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观与材料运用的美学考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5

建筑外观与材料运用的美学考量

郭杰

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前言

建筑是材料、时代科技与美学的结晶。

(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HannoWalterKruft)在其理论巨著《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1】中,以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所提出并推崇的人文和美丽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美观”出发,将建筑理论定义为:“任何基于美学标准的、以书面形式表达的、完整或局部的建筑学体系”。虽然每位建筑设计师在理解这三个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上可能有很大差异,但是,每一时代的建筑风格都以不同的方式,满足了这三个美丽建筑的基本要素。

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首先要依赖于材料,材料不仅是结构的支撑物,同时也支配着建筑物的装饰外表与细节。因此,我们看建筑物时,建筑材料的外在表象、内在机理及其组合的工艺、技术和美学特征,反映了一座建筑适应“坚固、实用、美观”的哲学表现,它们在物质上的、结构力学上的、环境学上的、社会需求上所表现出的一切特征,都较好地证明:一座受人赞誉的历史建筑,它的构筑是合理的、所用材料是适宜的、与环境的相处是适应的。只有了解当时这些构筑材料的发展规律、地域特征、人文背景、构筑水平和它的美学特质,才有可能对建筑的历史做出解释,也才可能对建筑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因为建筑往往是通过材料和结构的适应性及其与美学间的对应关系而被评判的。

建筑一直有其时代性、地域性、景观性特征。新的建筑形式的出现总是伴随在新材料、新工艺的发明之后。从某种角度上看,一部建筑的历史既是材料的发展史,又是新工艺的发现史,也是当代美学的认识观史。无论是新材料的发明还是对历史材料的新构筑方式的发现,实质都是人类的社会进步对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景观性这三方面特征的重新认识、规划与要求。也正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需求,推动着建筑材料和构筑工艺的发展,促进了环境的和谐与文化的繁荣以及当代美学认识观的改变。

主题词:建筑外观、材料、美学

1、建筑美学的产生

人类自从有了第一幢稍具建筑学意义上的“坚固、实用”的房屋后,建筑美学就随着它的产生而出现了。原始社会的建筑虽然只是以石块、树枝、茅草或土柸垒起来的栖身之所,建筑虽然极简陋,但古人以鸟类羽毛、贝类、动物皮毛作为附挂在建筑物表面的装饰,已开始了对建筑美学的考究。

建筑美学的产生不仅具有地域文化、环境融合、构筑技艺、历史传承等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一面,也具有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纹理、色彩、折射率、强度、耐候性、可加工性等物理学性能,以及观感、触感、质感等归属于心理学特征的一面。建筑与材料的关系复杂而久远,这一关系在历史上由社会文化进步、筑造技术创新与材料及其特征的发现共同构筑,又依赖于人们对生活质量及建筑美感的追求。从远古文明起,材料运用就是建筑设计的内在组成部分,某些形式则是材料设计语言的内在组成部分。材料与形式的融合是建筑设计的理想目标,材料和设计的紧密统一似乎是成功建筑的必然结果。所以,被传承下来的“美”的建筑外观、构造形式和它的坚固性,已经“越来越难以确定究竟设计是材料的表现结果,还是材料被选择作为表达设计意图的手段【2】”。而前者---建筑中实际使用的材料,是产生美的必要条件;而后者---表达的设计意图,是产生美的真正动因。

2、建筑美学的形成

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建筑美学的形成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⑴、整体感:对整体统一的把握,是任何艺术创作中的关键。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所说,“对于大多数艺术家来说,整体不能通过各部分相加的和来达到”的思想,并不算什么新奇的东西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3】”。要达到整体的统一,就必须重视组成元素的组织结构,对材料表现来说,也就是要重视材料的组合方式(色彩层次上的组合)和构件的细部表现。

⑵、真实感:建筑的真实感体现于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维奥雷?勒?杜克强调说:“在建筑中,有两点必须做到忠实:一是忠实于建设纲领;二是忠实于建造方法。忠于纲领,这就必须精确地和简单地满足由需要提出的条件;忠于建造方法,就必须按照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去应用它们【4】”。在这里,杜克关于建造纲领和建筑方法二个“忠实”的表达,也是反映在建筑功能、材料表现与构建技术在形式与内容上的真实性要求,是建造美存在的真实性原则。

