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节能发展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浅议建筑节能发展问题研究

孟庆博王栋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31

摘要: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能源问题将成为本世纪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对策

1.节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技术政策和节能标准的推动下,节能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但目前所使用的节能技术与我国节能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建筑规划设计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目前好多在建的住宅小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大多考虑建筑物的外观及造型上的独特和别具一格,重视绿化景观设计和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不注重对该地区地理环境资料的调查,相关的规划部门也往往简直地仅要求住宅的方位与周围的有关参照物相一致(如道路),不能保证房屋的最佳方位,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

也有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方案未考虑自然通风要求,小区道路不采用渗透性混凝土或地砖,而大多采用花岗岩道板,这样一来很容易形成“热岛效应”。

有的住宅小区单体设计时往往只平面凹凸变化,未考虑遮阳系统设计,未进行热工计算,或在设计时选用一些不成熟技术。

1.2节能材料供应不足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节能材料品种单一,而且大多使用一次性能源,例如外墙保温大多采用聚苯板、聚氨脂,而每生产1T聚苯板大约需要消耗2T的原油,每生产1T聚氨脂大约需要消耗2T的石油化工原料,采暖、制冷、通风所需要的能源也大多为煤碳或石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相对滞后,目前所使用的技术大多从国外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主流产品与技术的骨干企业不多,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产品的价格较高,为普遍推广应用节能材料带来难度。

1.3检测和验收方法不完善。

目前,国内外评价建筑节能是否达标,大多采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现场测量的内容包括热流密度,室内外气温,保温建筑墙体的室内外表面温度以及热流计的两表面温度.所用的仪表主要是热流计和热电偶。此测试方法存在以测试单元墙体热工性能代表整栋楼的墙体热工性能,测试时代表性的测点难以确定,难以迅速和全面地确定建筑小区内所有建筑墙体或屋面的传热系数值,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急需具有测温速度快、灵敏度高、形象直观等优点的测试方法,以提高现场测试水平。

从保温工程施工技术看,保温工程作为一项分项工程,目前仍缺少相应检查验收标准,国家建筑安装统一验收标准中也未列入相应的内容,施工质量难以提到很好的保证,需要进一步完善。

2.提高建筑节能的途径

2.1提高节能建筑的设计水平

(1)设计是贯彻节能技术标准、规范的关键环节。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前承业主建设意图,后接具体的施工建设,在我国基本建设程序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通过图纸表现出业主的建设意图,又系统化了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后续施工最为关键的依据。工程实践汪明,项目功能是否实现基本取决于设计,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或考虑不周,必然造成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在工程建设的各参与方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按图施工、按图监理;业主单位虽然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业主单位一般对相关节能设计的各技术标准、规范知之甚少。因此,真正能理解并贯彻节能设计标准、规范要求的非设计单位莫属,这为发。展节能建筑提供了先天条件。

(2)设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节能建筑发展观。节能建筑日益成为建筑界关注的焦点,但是一提到节能,不少设计人员就把它同高技术、高费用等联系起来;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要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必须选用符合节能要求的材料和产品,若没有相应的材料和产品可供选用,建筑节能只会是一句空话;还有一部分人士认为严格贯彻节能技术标准、规范要求,会大大制约设计师的创作思维。那么,设计人员如何贯彻相关节能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呢?首先设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节能建筑发展观:其次,要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配套工作的建设:一要加强配套的节能法规建设,避免业主意图对设计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二要继续加强节能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确保节能技术标准的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并以此加大对设计工作的引导作用;三要建立健全节能设计的第三方审查制度。确保有关建筑节能的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得以贯彻落实:四要加强施工管理、把好质量验收关,发挥政府与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2.2加大再生能源的利用

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水平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持续利用率高,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也是非化石能源的重要来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建筑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我国的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资源十分丰富,在建筑中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我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形式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太阳能采暖系统等,二是以低品位能源为热源的热泵技术,如水源热泵技术、土壤源热泵技术等。通过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水平,丰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类型,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规模,对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十分重要。

2.3提高施工水平。

节能住宅建设虽然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很多规章标准,提出了不同地区的标准,对节能住宅建设起到一定作用,然而有些规章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可操作较差,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加紧对有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完善相应的检查验收标准。

节能技术与传统工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施工技术要求更高,要求施工人员要尽快提高施工素质,施工之前要进行详细地交底,编制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能够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施工工艺文件。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培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

2.4新的高效节能材料的发展。

开发由新的节能材料做成的结构部件,以更好地满足保温、隔热、透光、通风等各种需求,甚至可根据变化了的外界条件随时改变其物理性能,在维护室内良好物理环境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这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基础技术和必需产品。比如基于相变材料的蓄热型围护结构,基于高分子吸湿材料的调湿型内饰面材料,电致变色玻璃窗等。

2.5健全法规和行业规范。

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的鼓励建筑节能的文件,但多为指导性文件,没有针对性很强的行业规范,当然这也和目前的建筑节能技术不够成熟有关。缺少法律约束和强有力的执行机制,远远不能满足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需要。

3.结语

总之,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建筑业一项重要任务。要认真做好建筑工程的没详细介,它包括节能设计、施工以及节能材料的使用。并要借鉴国外的新技术,以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明辉,雒锋.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06:12-14.

[2]王立雄.建筑节能(第一版)[M].天津: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