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浅析

赵银生

赵银生

昆明道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云南6500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公路建设投资的增多,公路建设的速度逐年加快。然而部分公路工程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带来了许多交通安全隐患。公路工程质量已成为公路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的核心任务。本文对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以达到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我国公路建设项目一般规模较大,其施工过程是一个劳动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生产过程,不同于其他商品生产,其规模大、投资多、生产周期长、使用周期长,因此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非常重要。

一、关于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概述

公路工程的质量都是在其施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确认公路工程的质量主要是通过对其性能、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来验证的,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工程的实体质量。公路工程的质量、工程工序的质量、公路分部工程的质量组成了公路工程项目的实体质量。一个整个的公路工程项目是由很多项分项工程和很多分部工程共同组成的,而工程项目的每一部分都是有一道道的施工工序所组成的。

2.工程的工作质量。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参与者所作的每一个施工操作的质量组成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工作质量,生产过程的工作质量和社会工作质量就组成了工程项目的工作质量,其中社会工作质量包含了市场预测和调查、保修服务、质量回访等工作,而生产过程的工作质量则包含了后勤工作的质量和管理工作的质量。一个工程项目从最初的设计勘察阶段到最后施工竣工阶段的各个阶段的质量都会最后在工程质量中体现出来,所以要想保证工程最后的质量,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就必须对能够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项目是时刻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的,这样工程项目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工程的功能价值。公路工程对于不同的业主的要求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功能价值,所以评价一个公路工程的功能价值也并没有固定或者是统一的标准,其

中公路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性能都可能是公路工程功能价值质量的体现。

二、关于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分析

1.提高施工人员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公路施工企业应加强开展一系列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业务素质的培训教育活动,从而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培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公路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和施工人员特点选择最为适宜的培训方式。对于一些重要的岗位,必须坚持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上岗的都是符合要求的人才,企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不仅为公路工程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材料进场必须检验,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材料的搬运和贮存应按搬运储存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建立台账。按照有关规定,对材料、半成品、构件进行标识。未经检验和已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或拒绝验收。对发包方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对承包方自行采购的物资应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证。在进场材料的管理上,采用限额领料制度,由施工人员签发限额领料单,库管员按单发货。

3.现场质量的检查控制

(1)测量是现场控制,特别是质量控制必不可少而又十分重要的手段。测量包括的内容很多,如定线控制测量,施工放线测量,控制工程位置;高程、尺寸及其线型的测量,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工程段落或总体工程项目中的中间交工和竣工验收时的测量检查等等。这些测量的成果必须确保精度规定要求,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2)试验包括的内容很多,如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材料、配合比、强度等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各项工程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及使用功能如平整度、抗滑能力等达到规定要求。

(3)观察是指对施工现场所进行的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或部分关键过程(如全工序或工序中的某一关键环节)进行观察,检查操作程序或操作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控制纠正。

(4)监督。施工单位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各部人员应对所属工作任务负责,层层监督。例如:总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应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中在技术上全面负责,检查和监督各施工队、实验室、技术人员所负责关工作,特别是对质检工作应加大力度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作为施工单位还应根据合同规定,积极主动配合和支持监理工程工作,服从政府监督部门的管理。

4.控制施工中的质量薄弱的环节。公路工程项目主要包括了路基和路面两个工程,其中那个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易出现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1)半填半挖交界处、新旧路交界处、先填土后填路基交接处这三个部位容易产生裂缝,主要是由于压实度不足、衔接效果不牢固、沉降效果不均匀而导致下沉拉裂从而产生裂缝。为避免此现象,首先设计时应考虑到这些部位的坡度和高差,设计的高度必须明确的施工图纸上标出;其次应确保衔接效果、压实台阶要足够、避免沉降现象。最后应增加对这三个部位的碾压次数,不能出现漏压的情况。

(2)由于路面压实不均匀或平整度不够等因素会导致路基的沉陷。为避免此类质量问题,构筑物施工前必须准确放样,放样应采用吊线法,使用时不能受到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位移偏差的现象出现。因此应采用铁丝放样并严格检查铁丝的状态,如发现问题应立刻校正。配比砂、硅、浆时应采用重量比的方法,根据配比的数据严格的进行操作,材料的标号和强度必须满足使用的要求。

5.建立监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是确保工程紧密进行的关键,特别是以监理为核心的工作开展体系,对于整个质量管理的监控具有非凡的意义。一方面,应该加强多层次的控制和职能,另一方面,还是以促进形成项目、监理、企业自检等一系列质量监督体系的成型,理顺三方关系。明确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关系是根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与协议,构成关系。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是委托和执行的关系,通过相应的服务条款和合同内容确定职责、权限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最后是监理和承包单位的关系,虽然不存在雇佣和经济关系,但仍然有义务为了工程的质量,维持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三大关系明确的基础上,以监理为核心,更好的为工程质量服务。

质量是公路工程最基本的要求和保证,各相关管理者在质量控制中对可能发生的失控问题要有预见性和超前的考虑,制定相应的对策和预控措施予以防范。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投入运营的施工过程中,只要某一环节上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或可能埋下事故隐患。因此,监理应该公正、公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理论结合实际,总结各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建立具有科学依据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施工质量方面不出现疏忽与纰漏,这样才能将公路的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李洪伟.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J].企业导报,2012(13).

[2]张永安.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控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7):154.

[3]付志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建议[J].中国经济,2011.

[4]王立臣.浅谈公路施工的质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