⑶、新颖感:人的美学审视观总有一个此涨彼落的周期性规律。雷同的东西看多了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而但“新奇、新颖”的东西出现,又容易导致“视觉兴奋”。因而求新、创新也是文化美学界恒古不变的主题。新型建造材料的发明、新型结构形式的出现、新的筑造工艺的运用,都将导致建造形式上的突破,从而增加建筑美在各种表现形式中的内涵。

⑷、丰富感:建筑形式所表达的信息的丰富程度,也决定了建造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想象程度。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简约主义都曾“略领风骚”,但建造美的丰富,却绝不是这些“主义”的结合体所能体现的。丰富在于其内涵表象与外在形式的结合,在于建筑设计的哲学思考与逻辑思维的严密之中。一个古老的图腾符号,一段悠久的物化信息,一个传承的筑造型式,都可能表达建造某方面的丰富信息。对于材料表现来说,重视细部的表现力、发掘形式的地域性内涵是提高建筑作品丰富感的有效手段。

3、建筑美学的表现形式

建筑是一门实用美学,是材料美与形式美的一种组合表现形式。建筑的这一特点在这二者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材料的美学特性主要表现在材料在视觉上,通过色彩、质感和肌理这些基本属性,以其独立的或一定的组合形式表现出来;形式美是建构技术在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等方面,以满足人们的视觉愉悦和使用功能而表现出来。

彭一刚先生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中指出:“形式美规律和审美观念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前者是带有普遍性、必然和永恒性的法则,后者则是随民族、地区和时代的不同变化发展的,较为具体的标准和尺度。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形式美规律应当体现在一切具体的艺术形式之中,尽管这些艺术形式由于审美观念的差异而千差万别【5】”。

梁思成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一书的绪论里,对“建筑美”做了这样的概括:“以现代的眼光,重新注意到中国建筑的一般人,虽然尊崇中国建筑特殊外形的美丽,却常忽略其结构的价值”。“至于论建筑的美,浅而易见,当然是其轮廓、色彩、材质????,但建筑既是主要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实际问题,又是用材料建构出来的物体,所以无论美的精神多飘渺难以捉摸,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存在。能呈现平稳、舒适、自然的外象,能诚实地袒露内部有机的结构,各部的功用及全部的组织;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能自然地发挥其所用材料的特性;只设雕饰于必需的结构部分,以求和悦的轮廓,更协调的色彩;不勉强建构出多余的装饰物来增加华丽;不滥用曲线色彩来求媚俗;这些便是‘建筑美’所包含的条件【6】”。

4、建筑美学与材料美学的关系

建筑形象源于人们对建筑的文化内涵、材料表现、构筑技艺和历史传承的思考,它既反映了当代的主流文化精神和审美取向,也是当代材料美学、构筑学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任何建筑构成元素的形成都是人们通过运用材料并改进建筑技术,历经岁月演化的结果,是审美意识和材料运用实用的结晶,也是人类理性思维和直觉感应的结合。

材料有着特殊的性质而建筑物需要几年才能建成。这两者都会随时间的流逝,复杂地改变。JuhaniPallasma在他的大量论述中,讨论了关于可触、可感知的建筑的问题。建筑的这种慢速、易变的特性与信息稍纵即逝和充满情感的世界之间,存在着非常微妙的关系。纯净的建筑形象完善与凝结在它产生的时刻,即一个无时间的真空中。随后,建筑的成熟也是衰老过程对之的冲击、风化,使用过的痕迹被视为历史的记忆。任何一种材料都具有自己的表情和语言,具有自己的独特的表现特点,它们通过人们的视觉、触觉和情感,以自身的造型潜能来表达自己的秉性,体现自己的天赋。不同的材料,由于不同的生产与加工方式所形成的不同的色彩、质感和纹理,以及在不同实际条件下的不同结构方式、构造方式、组合方式,就形成了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形象。所以说:建筑美的形式,阐述了我们对材料美的理解力和深层次的感受记忆。

