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原学分析及流行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结核病原学分析及流行现状

杜春艳

依安县结核病防治所161500

【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人体各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引起肺脏病变称为肺结核。肺结核病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且肺结核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关键词】肺结核;病原学;流行

1病原学

结核分枝杆菌属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现在一般称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鼠分枝杆菌。此外,从牛的结核性乳腺炎病变中分离到的牛结核分枝杆菌株,通过多年长期人工培养,减毒成卡介苗菌苗株或直接称为卡介苗分枝杆菌,人们也常将其列入此复合群内。其中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非洲分枝杆菌是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其感染后的病理进程和临床表现相近,对现有抗结核药物反应性(除牛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不敏感外)也大体相同。结核分枝杆菌细长而稍弯,两端微钝,无运动能力,无荚膜、鞭毛和芽孢。为需氧菌,不易染色,染色后,即使用酸性酒精冲洗亦不能脱色,故称为抗酸杆菌。对外界环境中物理和化学因素抵抗力较强,在阴潮处能生存5个月以上,用5%~l2%甲酚皂溶液消毒2~12小时和70%的酒精消毒2分钟,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但结核分枝杆菌不耐热,亦对紫外线敏感,煮沸l分钟或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即可被杀灭。最简便的灭菌方法是直接焚毁带有病菌的痰纸。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增殖一代需15~20小时,生长成可见的菌落一般需4~6周,至少亦需3周。

结核分枝杆菌菌体含有类脂质、蛋白质及多糖类组成的复合成分,与其致病力、免疫反应有关。在人体内,类脂质能引起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而形成结核结节;蛋白质可引起过敏反应,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多糖类则参与某些免疫反应。试验研究证实,结核分枝杆菌在和药物短时间接触后,仔细除去药物,结核分枝杆菌并不能恢复生长,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存活的结核分枝杆菌才能再度生长。这个重新生长的时间即为该药的延迟生长期。由于药物种类、药物浓度以及接触时间不同,延迟生长期有无与长短也不一致,如抗结核药物中氨苯硫脲不能使结核分枝杆菌延迟生长。

耐药是结核分枝杆菌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我国耐药结核病疫情较为严重,耐多药肺结核的控制目前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之一,耐药可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交叉耐药等。根据耐药品种又可分为: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和严重耐药。后两种耐药已对结核病治愈构成威胁,特别是XDR。耐药性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患者依从性、药物质量、医源性不规范用药等与此有关。

2流行病学

2.1我国疫情

我国在2000年进行了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结核病流行特点为:①高患病率: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22/10万,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l60/10万。估算全国有450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50万,菌阳肺结核病人200万。②高耐药率:在全国200万菌阳肺结核病人中,有耐药病人55.5万,即全国有l/4以上菌阳肺结核病人为耐药病人。③高死亡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是传染病中单一病种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④高感染率:全国有近半的人口约5.5亿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⑤地区患病率差异大:西部的患病率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低于平均水平。

2.2我国传染病发病网络报告

显示肺结核发病和死亡数始终位居各种传染病之首位。肺结核患者中,3/4是最具有生产能力的青壮年。因此,结核病在我国已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制约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

2.3结核病流行环节具有的三个要素

①传染源:是结核病流行的主要环节。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涂阳培阳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未经治疗的排菌结核病患者的传染性最大。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患者排出结核分枝杆菌量的多少,化疗后的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呈对数减少,结核分枝杆菌的活力也减弱或丧失。②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经消化道和皮肤等其他途径传播现已很少见。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大笑或大声说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痰液的微粒排到空气中,l~10μm小的微粒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能被人吸入肺泡而有可能引起感染。③易感人群:机体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均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疾病、矽肺、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等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另外生活贫穷、居住拥挤、营养不良人群以及由自然感染率低的地区移居至结核病高发地区的新移民,因缺乏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获得性特异性免疫力低下而成为易感人群。

3预防

对与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有过接触者,特别是密切接触者,PPD呈强阳性反应,可采取异烟肼预防性化疗。对结核病高发区的婴幼儿、儿童以及密切接触者PPD皮肤试验阴性的人群应接种卡介苗,但卡介苗不能预防肺结核,可预防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病。

参考文献:

[1]张驯,黄浩,周敏,袁萍.肺结核发病率预测中灰色模型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04期

[2]泮结超,石君帆,丁建祖,漏磊君,宋广忠,杨明瑾,范超明.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ELISA方法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04期

[3]肖东楼.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进展与成就[J].中国防痨杂志,200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