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乔震江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医院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胃溃疡患者,给予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者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共计选取56例患者,均为胃溃疡患者,就诊时间段:2016年1月开始,2017年1月停止。56例患者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观察组(28例;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和对照组(28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数据,计算出相关性χ2、t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胃镜下黏膜改善率均显著性更佳,将其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胃溃疡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且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胃溃疡;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254-01

胃溃疡在临床上属于发病率较高以及病情较为复杂的消化系统疾病,致病原因是:胃黏膜攻击因子以及防御因子失衡[1],临床上主要利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给予患者病情针对性治疗,其中埃索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可明显促进患者溃疡愈合。本组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给予胃溃疡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且选取了56例患者。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56例患者均选自我院,均为胃溃疡患者,就诊时间:自2016年1月开始至2017年1月停止,共计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中、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分别是17:11、18:10,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3岁至75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6.58±6.58)岁,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24岁至76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6.10±6.35)岁。对比分析2组患者组间数据得出对比结果是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软件是统计学软件:SPSS19.0软件,组间数据是患者各项临床资料。

1.2方法

观察组(28例;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用药剂量分别是20mg、1g、500mg,用药次数均为2次/d;

对照组(28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用药剂量分别是20mg、1g、500mg,用药次数均为2次/d;

2组患者均需要治疗4周,给予患者复查处理。

1.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

患者经过治疗后胃镜检查溃疡、周围炎症反应消失则判定为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胃镜检查溃疡、周围炎症反应显著改善则判定为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胃镜检查溃疡、周围炎症反应有所好转则判定为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胃镜检查溃疡、周围炎症反应不符合以上标准则判定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是是100.00%与无效率之差。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并经t检验,体现方式是(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并经χ2检验,体现方式是率。判定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2.结果

对比2组患者组间数据得出如下结论:经过临床分析,明显最佳的组别是观察组患者,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表示2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性差异。组间数据包括: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胃镜下黏膜改善率。见表1、2。

表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溃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且致病因素是Hp感染,患病部位主要是食管、胃部以及十二指肠等,病情复杂,常见是胃溃疡,患病人群中常见中老年人,临床表现是上腹部疼痛,饮食无度以及长期加班均可导致本病患者病情加重[3],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表现是:隐痛、胀痛以及钝痛,部分患者存在烧灼痒痛临床症状,需要给予患者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需要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例如,制酸剂治疗、H2受体拮抗药治疗以及前列腺素E2合成剂等,同时需要叮嘱患者禁烟、禁酒以及禁止饮用浓茶以及咖啡等饮料[4],据相关性文献报道,Hp进入患者胃黏膜后分泌多种酶并破坏黏膜物理以及化学保护屏障,可产生炎性反应,诱发原因是胃酸以及胃蛋白酶侵蚀患者胃部黏膜组织,反复发作后,患者最终病情进展为胃溃疡,临床治疗原则是有效根除Hp以及显著性抑制患者胃酸分泌、有效消除患者胃黏膜侵袭因素、有效增强防御修复因素,基于此,提出了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获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对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而言,疗效更佳以及根除Hp更彻底,临床应用价值明显更高。

本组研究结果是: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胃镜下黏膜改善率分别是96.42%、96.42%、96.42%,显著性更优。以上结果充分说明,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可有效治疗胃溃疡患者且具备较强的Hp根除率,张蔚等的研究结果与本组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

综上,给予胃溃疡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临床疗效明显更佳,可显著性改善患者胃镜下黏膜情况,可显著性提升Hp根除率且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王一凡.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6):162-164.

[2]张雪君.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420-421.

[3]杜坤庭,葛勤利,杨伟捷,等.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药业,2016,25(11):57-59,60.

[4]孙辉,孙涛,李毅,等.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5):437-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