5、材料美学的概念

人们对于材料的物理性功能研究由来已久,而材料作用于人的审美心理研究却是近代的事情。首先,在建筑设计和筑造过程中,材料是建筑美学审美信息物化和传递的载体。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美学表现的物化形态,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光学性能都要求在建筑的构筑时逻辑严谨、计算精确、工艺周密,并通过有效的工程技术手段,充分运用材料的形态、色彩、肌理、质感来达到预定的建筑美学效果,从而也突显了材料在建筑构筑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的美学特征。其次,把功能合理与结构、材料的完美统一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认为只有对深藏在材料本质之中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理解以后,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真正的建筑美学形式。现代主义运动先驱格罗皮乌斯认为,“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物的建筑艺术表现力,必须是完全产生于它本身有机构成的协调比例,它本身必须是真实的,规律性明确的,毫不虚假和繁琐的,称得上是我们这个机械化和快速交通的现代世界的直接见证物。”

建筑材料的美学运用,将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建筑产品的唯美性、坚固耐久性和舒适性的判断,对建筑审美的评价影响很大。材料美学也不是单纯指原材料毛胚的美学价值,而是指材料在构筑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综合美学效应。材料美学不是教条地审视材料本身固定不变的审美价值,而是慎重地审视材料在设计、筑造和加工材料过程中的变化的、流动的审美价值。所以,材料美学可概括为:一门研究材料审美特性和创造美的规律及材料的加工方法和使用方法的学科。

6、材料美学的范畴

材料美学是一门以材料使用、加工方法以及材料审美特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材料美学的内涵既包含材料自身蕴含的审美价值,也包含在进行材料加工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相应变化的审美价值。材料美学是建筑学和美学的重要分支,是构筑建筑学和建筑美学的基础,是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建筑美学,则必然要先了解材料的美学范畴及其构筑特征。

材料的美学范畴,又大致地分为材料美学的自然属性、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三大部分:

⑴、材料美的自然属性

材料的自然属性主要来自材质在其色彩、纹理、强度、硬度、折射率、加工性能等方面的物理属性本身。石材、木材、陶土等传统材质总会使人联想起一些古典的东西,产生一种朴实、自然、典雅的感觉,将这样的材质运用到产品中,会使产品或多或少的带上纯实、古朴的情感倾向;玻璃、钢铁、塑料等又强烈的体现出现代气息,产生空间想象。材料美的自然属性除能给不同种族、不同区域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带来其自身在视觉、触觉、环境舒适等方面的喜好,也往往构成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历史符号和文化传承。

材料美的自然属性质主要通过材料本身的质感,即色彩、纹理、结构、光泽和质地等特点表现出来。而材料形、色、质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及其成型和装饰工艺。不同的材料,或通过不同的工艺加工的同一种材料,影响着人们对材料美感的不同理解:如一块质地优良的大理石,其抛光加工的前后给人造成的视觉、触觉的感受是很大不同的,其对坏境、对建筑物构成的关联性影响也是设计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材料的质感由其内因和外因形成的结构特征,通过人们在视觉、触觉,感知和联想等生理与心理方面的活动和感受而表述出来。

⑵、材料美的技术属性

意大利著名的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奈尔维在他的专著《建筑的技术与艺术》中说:“一个技术上完善的作品,可能艺术效果上甚差,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却没有一个美学观点上公认杰出的而技术上却不是一个优秀作品的。看来,良好的技术对于良好的建筑来说,虽不是充分的,但却是一个必要的条件【9】。”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表现的物化形态,材料、结构、构造都要求在表达时逻辑严谨,技术精确。建筑材料的技术精美不仅具有物质意义,还有精神价值,它是时代精神的宣言,对于创造符合时代技术与文化特点的现代建筑产生了重要意义。

材料的技术性则牵涉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热工性能、结构方式、构造方式、生产加工工艺等诸多方面。设计者将传统的、自然的、现代合成的材质应用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时,为赋予建筑更好地满足使用者对新建筑种种不同方面的需求,一种新的材料的组合、新的构造形成、往往更能表现建筑的设计价值,使人们在回忆、对比中产生与材质有关的情感倾向,最终形成视觉作用下的统一,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因此掌握材料的材质美,进行合理的质感设计,将抽象的材料美感的表达思考,与筑造技术美的特性评价结合起来,使材料的质感美与技术美相得益彰,这应是建筑设计师必备的素质。

