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3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心得

陈家英

(内江市东兴区中山镇卫生院四川内江641113)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3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诊疗经过及治疗结果。结果:29例采用保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辅助检查结果显示血象、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等指标显著下降,29例患者平均住院15天后治愈出院,治愈率达93.5%。另外2例重症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出现病情加重,转入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选择合理治疗方法,准确把握治疗时机。而对于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122-0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引起原因主要是胆总管和胆囊结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不仅病情急,且复杂多变[1]。有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胰腺炎总数约占63%左右,若患者发病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在此为了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3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压痛,具体部位有右上腹、中上腹偏左或剑突下压痛,辅助检查结果显示血象为14.5~21.3×109/L,平均血清淀粉酶为(608.4±12.5)u/dL,平均尿淀粉酶为(917.3±10.7)u/dL。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2.7±6.1)岁;31例患者中轻型28例,重型3例;胆总管结石11例、胆结石12例、胆总扩张3例、胆内结石3例,其它2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研究所有对象入院后均进行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目的为保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稳定,具体治疗措施如下:①禁食:患者入院后即下达禁食医嘱,告知患者禁止进食一切事物,若患者病情症状较轻,可适当进食一些清淡流质饮食,切忌不可进食一些酸辣刺激性食物或高脂肪饮食,以免对患者胃肠道产生刺激,或者是导致胃肠道胀气,从而使得病情进一步加重;②胃肠道减压: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除了要进行进食外,还应对患者实施胃肠减压,减轻患者腹胀情况,避免刺激胰腺分泌更多液体来家中胃肠道负担,从而预防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在对患者进行胃肠道减压中需要注意的一项是,必须要确保胃管插入胃腔中,同时认真观察引出胃液颜色和性质,并记录下引出量,若引出液体为红色,则应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③抗生素治疗: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及时运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且为了避免患者肠道细菌位置转移后导致激发感染出现,还需对患者进行肠道黏膜保护,可使用石蜡灌肠和含有双歧杆菌、谷氨酰胺的库夫药剂进行治疗;④止痛治疗:若患者腹痛症状剧烈,可对患者肌肉注射杜冷丁或阿托品药物,主要作用是解痉止痛;⑤抗胰酶治疗:使用胰酶抑制剂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治疗作用抗胰酶分泌,舒缓血管;⑥抗胆碱治疗:对患者实施口服抑酸剂治疗,起到中和胃酸、减少胰液分泌量的作用;⑦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可使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重点在于缓解患者炎症反应;⑧还可以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处方为:黄芩、白芍、姜半夏各12g,柴胡、积实、生大黄各15g,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成两次口服。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血尿淀粉酶进行动态监测,借助B超或CT检查掌握患者胰腺具体情况,结合患者胰腺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2.结果

所有患者均入我科后予以保守治疗,其中29例采用上述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辅助检查结果显示血象、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等指标显著下降,29例患者平均住院15天后治愈出院,治愈率达93.5%。另外2例重症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出现病情加重,转入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随访,无患者出现复发。

3.讨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恶心等,主要以腹痛为主,并且腹痛范围会随着炎症的加重而逐渐扩大;呕吐症状多在发病初期出现,一般与腹痛症状一同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和胆汁,病情发展到晚期阶段呕吐物为粪样物质;还有部分患者由于炎症感染等原因胡出现发热及休克等症状,辅助检查可见患者白细胞数、血红细胞及血细胞比容增高。临床研究表明,大多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都会出现血清、血尿淀粉酶升高情况。

当前,在针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上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式,且大部分患者采用这两种方式治疗后均可痊愈,仅仅只有少部分患者会同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2]。在针对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上,一般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对患者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等治疗方案后,患者基本上都出现明显好转。而对于一些采用保守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本身病情较重的患者,通常建议他们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在针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方案选择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选择。

本文对收治的31例患者首先展开病情评估,分别予以保守治疗,结果29例采用上述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辅助检查结果显示血象、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等指标显著下降,29例患者平均住院15天后治愈出院,治愈率达93.5%。另外2例重症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出现病情加重,转入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随访,无患者出现复发。由此可见,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选择合理治疗方法,准确把握治疗时机。而对于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参考文献】

[1]钟记华,王斌.4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52-53.

[2]严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98例临床诊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