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2015年乙类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石嘴山市2015年乙类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

刘梅军

(宁夏石嘴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石嘴山753000)

【摘要】目的:分析石嘴山市2015年乙类传染病疫情。方法:对2015年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描述。结果:石嘴山市2015年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29.74/10万,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0.53%,与去年同期(1661例)相比,报告发病数上升2.95%。本年度报告3例疟疾、1例副伤寒病例,去年同期无此2种病种病例报告;与去年同期比,有6种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上升,按上升幅度依次是:麻疹、淋病、布病、猩红热、病毒性肝炎、梅毒。结论:加大对托幼机构、大中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力度,做好广大群众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加强对洗浴娱乐场所的监管,才能更好地控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一、规范结核病、乙肝梅毒的诊断和标准,有利于提高对传染病疫情的分析判断。

【关键词】疫情管理;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疾病控制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330-02

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染病的防治能力和防治效果被认为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保健事业水平的重要指标[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保健事业水平的提高,人群的疾病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掌握石嘴山市传染病流行特征,更好地制定控制规划。为了掌握石嘴山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现状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15年石嘴山市网络直报的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2015年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石嘴山市统计局编撰的“石嘴山年鉴”。

1.2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选用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等指标),对石嘴山市2015年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疫情概况

乙类传染病报告12种1710例,报告发病率229.74/10万,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0.53%,与去年同期(1661例)相比,报告发病数上升2.95%。本年度报告3例疟疾、1例副伤寒病例,去年同期无此2种病种病例报告;与去年同期比,有6种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上升,按上升幅度依次是:麻疹(+900.00%)、淋病(+71.79%)、布病(+50.65%)、猩红热(+13.16%)、病毒性肝炎(+11.09%)、梅毒(+9.11%);有4种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下降,按下降幅度依次是:狂犬病(-66.67%)、肺结核(-37.44%)、艾滋病(-28.57%)、痢疾(-7.84%)。

2.2地区分布

大武口区报告602例,报告发病率206.60/10万;惠农区报告368例,报告发病率192.51/10万;平罗县报告740例,报告发病率282.67/10万。

2.3时间分布

2015年各月报告发病率波动在11.69/10万~27.00/10:万之间。其中12月发病率与2月发病率分别为最高与最低点。12月发病率较高主要因素为肝炎与梅毒病例增多有关。

2.4人群分布

(1)年龄、性别分布:男性报告发病1014例,女性696例,男女之比为1.46:1,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其中0~19岁年龄段报告135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7.89%;20~39岁年龄段报告485例,占28.36%;40~59岁年龄段报告618例,占36.14%;60~79岁年龄段报告401例,占23.45%;80及以上年龄段报告71例,占4.15%。

(2)职业分布:农民报告599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35.03%;家务及待业报告441例,占25.79%;离退人员报告216例,占12.63%;工人报告105例,占6.14%;其它报告74例,占4.33%;商业服务报告53例,占3.10%;学生报告48例,占2.81%;散居儿童报告42例,占2.46%;干部职员报告33例,占1.93%;不详报告30例,占1.75%;幼托儿童报告29例,占1.70%;教师报告10例,占0.58%;医务人员报告10例,占0.58%;民工报告8例,占0.47%;餐饮食品业报告5例,占0.29%;牧民报告4例,占0.23%;海员及长途驾驶员报告2例,占0.12%;公共场所服务员报告1例,占0.06%。

3.讨论

石嘴山市乙类传染病报告12种1710例,报告发病率229.74/10万,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0.53%,与去年同期(1661例)相比,报告发病数上升2.95%。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乙肝、梅毒、肺结核、布鲁氏菌病、和淋病。与宁夏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梅毒、乙肝、布鲁氏菌病、肺结核和痢疾等监测情况基本相同[1]。与去年同期比,有6种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上升,按上升幅度依次是:麻疹、淋病、布病、猩红热、病毒性肝炎、梅毒。

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布病、淋病五种疾病为我市报告发病数前5位的病种,是今后传染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尤其要与教育部门紧密协作,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的监测,高度重视对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儿童聚集的地方要认真做好晨检午检及消毒工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以便及早做出防控措施,减少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其次,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群众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同时,执法机关严厉打击卖淫嫖娼和吸毒贩毒等违法行为。第三,动物防治部门加强对畜牧养殖场所得监测,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做好牲畜的防疫工作,对在检测中发现的患病牲畜及时治疗或宰杀处理,以保证养殖人员和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3]。

【参考文献】

[1]孙烨祥,徐来荣,林鸿波,等.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22):2692-2696.

[2]马天波,李瑛,靳峰,等.宁夏人间布病疫情现状分析及原因分析[C].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2008.

[3]马媛媛,倪明健.开展传染病综合防治能力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4(5):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