⑶、材料美学的社会属性

相对于材料的自然属性而言,材料美的社会属性占据了建筑美学极其重要的审视地位。材料美产生于材料自身的本质属性之中,人们通过对材料在纹理、色彩、折光性、强度、硬度等质感和物理方面的喜好,经过设计和筑造方面的运用,材料的材质美感随着建筑的美学成就被提升出来,并形成独立的社会属性。

现代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腾飞,经济的腾飞又进一步引发着人们对生活空间更大、更多、更好的追求,促进了对物质材料的过度生产和利用,同时也造成了相关资源的大量消耗。然而,因材料的社会属性的体现,人们对原有的生态平衡遭遇破坏后提出了深切的反思,绿色建筑、环保材料并由此产生,材料美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材质的审美标准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就环保材料而言,其材料美学的观点变化主要来自人们对自然材料的价值、对材料的可回收利用过程进一步的重视。相对于材料的社会属性而言,绿色材料的美主要表现为更加注重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对材料与环境效益之间关系的考虑,更加重视了可回收利用材料的使用,更加重视了人与自然的发展协调,更加注重了建筑个体的绿色环保效应。通过这些的设计思考,材料美学的社会属性在设计师手中便进一步的展示和表现出来。

7、材料美学的体现

文艺复兴时期,在古典建筑外观材料的处理,更多地反映在经典的正立面上。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将空间和功能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雕塑、镶嵌、彩绘把建筑的表现力渲染得淋漓尽致,建筑材料的装饰性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沙利文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主张建筑外表应该是内部功能的忠实体现。现代主义激进地反对不依赖结构和功能的装饰性外观,主张结构的暴露和依据材料自然特性产生外在表现,并忠实地反映建筑的内部功能。材料的外表属性成为空间的附属,材料美的独立性几尽消失。

20世纪以来,建筑材料尤其是建造技术的发展,为建筑师们的创意表现开辟了诸多的可能性。一方面,设计师与工程师的专业分工,使现代建筑师们意识到仅仅通过对建筑外观材料的选择设计就能实现预期的美学效果,而几乎不用多去考虑材料的工程性能。另一方面,绿色生态的环保建造意识的传播,又使得设计师们更加注重自然与人类生活空间的协调与生态平衡关系。著名建筑师保罗?波多盖西1987年设计的意大利著名旅游度假城市“蒙特卡提尼的矿泉疗养大厅”作品,便又就是“绿色、环保、自然”建造美学的理念回归。波多盖西一直被认为是一位后“现代”的建筑师,在这个建筑中他吸收了哥特结构形式的特点,但是建造材料却采用了木材这一更为自然、环保和人性化的材料。建筑采用自然的形式,通过对天然材料的使用和精心的设计强调了过去和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建筑与自然、柱子与树木、厅堂与森林,所有这些均成为了建筑大厅里的主旋律;木材的自然纹理、强度、亲肤感在“疗养建筑”中的表现,显示了建筑师对自然材料和人文美学的深刻理解。他说:“我在创作中通常从两个方面考虑问题,一个是地点,我希望建筑能与所在的地点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和谐,相互联系;另一个是传统,有时你会发现建筑所处地点周围的建筑,环境表现了那么强的文化传统,这样也需要研究这种传统,并要与这种传统相协调”【10】。这种从建构角度对建筑的全新阐释所达到的思想深度,显然不是后现代建筑布景式的装饰符号能达到的。

8、材料美学的发展趋势

建筑材料的精美不仅具有物质意义,更有它反映时代建筑技术水准的时空价值,它是时代精神的宣言,对于创造符合时代技术与文化特点的现代建筑产生着重要意义。在科学技术和人类愿望的共同趋使下,现代建筑摆脱了复杂的装饰传统,将材料的功能性与装饰性完美结合,寻求简洁明了的美学表现力,追求建筑材料自然的美学特性。另一方面,建造技术的发展又导致了建筑材料奇异地超越了许多本身固有的,或前人不可设想的特性。例如,大跨度空间的建造(力学概念上的突破)、有限元节点的临界设计(计算学概念上的突破)、混泥土结构夸张的薄壳造型(材料学概念上的突破)、几百米长的玻璃悬挂索桥(建造学概念上的突破)等等。此外,随着在生物界的探索中,宇宙的奥秘,自然形式的奇妙性和精密性被一一揭开,一系列的研究也激发了建筑设计的仿生学观念。建筑不再仅仅是以静态围合的空间,也开始试图仿效生物机体的反应。结果,接踵而至的是对材料制造和构筑技艺的更多要求。

