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平台科级核算系统建设实施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平台科级核算系统建设实施要点

刘洋孔祥芬石立宣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平台科级核算系统实施过程及参数配置要点,在分析了现有科级成本系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在贯彻《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管理理念中,采用统筹规划,严密组织,狠抓落实,稳步推进的策略,构建科级核算模式,实现科级全成本核算系统化,规范化,以达到提升军队医院竞争力和增强卫勤保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平台;科级核算;实施要点

1引言

伴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进程的深化,经济管理平台的数字化建设则是现代卫勤保障的大势所趋。在“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过程中,科级核算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一部分及院级成本核算的基础,也是进行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数据支撑框架。既为上级领导提供决策数据又为分析科室及医务工作人员工作效益提供依据。科级核算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直接决定了医院的决策及精细化管理水平。

2科级核算系统实施

2.1实施内容

“平台”中科级核算系统的建设主要将军卫一号中的收费、药品、高值耗材、低值耗材、非卫生材料及固定资产等与“军财工程”相关的系统无缝连接,环环相扣,保证数据的源头一致,做到核算“全”、管理“精”,保证系统中采集的收入、成本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减少手工操作的误差。

2.2实施方法及部署过程

在由院长政委总负责,副院长和总经济师任组长,固定资产、物资管理、科级核算、账目管理、信息保障等工作小组组成的“平台”项目实施小组中,同时有地方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按照统一部署,统一协调,层层推进,逐步实施的工作方式,每周例会报告系统实施进展,进行风险点分析,以保证新《办法》中科级全成本核算理念的扎实落地[2]。

规范划分最小核算单元

核算单元的正确划分直接影响到医院科级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在划分核算单元时,结合了本院实际情况,按照新《办法》要求将其分为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辅助及行政后勤四大类,共七个层级,以便进行收入、成本的归集。并对设置的核算单元与“军卫一号”科室对应,实现核算数据从源头采集,核算单元规范统一,满足院科数据同源,核算数据准确一致,结果唯一的要求。

收入核算参数设置及归集

收入项目分为一级收入项目及二级收入项目。一级收入项目包括:药品、材料化验、检查、治疗处置、放射、手术、输血、护理、挂号、床位、其他等。二级收入则根据本院实际进行的设置,如:药品分为西药费、中药费、中成药,放射分为:放射、核磁、CT、透视、其他放射等。科室收入数据坚持权责发生为基础,做到当期发生当期核算,在收入分成部分有开单科室和执行科室的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成,开单和执行科室均为本科室的则将收入全部归入该科室。这些情况都按照核算管理要求设置参数进行明细核算,其设置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收入核算。

成本核算参数设置及归集

成本分为一级成本项目和二级成本项目。一级包括:药品费、材料费、血费、人力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及其他费用。二级成本项目则根据医院实际进行了设置,如:药品费分为:西药、中药,人力成本分为:人员工资、绩效奖金、社会保险、超劳补贴。通过自动提取和手工录入两种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原则上能够从“军卫一号”中提取的成本不会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成本采集过程中与财务的会计核算期间一致,成本数据的流向与合理将直接影响科室管理的积极性。

全成本核算的分摊算法

各类科室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式进行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在前期工作中,对全院各科室房屋面积、人员和物资进行了核实,并将核实结果录入HIS、核算系统中作为分摊的依据。在分摊方法上的设计按照“谁受益谁分摊”和“收入支出平衡配比”原则[3]按照人员数量、房屋面积、五项收入比等原则最终将成本全部分摊至临床科室。

2.3系统参数设置要点

“平台”是以JAVA作为底层技术的框架结构上搭建而成,JAVA具有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持续性及扩展性等多方面优势。因而在系统的参数设置方面也就具备更加的规范、有序及多样化、个性化。“平台”在科级核算系统的“业务处理层”上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业务流程规范,而在“参数设置层”上为“业务处理层”提供个性化的多参数设置选项,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管理需求设定不同的业务参数(如:多级分摊、比例分摊、军地分摊)从而满足个性化的业务要求。

参数设置前的需求分析

了解医院目前的整体运行状况,结合“平台”对医院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再造,是优化参数配置的前提条件。科级核算系统主要涉及经管岗位人员及各成本点上报人员。在参数设置过程中,经管人员需要掌握医院所用的核算方法及所需的数据来源,做到源头清。科室主任需要了解其所关注的的数据,可以通过系统的配置,以精简、有效的报表展示数据。成本管理人员,则要掌握成本数据来源、上报方式,分摊方式,以确保系统的采集与数据归集的准确性。

技术参数的灵活设置

由于“平台”是由全军统一推广,各个医院客观上运行硬件环境和基础系统存在差异,再加上管理理念不同。因此,为了应对和解决“平台”在不同医院应用效果的差异问题,需要将系统的基础技术参数在新“办法”的指导思想下,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置,如:我院将核算单元设置为四大类、七层级,最小核算单元逐层细化至康复病区、治疗病区、康复护理单元,以便于科室收入、成本的归集及日后进行经济运营分析时对数据的钻取。

关键参数的设置原则

由于科技核算系统的使用范围对上涉及医院决策层,于中涉及分类众多的成本管理人员,对下包括人员众多的科主任。所以对于数据的要求就更加的细致,主要体现在科室数据和成本项目数据上。核算单元设置模块,它是整个科级核算系统的根基,只有将军卫科室与核算单元的对映关系为多对一,只有将其对映关系明确后,才能够保证收入、成本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其次在于成本收集模块,主要用于成本的归类,要明确哪儿些成本为自动提取,哪些为手工录入,手工录入成本要明确成本录入人员,并对其相应的授权。成本的四级分摊方式则是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算法的配比设置,从而达到成本分摊的目的。

应用参数的设置流程

在设置应用参数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数据与流程的测试验证,便可进入试运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或多或少的出现数据不准确或者流程的差异性,此时需要系统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根据医院的实际结果对参数进行微调。系统上线后有1-3个月的系统测算阶段,在达到系统核算数据与既往核算数据一致,成本分摊合理的目的后,参数配置告一段落。此时,系统具备了在线运行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薛运友,王崇才,杜佳原,高社.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平台科级核算应把握的要点,[J].中国数字医学,2014(9):17-20

[2]张丽君,胡静彬,李淑媛,蔡大伟,王利端.军队医院财经管理信息平台应用效果评价,2012,7(1):26-28

[3]张立新,王景明,王炳胜等.依托信息化建设优化医院工作流程[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8):575-576

[4]李腊梅,熊峻岭,李淮涌,庄严,刘俊兰.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平台应用实践与成效,[J].中国数字医学,2014(9):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