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郭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气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郭野

郭野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本文以电气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设备为核心,分析电气自动装置和机电保护设备常见的运行故障,研究继电保护设备的缺陷,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加强设备管理,保证电气自动装置和机电保护设备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电气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设备;运行

继电保护设备对电气装置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发生事故时,可以及时隔断事故部分,以保证非故障部分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影响的蔓延。

电气自动装置与机电保护设备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了保证电气自动装置的良好运行,要重视继电保护设备功能的发挥,一旦继电保护设备出现异常作业,立即处理,提高故障事故处理的反应能力,保证继电保护设备对电气自动装置的持续保护,确保电气自动装置的高效安全运行。

一、电气自动装置和机电保护设备常见的运行故障

(一)继电保护装置异常

在实际运行中,机电保护装置异常具体包含两方面。一是继电保护错误动作。在电气系统运行中,继电保护工作让断路器跳开,一旦发生系统异常情况,主继电器没有发生动作,而后备继电器保护动作将断路器断开,使得继电保护发生错误动作。形成这一动作的主要原因是直流系统进行多点接地,出口继电器和跳闸线圈发生磁动作,保护定值变化,使其丧失保护选择性,或者是保护整定计算不准确,整定值过小,增加用户负荷,多回路中某一回路停电,而另一回路没有按照规定值形成跳闸,再加上保护回路安全保护不足,造成误碰、误触、误接线等情况,进而导致新路器跳闸问题,二是继电保护拒绝动作。一旦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本级继电保护动作会根据上级后备保护工作而切断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情况,形成继电保护拒绝动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继电器出现故障,或者是保护回路堵塞,没有根据相关规定选择电流互感器,发生故障的过程中,由于电流互感器的不匹配导致饱和问题,无法准确显示故障电流变化情况;保护整定值计算不准确,发生故障的过程中,无法启动继电保护设备;直流系统进行多点接地,使得继电器发生短路。

(二)继电保护回路异常

继电保护回路异常主要是继电器出现故障问题,包括线圈冒烟、回路断线或者是线路烧毁等情况;继电器各个接触点发生粘连,导致接触不良,也会引发继电保护回路异常问题;继电保护设备中的保护连接片发生误投、误切或是未投等情况,也会引发继电保护回路异常问题;继电器触点振动程度过大,导致位置移动,也会引发继电保护回路异常问题。

(三)自动装置异常

在电气系统中,三相自动重合间是较为关键的电气自动装置,但是运行中常常出现异常现象,以重合闸拒动为表现方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重合闸投切开关没有投入动作,导致重合闸失电,使得重合闸回路堵塞;断路器合间回路中的接触点连接不当;重合闸装置中的电容器和充电回路存在故障,或者是重合闸连接片之间接触不良;合闸熔断器损坏。

二、继电保护设备缺陷分析

随着电网新型设备逐渐投入运行,加大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力度,有效提高继电保护设备运行水平,电气自动装置故障率逐渐下降,但在实际运行中,继电保护设备存在一些缺陷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根据电压等级统计分析,220kV和35kV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缺陷率最高,分别为7.94%、3.14%。这一现象可以从两方面深度剖析:一是220kV线路设备的光纤率以达到100%,受光纤通道的影响形成部分缺陷;二是220kV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设备使用时间较长,个别保护装置与二次回路已经出现老化问题,保护液晶面板发生模糊问题。而35kV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设备在年度检查和验收等环节中,由于通电次数和带电测试项目多,加快元器件老化,从而发生缺陷问题。

(二)线路保护缺险次数比较多(如图1所示),这主要是部分线路保护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其中的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都发生了老化问题;另外厂家设备元器件普递老化严重,增加发生故障的概率,还有可能是通道造成的保护缺陷。

(三)器件发生问题的具体类型。由于微机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器件缺陷出现次数逐渐增加,提高了电源损耗程度,造成元器件的损坏。根据缺陷原因,可具体划分成元器件损坏和电源板损坏。在元器件损坏中,主要是元器件老化,过长时间运行,装置发生死机或是功能不良问题增多;电源损坏,集中在电源插件中,故障率极高,而且一旦损坏无法修复,只能更换。

三、提高运行效率途径

(一)做好老旧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环境较为恶劣,设备运行时间较长,平均寿命约为15年,发生器件老化,增加了元器件的缺陷概率,造成电网运行安全风险。为了保证电气自动装置的高效运行,需要加大老旧设备的维护管理力度,及时改造更换老旧设备,发挥继电器保护设备的功能。要在推广新型保护设备的使用同时,重点加强对容易发生缺陷或是运行时间较长的继电保护设备管理,提高继电保护设备各个备件管理,消除继电保护设备的缺陷,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缺陷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进而保证电气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设备的高效运行。

(二)加大隐患排查力度。问题排查是确保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的前瞻性工作。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质量维护工作,定期检查电气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各个参数指标,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设备的缺陷或是安全隐患,采取对应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发挥继电保护设备的保护功能,促进电气自动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要做好继电保护设备的缺陷清理工作,制定继电保护设备定期分析管理制度,落实各项质量控制举措,并将现代化监测技术应用到继电保护设备的日常监测中,及时发现故障,并自动分析和检测故障的位置,有利于故障原因的分析和故障诊断的消除,保证继电保护设备发挥持续的保护作用,进而促进电气自动装置的高效稳定运行。

(三)构建基础数据管理体系。在继电保护设备日常运行中,要完善基础数据,做好基础数据的录入和保存工作。特别是要做好继电保护设备的缺陷问题和动作数据记录,定期梳理母差、录波装置、低周减载装置的检查情况,为科学制订继电保护设备综合管理方案提供依据。要落实“图实相符”策略,参考检修工作中的设备回路检查和图纸检查,在对比中发现故障根源。要注意核实继电保护设备的各项功能,保证各个触点接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促进智能变电站体系建设。在智能变电站投入使用后,对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将智能变电站建设工作纳入管理工作目标中,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水平,及时发现现场问题并解决。要加强对继电保护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思想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交叉进行,树立质量意识,不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运维水平,进而实现电气自动装置的稳定安全运行

结语

要实现电气设备高效运行,在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老旧设备管理工作,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的基础上,重点要做好电气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设备的常见故障深度剖析,发现机电保护设备缺陷的根源,构建基础数据管理体系,确保继电保护设备保护功能的持续发挥作用,促进智能变电站体系建设,实现电气自动装置的稳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强,于明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维护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5):279-280.

[2]刘琦.电力系统安全自动控制与继电保护[J].科技风,2016(01):

116.

[3]马涛,武万才,冯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J].电气技术,2015(06):130-131+134.

[4]王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