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运行的维护和故障处理措施探究蒋大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机电设备运行的维护和故障处理措施探究蒋大鹏

蒋大鹏

(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广西省柳州市545002)

摘要: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是确保其能够维持在运行状态的关键措施,尤其是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准确的判断出设备故障出现的原因,然后为应对处理提供依据,确保设备能够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为满足生产需求,机电设备数量以及类型在不断增多,传统的管理维护方法逐渐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加强对新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来促进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就故障诊断技术应用要求以及要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维护;故障诊断技术

前言:

机电设备作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不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还会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而给企业的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企业想要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还要对机电设备运行的维护管理和故障处理问题重视起来,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如果机电设备出现故障,还要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从而确保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1机电设备故障的类型及原因

1.1功能失效或性能退化性故障

大多数的生产企业配置的机电设备都是成套的,因而购买机电设备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机电设备的投入成本高,通常情况下机电设备的更新比较慢。但更新缓慢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机电设备的退化比较快。因此,会出现机电设备功能失效或是性能退化的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造成了不良影响。

1.2工作流程系统不完善

工作流程系统不完善也是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因此,需要对机电设备的诊断和故障维修建立一套制度完善的系统工作流程。在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工作流程十分重要,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的核心和基础。制定系统的工作流程对于机电设备的故障和维修工作具有现实的意义。然而,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明确自身的责任,不了解工作的具体内容,导致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主筋下降。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对于出现的故障问题没有做到及时处理和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设备运行的效率。

1.3人员素质、技术实施、材料选取

分析电气工程中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后发现,故障与工程施工中人员素质、技术实施、材料选取、工艺环节等都有关系。零部件出现磨损、变形、断裂等,到底是何原因?这需要从零部件的损坏程度、损坏情况等入手,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加以确定,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选择检修试验进行方式的确定,最终通过测量步骤的实施,综合判断机电设备的故障类型。这种方法可以将设备检修制度的标准化水平大大提高,同时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1.4设备运转超负荷

设备运转超负荷是机电设备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之一。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全天的不停止工作,导致设备在不停的工作中出现了超出运行年限的情况。在固定的设备使用寿命下,若还继续进行工作,会导致设备逐渐老化,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保证设备运行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无法使设备保证其稳定性。同时,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应当定期对开机和关机等参数进行调整,提高设备的负载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调整相关的参数和数据,导致设备的老化速度较快,无法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机电设备运行的维护和故障处理措施

2.1加强机电设备的初始选型工作

机电设备的初始选项工作是确保所选是被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于不能适应企业实际生产需要,或是存在质量问题的机电设备,还要采用检修的方式完善和改进机电设备,如果无法通过改进机电设备,而消除机电设备的质量隐患,就必须要及时更换该机电设备,以保障机电设备的质量。

2.2构建完善的机电设备维护标准

在机电设备故障修复的过程中时,有必要通过构建完整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完整维护标准,实现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护工作。电气设备的维护与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设置维护标准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徐亚哦根据电气设备的应用标准和相关要求进行诊断和维修,以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制定电机及设备的保护标准,通过保护标准的制定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要求分析机电设备的优化概念,对机电设备进行不断优化。

2.3进行技术改造

通过技术改造,将高端技术、科研成果融入到机电设备系统维护中,强化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先进性,采用技术创新手段,改善生产工艺和设备运行环节的施工工艺。对设备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材料施工。通过机电故障测试,调整耐压强度。出现异常情况,比如电流指标等下降时,对实验操作流程进行及时的优化,判定实验结果的合格情况,按照机电设备运行指标的要求进行改造

2.4运用故障诊断技术

运用故障诊断技术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运用故障诊断技术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故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使用。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故障的种类逐渐增多,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种类的机电设备故障采取不同的诊断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故障诊断的核心就是对故障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因此。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对故障的信息进行全面性的诊断和分析,同时分配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诊断工作,将诊断的结果进行统一分析和处理,设计科学合理的故障处理方法,提升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机电设备故障检修技术

3.1利用检测设备的振动特征

当前,利用检测设备的振动特征,从振动参数的数值来进行故障的监测和诊断,是较为常见的机电设备故障检修技术。这一技术能够检测到真实的机械状态信号,当达到足够的数量时,可以将振动测量点加以固定。例如在机电设备的直流电阻上进行检测,能够了解到设备内部电流的运行状况,提高整个线路运行的安全指数,提高机电设备结构层的控制力。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应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使测量线电阻值符合预定标准,并且保持电阻结构层次控制的稳定性。

3.2振动监测技术

振动监测技术也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振动监测技术实现对机电设备内部的监测与诊断。当机电设备内部运行正常时,利用振动监测技术测得的设备振幅较为稳定。若测的振动幅度较为频繁,则说明机电设备内部出现问题。通过该技术的使用,能够更直观的监测机电设备内部的运行状态,提升机电设备运行的效率。

3.3仪器诊断技术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可选择的仪器设备较多,如常见的频谱仪、示波器,可以准确检测设备振动频率、幅度、转速、位置、温度以及压力等参数,且可以综合各项数据给出最终结果。在经过软件的分析处理,便可判断设备是否存在运行故障。一般可检测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数值之间的差异大小,来确定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程度。在选择此种方法诊断故障时,需要采集大量的运行数据,包括实时运行动态信息、历史参数以及对比参数等,如果是遇到复杂的故障问题,操作难度较大,且容易出现误差。

结语:

机电设备运行的维护和故障处理工作,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条件,也是确保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还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运行的维护管理工作,在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措施,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要积极维修出现故障问题的机电设备,使其能够正常运行,为企业安全,高效的顺利生产奠定坚实基础,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国城.机电设备运行的维护和故障处理措施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252.

[2]陈治.机电设备运行的维护和故障处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103.

[3]王睿.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调试运行的故障现象与处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