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扶阳”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浅谈“扶阳”的价值

杨起1田鲲鹏2李群涛2

杨起1田鲲鹏2李群涛2

(1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陕西咸阳712000;2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710001)

【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426-02

【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源泉,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经典,“扶阳”理念更是《内经》中重要的理论之一,“阳化气”贯穿于生命的始终,本文主要论述“扶阳”理念的形成其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关键词】扶阳阳化气温补养生命门

“阳”是生命活动最根本的动力,是体现功能的物质,其与“阴”是互根互用的,纵观《内经》全文,对“护阳”的关注明显高于“养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此处充分说明了“阳”在延长寿命中的重要价值。阳的主要功能是气化,万物之始皆源于气化,只有“阳气化”的功能才能保证生命的正常进行。后世医家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多以扶持和保护阳气作为养生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如明?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由此可见“扶阳”的形成是源于《内经》。

1、“扶阳”理论探析

“扶阳”思想的根源在于《内经》,《内经》中多处对“阳”进行了论述,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此处虽言“阴阳”,实是以“阳”为本,“阴”为从之义。“阳”的气化功能是“阴”产生的动力,无阳之始就没有阴之成,可见在阴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阳”,譬如人死,则气去形存,气为“阳”,形为“阴”,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阳易伤亡,阴易偏盛。

“扶阳”中的“扶”字有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之义,而“扶阳”一词本身就具有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宣通、强盛之含义。从“阳为主”的角度来看,“阳化气”的正常与否直接决定着人体内“阴成形”状态,气化正常则津液输布正常,达于四肢百合,润养五脏六腑,维持机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阳化气”不行,则气的运行障碍导致津液输布不能正常,容易产生瘀滞,进而引起其他不可预测的不正常现象,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扶阳”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后世医家对这一理念不断进行研究和发展,衍生出了“命门学说”,极大的拓展了“扶阳”在临床中的使用范围,其中较为杰出的代表是以张景岳为鼻祖的“温补学派”,以李东垣为鼻祖的“脾胃学派”和以郑钦安为鼻祖的“火神派”。

2、“扶阳”对后世医家的影响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受到《内经》的“扶阳”思想的影响,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著述了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杂病论》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寒邪伤阳的一系列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其发展过程,创新性的提出了“六经辨证”,其理论中多处强调了保护脾胃和温养阳气的重要性,譬如麻、桂、小建中、四逆汤的运用都是其“扶阳”理念的体现。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也是以倡导阳气学说为主要思想的医家,其提出了“阴火”理论亦是“扶阳”理论的又一个分支,认为“阴火”的产生不是由于外邪侵袭,而是因为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损伤脾胃,中焦枢纽壅滞,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下陷,脾湿下流,阳气郁结而发热,此时的发热不是实热,实是阳气虚不能升达而引起,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创制了“甘温除大热”的大法,用辛甘温升散之法,以升阳、散火、盛湿、疏肝的补中益气汤治疗因为劳者、损者而发热的情况,实乃对内伤发热的一个创举。[1]然此法在临床中使用时,一定要辩证准确,因其临床表现与“白虎证”有相似,不要犯虚虚实实之错。

明朝时期的张景岳,他是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命门学说”的发展中有着重大贡献,他认为元阴元阳是人生存的根本所在,寄藏于命门之中,二者相互依存,统称为“真阳”,并且提出了“阳非有余”的观点,认为人的身体保持温暖状态,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活动,都是阳气的作用。相反,当人一死,便身冷如冰,知觉尽失,形存而气去,这种“阳脱在前,而阴留在后”的情况,正是说明阳易耗散,阴易停留的特点。在临床中创制了右归丸补先天之阳,在临床的治疗中时刻都不忘温阳养阴,特别推崇补正祛邪的理念。

明朝时期的赵献可,极大的推崇“命门”,认为元阴元阳寄藏于“命门”之中,其是生命维续的“原动力”,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喜用八味丸来恢复“阳化气”的功能,从而来保持五脏六腑的正常温养和运行。

当代医家“火神派”的代表之一卢崇汉,在对疾病的认识上,继承郑氏的学术思想,以“阳气”为根本,认为人体生命活动,始终存在着阳主阴从的关系,人体的生命维续,依靠的是阳气,阳气的盛衰关系到机体生命的强弱存亡,在临床治疗中,秉承“火神派”的用药方法,以温热性的姜、附为代表药物。

3、“扶阳”在治疗疾病中的运用

3.1在脾胃疾病中的运用

脾胃皆属土,位于中焦,“脾升清,胃降浊”构成了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土属于足太阴,主运化,为生血之本,性喜温燥;胃土属于手阳明,主收纳,为生气之源,性喜凉润。脾以土湿主令,胃从燥金从令,从令不如主令强,故脾病常见[2]。脾为湿土,最恶湿邪,得湿则中焦气滞,碍脾之运化,从而引起生化气血不足,津液输布障碍,脏腑、五官失于濡养,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腹部胀满,面色不荣等表现,此时应该“温阳健脾”为先要务,常常选用健脾、理气、化湿的药物,如参、苓、术、陈皮、半夏等,方剂如补中益气、参苓白术、四君之类。

3.2在癌病中的运用

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病理性质总属于本虚标实,本虚是指人体正气虚损,有的医家认为此处多因为“阳化气“不足,“阴成形”过旺导致,标实是指痰邪和瘀滞。前贤多把其认为是“癥瘕”或“积聚”。[3]因为疾病的性质是本虚,即“阳化气”不足,“阴成形”过盛所致,此时应该扶阳增强“阳化气”的效果。上面提及本病的产生是因为“阳化气”的减弱,所以此处的扶正应该是扶助命门元阳之气,阳温则寒去,正如王冰所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至于祛痰,化瘀则伤及根本阳气,应该斟酌使用。依照卢崇汉先生的选药方法,以填补真阴,护阳全形为原则,用术、附、枸杞、菟丝子之类,选方如卢氏扶阳、八味丸之类。

3.3在慢性肾炎的运用

在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以藏精为主要生理功能,又有“命门”寄藏于内之说。肾为五脏六腑之根,肾阴、肾阳主宰着五脏六腑之阴阳,由此可见肾脏在机体的正常生命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我们常常看到慢性肾病这一类虚损性肾脏疾病,西医治疗效果往往不能让人满意,其临床表现多为不同程度的水肿,根据水肿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这一理念,温肾利水常常作为治疗本类疾病的大原则,选药宜姜、附、术、苓、巴戟、枸杞之类,选方宜金匮肾气、右归丸、真武之类加减用之。

4、小结

综上所述,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扶助阳气可以帮助人们调摄养生预防及治疗疾病,《黄帝内经》中对扶阳思想的构筑结构严谨,内容深刻,具有很强临床指导意义,为我们学习中医提供良好的基础,对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使之发扬光大,建立起中医特有的临床治疗能力。

参考文献

[1]邓中甲主编.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孙洽熙主编.麻瑞亭治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周仲英主编.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