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中的“注意”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戏剧表演中的“注意”浅析

粟强

粟强

广东韶关市始兴县文化馆广东始兴512500

摘要:在戏剧表演中,表演舞台上的注意是戏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本文就我国目前的戏剧表演中的注意在戏剧表演创作中的审美深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创作注意”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戏剧业;“注意”;表演

引言

注意在戏剧的艺术处理中活动中占有很特殊的位置,它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注意的聚焦、集中能够使演员在演出的过程中离开某些事物以便有效地处理其他事物,它在戏剧艺术表演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应深入探讨“创作注意”的技术要点及表演创作中“注意”的审美内涵。

1.注意的类型

根据审美注意中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客体的性质,可以把注意区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外部注意指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注意,其在表演创作中更多体现在演员与舞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是演员对舞台生活可视、可听、可觉的全部感知。内部注意是指对自身全部精神世界的自我注意,包括对自身的思维与想象活动、情感与意志活动的自我意识。演员运用内部注意,可以洞察自己的心理活动,发展自我意识,同时增强创作者的自省意识,有助于调整和理清艺术形象创造的各个环节。

2.表演舞台上的注意

2.1创作任务之注意

创作任务之注意分为三点,一是在戏剧情境中真实地生活。投入到角色里,生活在情境中,是演员的重要创作任务。概括地说,演员扮演角色,就是对情境中的人物进行体验和表现。戏剧情境是剧作家为演员提供的创作条件,是承载角色生命的物质基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其称为“规定情境”。明确“规定情境”,对人物进行设身处地的体验,才能创造出如同生活真实般的舞台效果,继而满足观众的审美感受与审美判断之需求。

二是捋清角色的行动任务。生活中,人们大多会在明确的目标的指引下行动。舞台上的角色行为也同样具有清晰的目的性。从角色思想意志生发出的、具有明确目的性的人物行为,便是剧情中角色生活内容的具体体现。演员只有掌握和理清角色的“上场任务”和“场上任务”,才能准确地揭示角色行为的动机,才能合理、有机地组织生活细节,才能获得正确的创作自我感觉,收获角色舞台生活的态度、感情,使人物形象得以丰满。

三是在舞台行动过程中展现人物性格。人的性格往往成为被他人认识和评价的印象标签。性格塑造与舞台行动之间联系紧密,独特的行为方式是揭示人个性和性格最直观的表达。所以,演员在组织舞台行动时一定要注意角色行动过程中人物性格的点化与展现。

2.2注意力集中的心理因素

注意力集中的心理因素有身心松弛和适时转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肌肉松弛是形成演员创作自我感觉最为重要的条件。他强调,这个元素不仅对形体,而且对创作精神方面也起到特殊的作用。演员身心松弛,便容易静下心来,内心的感觉也会随之敏锐起来,思想意识清晰透彻,对自身的操控自然也就会自如和谐。适时转移是指演员在创作中的注意是受意识支配的有意识的注意。也就是说,注意力的掌握与调动不在外因,不在客体,而在演员主体本身。调动注意的兴趣,使注意心理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才会对注意对象产生持续、强烈的行动欲望。只有注意力与注意对象间发生紧密联系,演员的注意力才会真正地集中到表演创作中来。事实证明,注意引起行动,行动控制注意,二者紧密相联,相互交织,滚动推进。所以,在行动中不断调适注意、适当转移注意的焦点、保持注意与注意对象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3.舞台注意的审美深化

3.1注意与专注

人们常常以“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等词语描绘专注某项事物时的精神状态。五代画家厉归真为集中精力作画,每每躲进架在深山老林大树上的草棚,几日不见家人与来客。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专注于书中人物命运,因写到他的主人公死了,竟大哭起来,以至从书房中走出来,仍哭泣不止。这种以整个身心沉浸于艺术创作情境之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且极为专注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最可宝贵的心理素质。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能使艺术家的创作心理与客观事物(艺术对象)的刺激迅速接近、契合,打开其心理深层的信息宝库,打开思路,触发其丰富的想象与情感体验,进入自己所预想的情境、事件、细节、人物及其精神世界中去,并引领艺术家的创作思潮奔涌不息,进入出神入化的艺术境地,为艺术形象的诞生开辟一条新奇而通达的蹊径。

3.2注意与心情

人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注意。排练场上常见一些演员“没感觉”“没状态”,致使排练不能如期顺利进行下去。尤其当舞台情境中的各种刺激呈现在演员面前,或与同台对戏者交流的瞬间,能否以稳定、和谐的心态去接受,以恰当的方式和准确的分寸去对待,是有无表演状态的关键。操之过急,或稍有迟缓、不恰当或不准确,自我怀疑或自我否定,都会影响心理流向和有机性。因此,心境平和、泰然处之、不为客观所左右,是保障创作顺畅的好的心理素质。舒畅而愉悦的心情还可以反作用于内部注意的深入,大幅增强演员表演过程中的有机性,即使遭遇创作不顺之处,也会因其行动有机自如地带动与贯通,于不知不觉的瞬息间一跃而过。这样,即使出现舞台意外或事故,演员也会因其有机自如的惯性,以及自省自在的适应力保证演出不受影响。

