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围术期护理体会

/ 2

小儿外科围术期护理体会

尹燕新

尹燕新(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271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069-02

小儿外科手术与成人有较大的差异,不能将一般成人外科的理论用于小儿。小儿外科的护理对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患儿家属对小儿外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外科手术对于婴幼儿来说,虽然是一种良好的措施,且大多数手术治疗措施是能够治愈疾病的,但手术毕竟是一种创伤。易造成患儿的恐惧及术后作恶梦等行为异常。因此,做好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更好的康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11~2012年两年我院小儿外科共行手术治疗1300余例,现将作者在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安全护理

护理安全是护理的关键,也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更是防范和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法律意识的增强,维权意识也逐年增加。但又由于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知识缺乏,认为患儿在医院就应该治好病,连出现的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不容许,总认为医院就是出奇迹的地方,而现有的医疗技术毕竟有很多缺陷,并不是对所有的病例都能够治愈。所以,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纠纷越来越多,做到安全护理尤其重要。护理安全问题分两类:(1)危及患者生命的技术性安全,如设备、技术、经验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另一类为危及患者的非技术安全,主要涉及护理责任,包括各种不当护理条件或环境影响引发的各种问题。邢齐宁等研究报道300例患儿,采用预警、防范、干预的前馈控制等安全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差错或潜在危险问题上报率提高(P<0.05),护理投诉和纠纷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P<0.01)。认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符合小儿外科工作特点,能够为患儿提供优质、安全、高效、协同、和谐的护理照顾[1]。护理安全干预涉及机构、人员、分工、制度、方法、程序等要素,只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要素,就能够保证临床护理的安全。

2.术前护理

小儿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医疗环境,会有强烈的恐惧心理。护士应熟悉不同年龄段小儿的心理特点,根据患儿的年龄及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安慰,减少其恐惧和陌生感。现代研究发现小儿与父母亲分开的时间越短,小儿外科手术心理护理就越成功,手术效果也就约好。术日可让家长陪伴患儿到手术室门口,手术室护士协助麻醉医师在手术室门口先给患儿进行基础麻醉,待患儿睡着后再接入手术间。这样可减轻患儿的恐惧感,并可避免因患儿哭闹而造成缺氧、紫绀、心搏加快、胃肠胀气等,也能给患儿父母一种安全、踏实的感觉。同时向患儿父母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设备,并介绍或者暗示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医术高超,解除父母的疑虑。若患儿若施行大手术者,术前当日应遵医嘱给予静滴抗生素,用于消灭潜伏在呼吸道、胃肠道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的细菌,并可预防术后伤口感染以及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如果施行结肠手术的患儿,应给予充分的肠道准备,口服肠道抑菌剂,如新霉素可以控制肠道细菌[2]。

3.术后护理

小儿皮肤娇嫩,切口敷料尽量不用胶布粘贴,应用棉垫、绷带包绕或腹带包扎,包扎时不宜过紧,以免影响呼吸。尽可能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要及时更换敷料,并注意有否发热化脓等情况出现。患儿清醒前要有专人护理,防止发生意外。患儿苏醒后由于无自控能力或者自控能力差,忍受不了伤口的疼痛,而可能抓刮伤口,影响伤口的愈合,如果是肠道手术,哭闹可以引起腹内压增高,造成伤口裂开,应及时应用止痛药,必要时可给予冬眠灵等镇静剂。

4.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要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休息环境,工作中避免大声说话、走路要轻、操作要稳并保持轻柔。定时开窗通风(忌对流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恒定,适宜的室温应保持在20℃~22℃,湿度以45%~65%为宜。

5.心理护理

在患儿入院时护士即应介绍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及情感上的支持,手术前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讲解手术麻醉苏醒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取得患儿和家属的理解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让患儿及家属都能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3]。术前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对大的儿童,护士要多主动接触,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没有痛苦感,让患儿放心。对年龄小的患儿,则应从患儿父母入手,做好教育和解释工作。患儿术后烦躁哭闹,并携带氧气、胃管、腹腔引流管,尿管等,家属非常紧张焦虑,觉得没有尽责,从而产生否认、恼怒、抑郁等,因此患儿家属的术后心理护理显得更加重要。向家属介绍治疗的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与解释工作,增强信心,促使其配合治疗。

6.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每半小时测脉搏、呼吸一次,直至全麻清醒。并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小儿肺泡发育不如成人完善,呼吸肌功能较弱,呼吸道腔径狭小,呼吸道的分泌物较多,易发生呼吸道梗阻,患儿术后一般采用仰卧位,去枕,头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及窒息的发生。床边应放置吸引器和急救包,一旦发生误吸,应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梗阻,再行人工呼吸,使用呼吸兴奋剂,甚至气管插管[2,3]。全麻术后患儿容易出现低氧血症,所以不论是否清醒,都应常规吸氧。

7.保温与降温

由于小儿反应能力低下,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成人大,体温不稳定,所以术后保温护理十分重要,应提前做好保暖的准备。进行各项操作时尽量减少患儿身体不必要的暴露;术中体腔内冲洗液和输入的液体、血液等应加温到37℃左右再使用。采取热水袋及电热毯保温的患儿,则要注意防止烫伤。手术后患儿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若体温在38℃以下属外科手术反应热,一般不需处理,否则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8.液体护理

根据患儿年龄及手术部位决定穿刺静脉,头颈部手术应尽量选择下肢足背静脉;胸腹部、下肢手术可选择上肢静脉,新生儿及婴幼儿最好选择头皮静脉。输液针的选择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静脉粗细以及手术大小而定,可选用套管针,方便术中、术后临时给药或输血。有些特殊用药输液需用输液泵控制,如心血管正性肌力药物、脂肪乳剂等。

9.口腔护理

在措施口腔护理前应先对患儿进行口腔评估[3],观察口腔粘膜及组织有无异物、异味、出血、溃疡等,再根据情况选择口腔护理方法,不能盲目使用。我们的经验是:(1)预防口腔用清水、生理盐水、朵贝氏液;(2)口腔糜烂、口臭用1%~3%过氧化氢、0.02%呋喃西林(有广谱抗菌作用),2%~3%硼酸溶液;(3)若有霉菌感染,可用2%-3%苏打水漱口或制霉菌素涂口腔患处。对患儿每日做口腔护理2-3次,以防口腔感染;

10.饮食护理

一般在全麻醒后6小时,即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但对于胃肠道、泌尿系统大手术则应等待肠蠕动恢复再考虑进水、逐渐进流食、半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

11.出院指导

由责任护士将出院以后注意的事项和康复复查知识对患儿家长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发给每个家长一份出院健康教育单。并将护士电话、科室电话告诉患者,做好患儿的健康顾问。

总之,由于患儿的耐受性较差,而且又无法使用言语沟通,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加倍耐心、细心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它是保证手术疗效与术后康复的基石,也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措施,只要我们能做到以人为本、安全护理就可能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护士的工作价值。

参考文献

[1]邢齐宁,史艳艳,李欣欣.小儿外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构建与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7):87-88.

[2]BoudreauSA,GibsonMJ.Surgicalcancellations:areviewofelectivesurgerycancellationsinatertiarycarepediatricinstitution.JPerianesthNurs.2011;26(5):315-322.

[3]HickeyPA,GauvreauK,JenkinsK,etal.StatewideandnationalimpactofCalifornia'sStaffingLawonpediatriccardiacsurgeryoutcomes.JNursAdm.2011;41(5):21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