随着材料科技的发展和材料社会属性的日益被重视,材料美学的发展趋势将可能由如下几方面展开:

⑴、绿色环保材料得到进一步重视与开发

这归属于材料美学社会属性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美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后,对生态环境、居住空间、对材质的审美标准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⑵、强调体现地域文化特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城市建筑的独特个性、区域和种族文化特征遭受严重冲击,人们开始渴望对失去的本土文化的回归。将本土文化的历史符号、传统材料和现代的构筑形式相结合,将成为现代建筑与城市规划所强调的重要手段。

⑶、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运用

材料科技的发展将材料的社会属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城市建筑将日益朝着节能型、空间效益型、城市标志性等社会属性方向发展。节能环保、轻质高强度、防水保温、自动调光调气调色等新材料的大量出现,建造新工艺的层出不穷,将极大挑战设计师的设计想像空间。

⑷、恒久不变的美学追求

繁杂的世界、虚拟的空间。虚构般的城市生活,将人们推向对自然真实、对原始风情的渴望。因此,未经包裹的、合乎传统建筑形式的自然的材料,将有其长期存在的需求空间。

9、结束语

建筑是一定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和历史符号,受科学技术发展动力的推动而前进。建筑美反映一个时代科技进步的状况和创新能力,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美学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建筑美不能脱离特定时代的文化影响,它既是一定时代建筑美学意识的集中显现,同时又在此过程中与材料美学、建造技术相互影响、互动发展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决定了这个时代建筑物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水平。反过来,通过对一个单体建筑、一个建筑群的美学审视,也可以窥见到这个建筑物、这个建筑群在建造年代时的科技进步状况和创新能力。美的建筑是时代建筑科技和材料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建筑的材料美和形式美的外在表像,而材料美和技术美则是建筑美的内涵,是构成人们认识建筑美的心理导向因素。

后现代主义大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强调,建筑学已进入一个复杂的境地。他认为现代主义千篇一律、单调、刻板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建筑应该是包含内部功能与空间建构和外观的自由表达。建筑需要传递历史文脉、地域性及人文精神等多重内涵,而这种传递不是仅通过内部空间来完成。在影响建筑的诸要素的复杂性和冲突性的表达上,外观比建筑空间更能成为信息传达的主要载体。在后工业时代,新兴的信息化狂潮将世界缩小,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材料技术和构筑技术的发展,使外观材料不再作为空间维护的单纯角色,它被赋予了独立的结构意义和表现形式(参见:卢浮宫金字塔)。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时代的计算技术、材料技术和构筑技术对独立的外观造型设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任意形状的建筑表达都成为可能;数字化的设计手段拓展了人们对建筑体验的视角,人们通过日益更新的视觉媒介,不断创造出全新的、多样的视觉体验和美学观感;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美学观将形成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成为人们建立在广义基础上的审美价值标准;人们逐渐接受并开始欣赏电子、生物、信息等高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形成崇尚具有信息时代技术特征的建筑社会审美心理;材料技术和建筑技术将有更多的表现空间;建筑美学将把自然、生态、环保和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建筑美学将概括人们所能触及的活动范畴,给人们展示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Hanno-WalterKruft)《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2】﹝美﹞欧内斯特?伯登著,张国忠、朱敏民译《世界典型建筑细部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3】【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5】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1998年

【6】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

【7】﹝意﹞P?L?奈尔维著《建筑的技术与艺术》,黄运升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8】《访问保罗?波多盖西》世界建筑导报2000年12期

【9】叶耀先等著《世界建筑技术发展水平与趋势》,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10】李宇《建筑的材料表现力》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英﹞杰弗里?斯科特著,张钦楠译《人文主义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12】﹝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原山译1988年,

【13】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合著,《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