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习盼盼刘靖

(解放军一六一医院儿科湖北武汉430014)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80例小儿肺炎患者,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40例,使用一次性头皮针,使用药物及剂量同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输液方式发生渗液、局部炎症、渗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同时根据应用过程中易产生的并发症提出护理方案。结果:研究组患者渗液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局部炎症和渗血例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用于小儿肺炎有效保护了患儿的血管,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小儿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262-01

静脉留置针作为传统输液钢针的替代品,其在临床静脉输液的优势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并已在一些发达国家普及应用[1,2]。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3]。患儿多采用静脉注射治疗,静脉留置针也逐渐在小儿肺炎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效果,并根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了部分护理体会。以下为研究过程简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80例小儿肺炎患者,于2014年2月-2016年3月内就诊我院。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4±2.3岁;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6±2.1岁。两组患者病例数、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纳入标准:(1)确诊为小儿肺炎[4];(2)需连续输液;(3)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4)试验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2)合并凝血功能障碍;(3)对已知药物过敏者。

1.2方法

收治80例需连续静脉输液的小儿肺炎患者,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选择静脉后,常规消毒,针头刺入血管,回血后固定针芯,并将软管送入静脉内,拔出针芯,调节滴速,以透明贴固定留置针。静脉输液完成后分开肝素帽和针头,对肝素帽消毒,吸取适量封管液缓慢注入肝素帽,使封管液充盈官腔及肝素帽腔,再夹闭关闭夹,拔出针头。对照组40例,使用一次性头皮针,按照常规方法于每次输液时重新穿刺给药,使用药物及剂量同研究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输液方式发生渗液、局部炎症、渗血、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同时根据应用过程中易产生的并发症提出护理方案。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对比

经统计,研究组患者渗液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局部炎症和渗血例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静脉留置针是指通过静脉穿刺使导管进入浅静脉,并通过该导管输液给药。即可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又可随时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方便给药[5,6]。一般患儿确诊为小儿肺炎后,因免疫力较弱,往往会选择输液这种显效快的治疗方式。而传统的一次性头皮针每次应用时均需穿刺,对于好动易哭闹的患儿,不仅给其带来较大痛苦,还给医护人员穿刺带来不便,因此静脉穿刺针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渗液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局部炎症和渗血例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静脉留置针对于需连续输液的小儿肺炎患者可明显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利于患儿尽快康复。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我国临床静脉输液中应用也已有二十多年,效果良好,但所存在一些问题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小儿患者,因其好动易哭闹,加之体质较弱,免疫力低下,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笔者对此提出如下几点临床体会。(1)静脉的选择:静脉选择是影响穿刺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选择时应以不阻碍患儿移动、有利于痊愈并确保输液输血通畅为准则。对于小儿患者,临床一般选择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和头皮正中静脉等比较粗直、清晰、有弹性、易固定、且穿刺时不易受压的静脉,另外要避开关节和静脉瓣。(2)静脉留置针的选择:(3)置管期间的护理:置管期间,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并应经常关注是否有渗液、局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同时穿刺部位应每日消毒,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一次输液器,每周更换一次肝素帽。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用于小儿肺炎有效保护了患儿的血管,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晓宇,相琼,曾雪等.改良留置针穿刺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8):986-987.

[2]孟宪春.婴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留置时间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239-1240.

[3]洪琼花.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6):3113-3114.

[4]耿颖娟,潘小爱,张炎冰等.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5):120-121,122.

[5]杨宝芬,常红,赵翠荣等.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5):226-227.

[6]王晓琴,吴子谕,张碧芳等.在新生儿科静脉留置针中疼痛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19):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