3.3注意与想象

看、听、注意,是心理活动的起点,伴随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其中,注意和想象活动、认识活动之间有着特殊紧密的关系。注意决定着想象和认识的目标、方向和范围,而想象和认识又决定着注意的内容、深度、状态和效果,它们有如身首不可分离,又相作用,相互补充。舞台上一切想象和认识内容都是伴随着人物的言行而逐渐展开、不断深入前行的。而演员认识的深化,要随着注意的转移联想到自己和对手之间的复杂关系、各自所处的地位、所具的个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规定情境中的种种因素。话剧《捕鼠器》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警官屈洛特对房客艾斯维尔展开例行调查,调查过程中屈洛特无意间表露出的手指绕头发的动作引起了艾斯维尔的注意。正是这个典型的动作把艾斯维尔带到了她幼时的情景,让她想起了曾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弟弟以及他们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由此,艾斯维尔对眼前的警官倍加积极地打量,试图从屈洛特身上努力找寻弟弟孩童时的影子,同时心理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活动:眼前的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和谋杀案是否有牵连?如果他就是自己的亲弟弟自己该做些什么?难道他的真实身份不是警察?如果演员捕捉到对方的动作却不加思考,只表演被动地接受调查的情景,那么,演出便简单、平庸化了。

4.注意的核心是发现

4.1用心灵目光去发现

艺术家的发现,不是用平视的目光去看待客观事物,不是将其当作日常生活中具有某种实用功能的物质实体来看待,而是用心灵透视的目光看到事物的构成,看到它内在的矛盾和运动、可能呈现的生命萌动趋势,以及其与周围事物或相类似事物的不同。德国画家埃米尔·诺尔德说:“我看的是‘色彩在哭,在笑,色彩像银铃的颤动,像青铜器的轰鸣’”。这就是说,在注意、观察对象时,艺术家所看到的应是有生命运动、情感色彩以及各种形态变化迹象、活灵活现的事物形象,而这一切都是艺术家从心灵里折射出来的。在演员的视觉里,所看到的人物对象,不应该仅是外貌形态,所触及的生活也不应是现实生活中的原生态。演员不需要也不应当摹写自己面前的任何东西,而是要在所观察的对象身上寻找和发现,以内心探索孕育艺术元素及其独特构成,寻找和发现某些与自己心灵相通的神情与面貌。演员应用心灵聆听角色的声音和细语,用心灵去感受角色的呼吸与心跳。

4.2用审美目光去发现

艺术家所注意到的事物对象,一般都是为创作所需,为自己内心所欲求的。这就会导致这样的现实,即他的精神境界和艺术追求有多高,他的眼力就会有多强。自古以来,人们对艺术家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就有较通透的认知,将修养视为艺术审美品位高低、内蕴厚薄、功力深浅和价值轻重的先决性条件,也是艺术家创作之根本。南朝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概括得十分明白:“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这就是说,要积累丰厚的学识,获取宝贵经验,明辨事理,要具备丰富才学、才情,还要懂得运用思考、研究和想象,这样才能洞鉴事物,真正发现和理解它的存在及其意义。然后,艺术家要将其作为基础,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向和情致进行筛选、提炼和升华。这就相当精确而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发现同经验积累、艺术认知、心灵体悟和艺术升华之间的契合关系。若反向思考,那就是只有将认识心理提升为审美意识,或经历艺术思想的升华,才有可能发现平时所注意观察并为之求索的事物形象之新、之美。

4.3用敏锐目光去发现

敏锐的目光,是艺术家心灵的探测器,是其特有的心灵触觉。这种心灵触觉是综合了生活经验、艺术经验、审美判断力和理解力、审美意识和潜意识,以及艺术灵感等诸多心理因素,是共筑而成的一种创作素质。其反映在演员观察事物的能力上,即对事物形象的内在与外在特征极其敏感,尤其对于人物极具个性特征的细节、微妙心理和独特表现,演员更有特殊的敏感,能在茫茫人海的遮盖下、众多混杂事物的干扰中,以敏锐的目光将那些细微特点抽取出来,巧妙地融化到角色身上。

5.结语

综上所述,注意的核心在发现,只有发现,才会有新奇和创造。同时技术不是戏剧艺术教学的全部,应该加强创作的审美教学,让人看到事物生命的存在,认识对象内在的美,透视到内在美的本质。因此,应提高导演创作人员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修养以及的审美层次,进而深化戏剧所蕴含的思想和内容。

参考文献

[1]戏剧表演中的技巧和情感表达[J].崔安姬.戏剧之家.2017(22)

[2]戏剧表演中节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J].任晶晶.艺术评论.2017(04)

[3]试论戏剧表演中的艺术技巧[J].杜春国.戏剧之家.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