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04
/ 2

双语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王迎新

(淄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255314)

摘要:对大专院校而言,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高,其在英语上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这直接导致全英文的教学模式无法在大专课程讲授中实现,因而英语的双语教学模式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大专院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

为了探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我校自2013年始,在14级、15级、16级旅游管理专业中进行了双语渗透教学试点,并作为一项省级立项课题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双语教学;渗透;旅游管理专业课程

一、专业背景

我国大陆地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与美国、新加坡及加拿大等双语国家相比,我国欠缺双语教学的大环境支持,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对所有学科的教学完全使用第二语言是根本行不通的。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般采用学科式双语教学模式,即利用第二语言作为一种媒介,在专业课里选定几门重要的学科进行双语教学。例如九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开设的双语课程主要为专业必修课,以旅游市场营销学、客源国概况和旅游心理学等课程为主,其中中英文授课时双语的比例视情况而各有所不同。双语教学提升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了运用外语能力的训练,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拓展型人才,有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知名度,使之顺利走出国门,与国际旅游管理惯例接轨。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哪些学科需要进行双语教学,如何选定,我们认为,应根据学科性质、人才培养计划、师资力量和实践条件、教学资源状况等情况量力而行比较可行。

尽管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性比较强,专业的外语特色也较突出,相对于其他专业,旅游管理对人才的外语要求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旅游专业课程都适合用双语进行教学,至少,一些本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山东旅游资源、中国民俗文化与旅游、中国旅游文化概论等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就不合适。

而对那些广涉国外甚至是以国外内容为主的教学内容,比如主要客源国概况、国际旅游等,用中文去表述某些专有名词及术语等内容,是很难尽其意的,但用英文去讲授,“原汁原味”,学生理解起来也更能把握其中的内涵和寓意。还有一些课程,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但在国外,已经对这些学科有了超前研究,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政策与法规等,在这些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可以及时了解相关的最新国际发展态势,充分利用国外先进、完备的研究资料以弥补国内在这些学科知识方面的不足。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渗透“双语教学”

我们在分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渗透教学背景的前提下,从专业培养计划中选定了《中国旅游地理》、《导游业务》、《中国旅游文化》、《餐饮客房》等四门学科作为“双语渗透”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不同课程渗透方式的探索研究对象,通过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来实施以培养高水准高服务的旅游工作人员,下面我们以《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为例来研究双语教学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中国旅游地理》作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双语渗透教学是对传统语言知识教学和专业知识能力教学的整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内进行双语思维、学习、工作和交际的能力。

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双语渗透教学不是教师用外语单向传授专业知识,而是强调师生间通过语言交流进行充分互动。教师尽量用图片、地图、多媒体、举例等具体形象的教学辅助,对《中国旅游地理》中涉及到的关键术语或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如地名、古建名称、旅游资源等采用复述、鼓励学生猜测、具体形象展示等方法,先用英语说一遍,再用中文解释,使学生印象深刻。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加关注其能力的发展。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将两种语言进行逐字对译和信息转换,而是将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来传授知识和文化的不同意境,指导学生进行双语思维,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讨论、交流,质疑,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对传授的内容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让学生感受到两种不同文化的魅力。

2、针对旅游企业岗位需要,贯彻基于“做”的教学

针对导游、旅行社前台接待、计调等工作岗位,设计合适的教学项目或任务,鼓励学生用英语去完成。开始以汉语为主,较浅的用英语表达,随后循序渐进,达到充分渗透的目的。例如在讲山东省的时候,针对导游这一工作岗位,教师在基本知识的传授后,下达任务: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选题,题目为孔庙、泰山、趵突泉、刘公岛、栈桥、蒲松龄故居六个景点任选其一,组内分工,搜集资料,进行PPT制作,并推选一人进行5分钟左右英语导游讲解。要求:知识准确、表达规范、符合导游员角色、讲解流畅并能回答提问,一周的时间准备。一周内,学生多次内部讨论,与教师沟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周后,当同学们用较为流利的英语介绍景点时,赢得了其他同学的热烈掌声。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条件,根据课程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巧妙设计讲授思路,确保学生能力和教学要求相吻合。组织竞赛、辩论、小组讨论、表演、自由发言等,营造语言环境,让学生根据所学,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引起对英语的重视,克服羞涩心理。同时,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熟悉所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从而完成团队作业或角色扮演等教学辅助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教辅环节

为保证双语渗透教学效果,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多渠道了解学生掌握程度、遇到的难题、对本课程的意见等。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为保证小组作业的完成,教师需要课下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

四、结语

但在双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学生英语水平不足、师资不足、语境气氛不够、教材选择不当、实践条件不足等都将成为制约双语教学的问题,很多人担心双语教学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其实不然。因为,双语教学有很多能促进化学学习的优势,如教材,教学资源,学生兴趣等等。只要我们在授课中尽量渗透双语,不降低教学要求和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专业学科本身的魅力,而且通过双语的渗透,提高学生英语运用和跨文化交际服务的能力。我们力图以实施双语渗透教学为载体,把不同文化、语言和其他的人文学科结合起来,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之间和群体之间的了解。它的生命力将在未来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各国各民族的交往中充分显示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睿.从旅游行业的发展看旅游外语教学改革[N].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2]李晓梅,杜元虎,蔡明德.[N].渗透式双语教学特点分析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

[3]肖春艳.[N].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商务文化探微南昌高专学报,2010(4).

[4]宋丹丹.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8(35).

作者简介:王迎新(1972年-),女,山东淄博人,硕士,淄博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