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的准确度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水质分析的准确度浅析

孙翔宇

大庆油田水务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市163453

摘要:水质污染对环境生态和居民健康的影响较大,其危害性也是最为直接。对此,有必要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与先进的检测技术,从而提升水质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同时,供水企业和相应的水质检验人员应该有保证水干净卫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与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水质分析;准确度;措施

1水质检测概述

水质检测通常用来检测目标水域中的水体能否达到相关的标准与规定,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被检测水体多数已被利用过,呈现出不同水质,不同水质的检测方法亦有所不同。

1.1水质检测指标分析

水质检测指标的用处在于区分水体的不同水质,因每种水质中相关的参数和标准都有所不同,依据这些标准和参数可以明确的把不同水质区分开,进而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何种检测方法。根据性质进行划分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种大类,每个大类中还可细分为多种小类,就拿饮用水来说,其指标更是高达一百多项,所以在观察分类时检测人员要有充足的耐心。

1.2水质检测技术分析

对水质的指标进行了分析,指标的作用在于让检测人员找到相应的净化水质的方法和技术。常用的水质检测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等离子法、电化学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属于物理检测法,其他两个均为化学检测法。检测方法种类较多,但一般多使用化学检测方法。使用化学检测方法有一定的好处,就是该方法的使用范围较大,适宜检测多种水质,因此局限性较小,并且较其他方法操作起来更加简单,因而得到广泛使用。

1.3水质检测的目的

水质检测主要就是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种类,亦或是来源,水体中包含的不同元素的含量以及浓度的变化趋势,通俗来讲就是,监控和分析水体内部元素含量的过程即为水质检测。水质检测的目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的综合指标,另一类是微观的指标。宏观指标指的是水的污浊度、水温、悬浮物等指标,微观指标指的是水体中有毒物质含量的指标,水质检测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水质安全,提供健康的饮用水,其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科学研究和保护自然。

2影响水质准确度的因素

2.1“特殊”情况的水样

“特殊”水样浑浊程度较高,颜色较深,过滤后其颜色仍会对指示剂颜色变化造成影响,增加了判断终点的难度。这样直接影响到水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2低浓度的水样

在水质分析中会遇见水样中离子含量较低时,用手动滴定方法的得出的化验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根据SY/T5523-2000标准中规定氯手动滴定的氯离子含量最低范围是大于100mg/L,所以离子含量小于100mg/L的水样即可被定为低浓度水样,这样的水样用手动滴定很难保证其检测的准确性。

3水质分析的准确度措施

3.1科学合理的设置水质检测点

影响水质检测的精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能否对检测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因为不同水源有不同的相应检测点。对于地下水而言,块状污染是普遍存在的,此时检测点不仅涉及水流的平行方向,还对其垂直方向有所涉及,从而,可以降低地下水污染的扩散程度,同时降低污染物在双向扩散程度。在进行检测时需要重点进行注意的是污染物分布与扩散,存在不同的扩散度和形式的,所以,一定要考虑当地环境具体情况,将其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控制样本采集时间

水质检测时对样本的采集时间要严格把控,按照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并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将该区域的详细资料整理归档。要科学设定水样采集时间,区分涨水期和枯水期,分别取样检测。另外对于长期检测的区域,这些区域或许正在整治当中,对此需要建立长期的监测点,对其实行长期的监控。通过区分季节性的涨水期与枯水期,分别采样,避免集中采样导致的结果不稳定。

3.3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

为保证采集水样的准确性,质量控制必不可少。一般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采集空白水样,空白水样的采集分别是现场空白、运输空白。现场空白是在采样现场,遵守测定项目的采样标准对纯水样品和样品同时进行操作,送至实验室分析。对空白样的分析可以控制采样过程和环境条件对样品质量的影响。运输空白是将纯水作为样品,分别在实验室、采样现场、实验室进行操作,运输空白是控制样品运输过程中对样品质量的影响。(2)采集平行样和加标样,现场平行样是指在现场采集平行双样密码送实验室分析,用以反映采样与实验室测定的精密度;现场加标样是取一组现场平行样,将其中一份样品加入标样,另一份样品不加标样。然后对加标样前后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对测定对象在采样、运输过程中的准确度进行把控。

3.4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检测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检测部门都开始将治理重点放在对检测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上,要实现这一目标,要做到:a)检测部门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岗前培训,尤其是对于一些缺乏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在岗前培训中应着重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b)应注重对检测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可采取开展讲座、广播等形式,宣传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让所有员工都能意识到自身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增强其对水质检测试验工作的热爱程度,提高工作主动性。

3.5合理化水质检测点

在上述的准备阶段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对水源的资料区分整理,依照不同水质进行分割检测,要进行水质检测首先就要设置好水质监测点,通过合理的设置水质监测点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最后结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对河流进行监控时,首先就要了解河流的相关参数,像深度、流量等,其次就是依照这些参数设置合适监测点,科学的控制点一般都要求在河岸的位置,选择河水表面的0.3-0.6m位置进行布控,其获得的结果稳定性较高。

3.6水质的检测

3.6.1水质的检测方法

水质检测涉及的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法、等离子体电感耦合光谱法、原子荧光法、气相色谱法等。测定的水质指标包括:感官指标分析、阴离子成分分析、金属元素分析、有机污染物分析、放射性分析等。

3.6.2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校准曲线的要求,校准曲线是一种描述定量关系的曲线,主要反应待测物质浓度或量和检测仪器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校准曲线的浓度点不得小于6个,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要大于或等于0.999。务必在使用校准曲线时,注意不能对选用曲线的直线区域与最佳测量区域进行任意外延。理想状态下使用校准曲线测定一批样品时,仪器的响应在测定期间是不变的。实际上,由于仪器本身存在漂移,需要经常进行再校准,如间隔分析已知浓度的标准样或样品校正。(2)数据的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检测数据的内部质量控制包括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加标实验、标准样测试等。通过内部质量控制,可以控制检测数据的精密度、准确度及测量误差等。检测数据的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等。通过外部质量控制,可以控制整个实验室体系良性运行,避免体系误差造成检测数据的偏离。

3.7选择科学合理的水质检测方法

首先,很有必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水质检测方法,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的快速发展,检测设备的功能性也在不断增强,从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因此,检测设备对检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工作人员务必样对其进行检修和定期的保养,除此之外,加强对水质检测的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和创新水质检测环节,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结语

总而言之,一般在对水质进行检测时,务必将所属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水源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在检测时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科学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水质检测数据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赵妍.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209-211.

[2]孙美娟.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与方法[J].化工管理,2017,(4):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