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监控系统安防工作总体方案框架结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监控系统安防工作总体方案框架结构研究

王宝娟雷宁

国网安庆供电公司246003

摘要:目前,随着人们对电能要求的不断提升,电力监控系统网络防护方式单一、装配过渡依赖厂家、内外防护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凸显。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提高电力监控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电力部门就应该在实际操控过程中加强对安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引入防火墙、病毒检测等先进技术,提升安防水平。本文对电力监控系统安防结构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监控系统;安防;策略

基于当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电力系统逐渐趋向于自动化方向发展,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我国各大电力企业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应用已经被普及。但就当前现状来看,电力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故障问题,影响到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且威胁到了人们对电能的正常使用。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打造良好的电能供给环境,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电力监控系统操控过程中应提高自身安防意识,且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满足电力监控系统运行条件。

1电力监控系统安防结构概述

1.1电力监控系统安防构建的重要性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电力监控系统运行中安防构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政府部门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结合当前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即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对计算机平台进行操控过程中应针对网络攻击、黑客侵入等问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为此,在当前电力监控运行环境下,为了规避恶意代码等现象诱发电力系统事故,应在电力监控系统操控过程中明确安防标准、要求,同时重视系统备份工作的展开,由此打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电力监控系统作为电网监测、保护、控制装置,其支撑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减少大面积电网事故发生概率,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操控过程中应针对恶意攻击等行为,建构安防体系,由此来实现对系统运行环境中软硬件资产等的监管,且及时发现系统运行过程中凸显出的故障问题,达到安全、稳定系统运行状态。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电力监控系统运行环境下,做好安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1.2电力监控系统安防防护结构

根据《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中的要求,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框架结构示意图

2安防结构应用分析

2.1安全防护技术策略

(1)防火墙防护

在电力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为了规避信息缺失等问题的凸显,应注重制定安防方案,同时遵从“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原则,对系统实施管理,并注重引进防火墙防护手段。即在电力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配置由软件、硬件共同组成的防火墙装置,且部署于内外网边界,达到身份认证、病毒扫描、数据过滤、网络逻辑隔离等目的,规避网络攻击等问题的凸显,影响到系统运行环境安全性。例如,某电力机构在电力监控系统操控过程中,即设置了过滤防火墙,继而将端口号、协议类型、源地址等作为标准,对数据信息进行审核,最终以数据过滤形式缓解了恶意代码传播现象,且就此满足了信息传输需求。此外,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防火墙防护中,静态包过滤防火墙可针对每一个数据包进行匹配审核,为此,在电力监控系统操控过程中,为了实现对数据包的判断,应注重强调静态包过滤防火墙的设置,由此达到最佳的数据传输状态,且实时跟踪系统中数据实际传输状况,达到系统安防目的。

(2)软件安全防护

由于电力监控系统运行环境下涵盖了自动化变电站、电能量管理、电力市场运行等系统,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系统运行空间的安全性,应注重于主服务器安置安全加固操作,例如,安全补丁、安全配置、系统访问等,由此满足系统运行条件。同时,在系统访问控制过程中,亦应对合法用户、合法终端进行授权,最终通过访问控制机制,验证访问信息。例如,某电力部门在Windows操控过程中,为了规避电力事故问题的凸显,设置了TCP/IP加固配置,同时对系统进行升级处理,且安装漏洞修补、账号权限,继而由此实现了安防作业目标。此外,在系统安防作业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作业水平,亦应注重设置系统日志,继而通过对系统日志的分析,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凸显出的事故问题,达到最佳的系统操控状态。另外,在电力监控系统操控过程中,亦应做好数据库安全加固作业,例如,设置账号权限,且在安全区进行数据库数据信息删除、备份等作业环节,由此来规避信息缺失等问题的凸显,影响到电力监控系统运行稳定性。

2.2完善系统运行流程

在电力监控系统安防工作实施过程中强调系统运行流程的完善亦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在电力监控系统操控过程中应注重成立电力二次系统领导小组,同时引导领导小组在安防作业环境下,遵从“一体化监控”原则,且针对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审查、电压等级等状况,进行审核、检修、运行、管理,并在实践管理过程中制定规范和管理办法,由此引导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有章可循,最终由此实现对电力监控系统的高效操控;

第二,在电力监控系统安防工作实施背景下,应坚守“分工”运行机制,即组织检修试验工作组、变电运维工作组、各县局工作组参与到系统安防工作中,对系统运行状况实施监管,且记录变电站安全设备、220kV变电站等运行信息,同时将信息反馈至调控中心,继而由此实现对电力监控系统运行状况的有效调控,规避系统运行故障问题的凸显;

第三,在系统安防作业中,为了打造良好的系统运行空间,应注重设置各级绩效经理,由此来调动工作人员安防意识。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电力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明确系统运行流程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满足系统安全运行条件。

2.3提高安全管理考核

在电力监控系统运行环境下,为了保障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电力部门在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以SAP、OA、周报、月度总结等形式,对系统实时动态信息进行总结,且参照系统数据,评估系统安全运作效果,达到最佳的系统安防作业状态。例如,湖州供电公司在电力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为了规避大面积停电事故问题的凸显,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即结合《湖州电网调度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运行管理规定(试行)》,对工作组检修、管理、运行等层面进行考核,且将考核结果发布于公司网站首页,以此来调动安防工作的有序展开。此外,基于系统运作背景下,为了满足系统运行条件,应坚守1次/月的原则,举办绩效考评会,由此来实现对安防运行状况的评估,同时总结安防作业开展中呈现出的问题,打造细致化管理环境,迎合安防作业条件。另外,在对电力监控系统中故障录波系统、DTS系统、OMS系统等进行操控过程中,亦应于安全管理考核作业中,总结系统月度运行率,降低安全防护事故几率。

3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监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电能传输的质量,所以为了为电能的传输和使用奠定良好基础,就必须要体恒对电力监控系统安防结构的重视程度。供电公司在实际运营中应该注重强化安防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应该从安防作业实施中从提高安全管理考核、完善系统运行流程、加强安全防护技术策略等层面着手,有效解决传统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使电力监控系统达到最佳状态,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纪元,娄征.基于安全代理的数据交换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通信技术,2017(2):365-369.

[2]高承菲.浅谈小水电采集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7,24(7):180-181.

[3]郑玲玲,李雯.面向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特定需求的物联网框架结构研究[J].智富时代,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