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及对策

吴小兰

贵阳中医二附院心血管内科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手段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从性,找到护理高血压患者的最佳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期的护理,干预组的药物依从性和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对优质护理干预的措施表示百分之百的满意,康复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提高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稳定患者情绪等方面的作用,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此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依从性;预后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患病率在10%以上。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高血压患者中大约有一半的患者找不到生理上的原因,医学上把这类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1]。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在60-78岁,平均年龄为65.7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统计学处理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护理

2.1生活护理患者血压较高,症状明显时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2.2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降压药治疗,测量用药后的血压以判断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使用噻嗪类和袢利尿剂时应注意补钾,防止低钾血症。用β受体阻滞剂应注意观察其抑制心肌收缩力、心动过缓、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支气管痉挛、低血糖、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有头痛、面红、下肢水肿、心动过速。而地尔硫革可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动过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有头晕、乏力、咳嗽、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2.3心理护理保持健康心态、减少精神压力对患者十分重要。了解和熟悉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因素,给患者直接的心理援助。在血压控制后,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结合疾病的有关知识,进行解释和心理疏导,提出改变不良性格的方法,使患者心态平和、保持乐观情绪。

2.4健康教育。(1)鼓励患者参加运动健身,减轻体重,限制钠盐摄入,避免诱因,防治便秘。(2)教会患者自测血压。(3)遵医嘱坚持合理用药,不可随意减量或突然停药,服药后应坐下或躺下,禁止长时间站立,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发生导致受伤。

3结果

经过一段时期的护理,干预组的药物依从性和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对优质护理干预的措施表示百分之百的满意,康复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4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改变生活方式数月,如仍未达到目标血压,应予药物治疗。一些随机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老年人,甚至80岁高龄患者,无论是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的还是单纯收缩压增高的老年人,治疗都是有益的,特别是对伴有糖尿病、肾病或心力衰竭等危险因素者更应严格控制血压。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更能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生[2]。在诊断老年高血压时,必须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老年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比例少。主要见于肾血管性高血压;而老年人肾动脉狭窄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占终末期肾病的5%~15%,同时双侧肾动脉狭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绝对禁忌证,治疗前必须明确。有些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是老年人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老年人如表现为严重或顽固性高血压、从年轻时即发生的高血压、原来控制良好的血压突然恶化、高血压为突然发病表现以及合并有周围血管病者,应高度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其次。老年人过量饮酒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也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且常被忽略,应详细询问病史[3]。

患者的不依从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①患者不理解医嘱而未执行;②患者理解医嘱而不执行。药物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具体如下。①药物治疗方案复杂:即所用药物的品种过多,用药次数频繁,剂量各不相同,疗程过长等造成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②药物剂型不合适:例如,片剂太小不便于老年患者拿掰,片剂太大难于吞咽;药品味道不佳,这些都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③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对近年来出现的不能忍受的不良反应除非确实知道利大于弊,否则患者将主动停药,而导致用药依从性差[4]。高血压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同时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对患者和家属来说,了解护理常识十分必要。保持环境舒适、安宁,避免噪声使患者烦躁不安,引起血压波动。指导患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保持充足的睡眠。患者活动时避免用力过猛,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防止突然起立或下蹲。晨起或夜间如厕时,更要小心,防止发生直立性低血压。高血压患者多烦躁、易怒,有时会产生紧张不安感,要对其多加关心,避免经受不良刺激,避免精神压抑,保持开朗的心情,戒除不良嗜好。每天坚持适量运动,避免肥胖。因为减轻体重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减少用药剂量。

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而造成用药时间失误,可以导致用药依从性差。有些患者因患有严重精神病、劳动能力差、吞咽困难以及经济条件差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依从性差。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联系和指导不力,如未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都会导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5]。另外,医务人员在处方书写或书写标签时对用法说明不恰当,如“必要时服用”、“遵医嘱”、“同前”等均会使患者发生理解错误造成不依从。本组资料显示,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提高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稳定患者情绪等方面的作用,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此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瑜婕.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7:1904-1906.

[2]朱伟芬.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需求及用药依从性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业,2013,11:150-151.

[3]朴香花.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9:165-166.

[4]易锋.药物咨询干预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实效性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5,02:7+9.

[5]杨铁成.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8: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