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电力计量误差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影响电力计量误差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陈颖煌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昌江供电局海南昌江572700)

摘要:在当前阶段我国电力计量过程存在着很多误差。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这些误差产生的原因,同时也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计量误差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1影响电力计量误差的主要因素分析

1.1电能计量装置误操作

由于工作人员设备使用不规范造成的误差有两种:①有功电能计量误差,有功电能采用三相三线二元件电度表计量,且A、B、C三相都可以与零线组成单相回路。这种情况会导致负荷不平,造成零序电压的产生,零序电压使得零序电流在零线中流过,难以满足三相电流的和为零的条件。如在系统中使用三相二元件电度表计量,因为少计零序电流所消耗的功率,因此将会少计较大的电量。②如果装置的电阻超出标准的范围,就会引起计量误差。虽然部分工作人员已经采用了三相四线三元件的计量表,但是通常工作人员会依据传统的工作经验进行操作,忽略正确的操作规范,导致中线在运行时电阻过大,进而产生误差。

1.2电力计量装置配备问题

首先,无表估算所产生的误差。简单来说,无表估算就是指在进行电力计量过程中,不参考计量表上的实际数据,只有通过对用电容量、用电时间总和等来对用户实际用电量进行估算。虽然这种估算方式具有一定的可用性,但是其自身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带着局限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对用户实际用电时间有一个精准地确定,因此这种无表估算方式会很容易产生估算误差,进而对电力计量工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其次,一表乘三计量方式导致的误差。这种计量方式相对落后,目前城市电力计量中不再采用这一方式进行计量,而只有极少偏远地区还依然在使用。并且这一方式的使用还会造成电力负荷三相不平衡等问题的出现,进而使电力计量的精准性受到影响。

1.3电流互感器误操作

电流互感器如果不能准确定位计量点,设备所感应的电能在数值上就会和实际有偏差,另外电流互感器两侧的电流转换后的比例太大,即一次侧电流要远远高于二次侧电流,这会使配变负荷率变低。在样的背景下,CT进行选择一次电流时,还要结合配变额定二次电流,所以最终电流互感器运行状态是处于低精度的,电度表是无法准确计量电能的消耗总量的,误差产生。

1.4计量装置安装失误

电力计量装置在安装时,是要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安装要求标准进行操作的,除了要准确定位外,还要保证装置与接线以及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不会出现偏差,如此因为接线故障发生的装置电阻变大以及后期的CT变比增大问题就不会有产生的机会,因为安装不符规范和标准产生的问题也没有,最终计量误差出现的几率也是小的。但在实际中,安装标准规范从来没有明文规定,安装人员只是依靠以往的安装经验,落实安装工艺,所以在很多方面就有可能存在失误,最终安装误差也就产生了。

1.5外界环境影响形成的误差

除上述几点外,外界环境的破坏及影响也是产生电力计量误差的主要因素。首先,环境因素将对电力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及计量准确度造成严重影响,若外部环境对电力计量设备造成严重冲击将产生电力计量误差;其次,人为因素也是影响电力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若用户破坏电力计量设备或通过安装其他设备改变电力计量设备读数,将形成计量误差)。总之,环境因素、人为因素都将影响电力计量设备运行稳定性及计量结果准确度。目前,环境因素对电力计量设备的影响并不能有效避免,但是电力企业可采用有效措施避免人为因素对电力计量设备的破坏。

2电力计量误差的应对措施

2.1规范使用电力计量设备

近年来,在经济、科技不断发展过程中,电力计量设备功能也有所增加。因此,为有效降低电力计量设备误差、提升电力计量结果准确度,可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对电力计量设备进行优化,比如: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作人员可采用远程控制方式控制智能电表,若发现电力计量设备出现计量问题,设备将发出警报,并传输给工作人员,如此工作人员可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故障,确保计量结果准确度。另外,可使用此种系统详细分析用户用电情况,并掌握其用电规律,若用户用电量与其规律不符时,系统将自动提醒工作人员,并安排专业人员对此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为降低电力计量设备误差,需尽量在电力计量设备中使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

2.2优化电能计量装置配置

针对计量装置选择与配置方面造成的误差,用电流互感器对计量点进行感应,然后用电度表进行计量的方式虽然也会产生误差,但只要将误差产生的机会消除,对其进行改造,计量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另外在装置功能上以及配置方面,是可以进行完善和优化的,这也是在为电力计量误差消除做准备。

2.3电力计量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电力计量对象,所选择的计量方式也是有差异的,计量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为高供高计三相三线V型方式,主要针对对象是纯动力负荷,这种计量方式所选用的配电变压器和其他方式的不一样,所以还要选择专用型,并且这种方式要求电能计量装置设置点电压与供电电压标准相差无几,该电压要远远大于6KV,最好保持在10KV以上。其二为高供低计三相四线Y型方式,主要针对一些设备,比如照明方面的,配电变压器的使用非专用,但要保证综合性强一些,还要注意与电度表相结合,这是保证计量误差消除的有力措施,但要保证电度表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满足计量要求,这种计量方式在应用时,要保证用户供电电压的标准值远远超过计量装置设置电压值。其三为低供低计单相表式,这种方式虽然对电压的具体数值没有明确的要求,但和高供高计计量方式一样,也要使供电电压标准值与计量装置设置点处的电压值保持一致。无论是哪种计量方式,计量装置计量点的定位,都要确定在电力产权分界点或不会出现故障的计量点上,当两处产生分离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必须分离,产权设备电能消耗只能由客户自己承担,如此计量数据才有参考价值。

2.4计量点的准确定位

计量点定位是否准确会对电流互感器产生直接影响,受影响的是设备的负载,电力计量误差与负载有关,负载越大,误差越大。所以一定要准确定位,可以选择在配电变压器附近,如此就能对互感器与电度表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这两者相互配合所使用的连接导线在长度上也能得到控制,导线电阻会因为长度变小而变小,电度表误差也就没有机会产生。

2.5合理计量动力电

为降低电力计量误差,防止表前窃电情况的出现,应当对照明用电量和动力用电量进行准确计量,合理设计计量点结构,并结合表闸实际情况调整计量形式。标准配变台以水泥砖石为主要结构形式,其两面开门,中间隔开,一侧安装照明与动力电度表以及互感器等计量装置,另一侧间隔安装刀闸开关和熔丝等控制装置,此种情况下便于合理选择计量点位置,促进灯动分别计量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表前窃电问题的发生几率,在电力过程中所受外界温度影响较低,从而切实提高了电力计量的精准度

2.6融入反窃电技术

为避免电力用户出现窃电行为影响电力企业经济效益,需在电力计量系统中融入反窃电技术。为保证反窃电技术有效性,需采取以下几种方式:首先,电力企业需依据服务对象存在的窃电行为,采取有针对性防窃电技术,如此可有效提升反窃电技术效果(如:用户采用在原有电力设备中增设其他分压或分流设备的方式窃取电力资源,针对这一窃电行为,电力企业可规范电能表接线标准,并将其密封严实,以免用户私接电线窃电);其次,电力企业可在电力计量系统中安装必要的反窃电设备,如此可有效降低用户出现窃电行为几率。

3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计量误差产生原因较多,且部分情况并不能有效避免,如此将影响用户合法利益、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需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严格控制电力计量准确度,如此才可提升电力企业客户满意度,推动电力行业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兆华.浅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7):149.

[2]王忠伟.浅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通讯世界,2016(1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