.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皮肤及黏膜会出现黄染,全身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黄疸在1-2周消退,主要和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胆红素和白蛋白联结运送的能力不足;肝细胞摄取间接胆红素的能力差;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肠肝循环增加导致。实验室检查血胆红素不超过171-205u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5umol/L。经皮测黄疸数值也不会超出上面指标。新生儿一旦出现上面的指标异常,应考虑病理性黄疸,需进一步治疗,传统的治疗往往采用蓝光治疗,蓝光治疗固然是有效的一项治疗方法,但基于家属传统思想认为,蓝光治疗时间长,对新生儿是一种伤害,所以,我科室大胆创新,利用祖国医学,中医外治的方法,给予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

2.而祖国医学认为,茵陈,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黄芩,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金银花,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驱散风寒。栀子,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故利用上述中药的功效,一定的中药液温度,利用沐浴作用于皮肤,黄疸消退明显优于清水沐浴。且是外治,无毒,适用于每一位黄疸的新生儿,使用过程未发现有不良反应。

3.新生儿黄疸中药浴,是利用适宜温度的中药渗入人体皮肤,利用中药的功效,沐浴过程,血液循环加快利,用中药的功效到达平肝利胆,退黄的作用。利用洗浴疗法,可发挥热蒸汽的温热刺激和气压作用,能改善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促进代谢,吸收中药,达到外治内疗的作用。新生儿中药浴,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效果好,家属乐意接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雷载权,陈松育,高学敏,郭振球.[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95.6:56-67,146.

[2]黄人健,李秀华.[妇产科护理学高级教程]人民军医出版2011.5:199.

[3]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2006.5:74.

[4]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华医学会201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