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新生班级建设中班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析高校新生班级建设中班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

王萍

天津财经大学学工部

摘要: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召开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做好新生班级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新生班级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班导师在班级建设关键期作用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新生班级;班级建设;班导师

班级是学生大学生活的最小行政单位,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只有班级才能面对每一名学生,影响到每一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共性。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正能量强,班级的每位成员都能被氛围所感染,从而营积极进取的成长氛围和正确的思想导向。现在的新生越来越“有想法”“有主见”,但同时也“更脆弱”“更依赖”,因此在新生入校后的关键期做好班级建设,班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至关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

1.价值多元化

现在的大学生长在新中国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接受的是来自互联网的大量信息与西方价值观的不断涌入。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喜欢认识与接受新鲜事物,渴望独立地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评判事物的标准更加多元,不再接受简单的思想灌输,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正确塑造更为困难。

2.追求平等与话语权

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彰显自我,追求平等与自我实现,对于老师不再是简单的服从,而是要求平等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因此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定位已经不再被学生接受。

3.虚拟世界冲击现实的人际交流

部分学生用虚拟世界的满足来弥补现实状态下的人际交流不畅,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容易对鉴别力和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产生误导,这给班导师做好班级建设增加了难度。

4.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生活模式由大学之前父母、学校处处包办到大学需要独立自主,自我管理,部分学生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自我管理的时间变成了无人管理的时间,需要班导师加以引导。

5.缺乏人生规划

高考之后,部分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人生目标已尘埃落定,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不明确,对于学校、所学专业缺乏认同,这都需要班导师进行专业的指导与帮助。

二、影响班导师做好新生班级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对新生班级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学校、老师更加重视党、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忽略了班级对于学生的重大影响,特别是新生班级的建设在学生四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需要管理部门、院系、教师、学生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班级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系统指导形成合力,在班级成立之初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个人成长打下基础。

(二)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认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开放、包容的家庭与社会环境氛围,各种思想对大学生的冲击强过以前任何时候,学生独立自主,与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生硬地灌输已经不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

(三)对班导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班导师承担着班级建设指导者的作用,除了完成必须的贫困生认定、奖助学金评选、党团建设、班委会选拔等事务性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由于班主任大多为专业教师、行政干部兼任,他们专业知识扎实,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技能相对较弱,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的能力与新时期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新生班级建设这个关键节点未能及时严格要求加强班级建设,从而导致作用的发挥不足。

三、班导师做好新生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加强新生班级建设

校党委出台辅导员、班导师、班级建设相关规章制度,将强化班级建设的思想根植于每名师生的思想中。将班级建设、日常管理、活动实施等工作常态化。通过严格的班导师选拔考核机制选出有责任心、有能力的老师担任班导师。加强班导师的队伍建设与培训,通过对班导师进行岗前培训等关键时间点的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通过召开新生班导师大会,将新生工作中有可能遇到的新生入学和军训期间的适应性问题、学涯规划问题、困难生资助政策解读、公寓管理工作的要求等进行基础知识普及,邀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优秀班导师进行新生班级建设经验分享。使得全体新生班导师对于班级建设统一思想,规范工作方法。通过表彰“先进班集体”“优秀班导师”,给予班导师职称待遇上的奖励,鼓励班导师将班级带出成绩与水平。

(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班级建设促学生思想建设

由于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等社会现实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较大,做好班级建设成为了做好学生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从而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学生灌输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这是思政工作的本质任务与要求。通过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保证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问题失学,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进步,帮助对前途迷茫的学生找到发展的方向,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都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了桥梁,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有机结合。

(三)充分发挥班导师的人格魅力

班导师个人的学识、人格、天赋、特长这些人格魅力,也将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班主任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建立班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这种理解与信任可以产生持久的内驱力,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赢得话语权与影响力。

(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设良好班风

大学生需要学会求知,更需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文化的人。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如介绍专家、学者和优秀校友的成才之路,引导新生对大学生活进行科学规划。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确立以专业为本的思想,明确大学学习奋斗的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尽快适应专业学习。引导学生共同为班级建设做贡献,形成具有特色的班级精神,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集体归属感,从班级文化方面为建设班级管理打好基础。

(五)关爱特殊群体学生

初入大学本就是一个学生艰难的适应时期,特殊群体学生更是极易遭遇心理健康问题的群体。班导师需要在班级组建初期给予特殊群体充分的关注。及时传达国家及学校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的针对性帮扶措施,如少数民族学生政策、困难生帮扶政策、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咨询操作等。在照顾特殊群体学生情绪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将有可能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安全隐患及早发现并解决。积极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和关怀的和谐班集体,通过组织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引导他们积极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中,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克服自卑等心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面对未来,让他们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班级建设特别是新生班级建设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工作,而这其中班导师作用的发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班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做好班级建设促进学生思想建设,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正确塑造,真正达到培养人的高校使命。

参考文献:

[1]唐霞,刘勇.95后学生群体班级建设有效路径的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

[2]刘翘楚.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6.5

[3]张娇,孙青.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新生班级的策略[J].高教论坛:2015.11

[4]李德深.高校新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2

[5]李红梅.高校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意义和有效途径初探[J].民营科技:2014.9

[6]毕清波.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5.7

[7]齐昊.浅谈高校班主任强化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8]戴月波,周建中.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9]戴迎峰.班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10]阳红霞.辅导员做好大学新生工作的有效方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