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2-22
/ 1

浅谈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任慧

初中与高中是中学时期两个重要阶段,但一些初中毕业进人高中学习的学生,感觉不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形成了学习障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存在问题。

初高中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作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让高中新生顺利进人高中英语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让学生充分懂得《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说明》与《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试标准》的要求,作好高中衔接的心理准备

首先,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大纲》、《说明》和《标准》,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要求,弄清高中各阶段学习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从高中起始年级起,考试命题严格按照高考的题型、分值命题,让学生了解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清楚认识到初高中教学要求不同反映到命题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高中起始年级尽早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做好心理准备,也为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作好初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防止学生学习掉队现象的发生

高中英语教材内容无论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初中英语教材。因此,学生进人高中学习时的现状要求教师及时强化初中英语知识,顺利过渡到高中英语知识。由于初高中英语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可及时插漏补缺,以旧引新,以新带旧,尽早把学生遗忘掉的初中知识弥补上来,并过渡到高中英语知识,作好衔接。如通过学习一般将来时,而引导出高中英语的新知识—一般将来时态的被动语态,通过归类,纳人学生语法知识体系内;对绝大多数学生未能掌握的初中英语知识,可采取集中归纳复习、反复练习来加以巩固,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防止两极分化的发生。

三、作好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衔接,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心理品质

高中时期是学生准备走向独立生活时期,他们既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也在形成一定的观念和信念。他们既憧憬未来生活,又因缺乏实践经验而感到疑虑不安,这一显著特点要求教师要会正确引导,使学生走向成熟。如通过课文“仔细观察而后学习”的讨论,让他们认识仔细观察的重要性,而从培养其观察的品质;通过“坦萨村的青山”的讨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爱护周围环境;通过“书信”,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生活;通过课文“奥林匹克运动会”加深了学生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上进、竞争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高中生的学习活动特点,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以及生理上的成熟,都会对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与发展造成影响。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对知识教学概括,使初中阶段学习依赖于教师的心理转化为高中阶段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高中英语学习习惯。高中生的逻辑思维的辩证性、批判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自我意识得到了更高的发展,能较正确地观察解剖自己,也能从思想品德方面去分析别人。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纠正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的不良习惯,从日常的上课参与,课前准备,课后复习,作业完成等学习过程中,规范学生的学习。

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地指导学习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扬弃一些初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从学法上来一个大的转弯;同时,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体态、语言以及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英语角”、英语戏表演、黑板报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促进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

顺利开展。

四、注重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

高中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其身体素质、发育情况、认识能力、意志倾向、兴趣爱好、性格、才能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分别对待,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高中英语教学中既要考虑“吃不饱”的学生,也要照顾“吃不了”的学生;既要注重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更要注意讲教与训练的梯度,让全班每位同学都能全面发展,有所收获。课外,教师可针对他们各自的情况予以个别辅导;必要时,还可采取举办‘.培优班”、“基础班”、‘.兴趣班”等方式,利用课外时间予以分类辅导,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初高中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的两个阶段,既有联系也有特点。教师只要深人分析学生,研究《大纲》,抓住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切人点,转变教法,指导学法,就能顺利做好初高中

英语教学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