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杨连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杨连清

杨连清

杨连清

(山西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037005)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关于孕妇产后的心里护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孕产妇的保健逐渐完善,孕产妇在怀孕期间、临产时的心理监护越来越被医务人员所重视。做好这一时期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产妇克服分娩时的障碍及产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使患者安全渡过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孕妇产后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250-02

大部分孕妇临产前的共同心理活动是紧张,焦虑,恐惧,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熟练的专业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善于掌握孕产妇的不同心理,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

1、资料与方法

近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门诊检查孕产妇近2062例,其中,首次妊娠近1800多例,二次妊娠15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68例,难免流产20例,早产12例,中期妊娠引产6例。

方法:明确诊断为妊娠后,即建立孕期保健卡,定期接受围产期保健,定期为孕妇讲授孕期保健知识,在每次查胎的同时,边查体边与孕妇沟通,了解孕妇在各个孕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孕妇的思想波动,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进行相应的孕期保健指导工作,通过与孕妇的沟通,使她们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和依赖感。

2、心理护理

2.1心理状态的变化

2.1.1紧张与害怕

孕妇预产期临近的时侯,她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看着医生、助产师及临产妇疼痛的表情,常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

2.1.2烦躁与不安

一般临产妇对宫缩疼痛都不能忍受,特别是宫缩较强的产妇,常大喊大叫,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助产人员,希望宝宝快快来到人间,尽早结束分娩。

2.1.3担心与盼望

一对夫妇一个孩子,产妇躺在床上时,她们担心分娩是否顺利,孩子是否健康,助产人员技术上是否过硬,态度对自己亲近一点,更希望有丈夫和熟人陪伴在身边。

2.2妊娠期心理护理

2.2.1妊娠早期心理护理

12周之内为早孕期,在此期间,首先向她们及家属进行计划生育方面的宣传教育,指导她们放松精神压力,生男生女不完全是女方的原因,男女平等等知识。饮食多样化,多食清淡、易消化食品,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营养均衡。此期间应注意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放射性物质照射,防止病毒感染,如感冒要及时治疗,忌烟酒,防止引起胎儿畸形。注意孕早期卫生,勤洗澡更衣,衣服要宽大舒服。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以防止流产。

2.2.2妊娠中期心理护理

12~28周,此期间胎动逐渐出现,我们指导她们调整情绪,以平静心态度过这一关,同时指导她们观看录象、宣教图片、孕育方面资料,让她们懂得围产期保健的重要性,要想生一个健康的小宝宝,必须保持心情愉快,适当运动,增进食欲,可以从事正常工作,避免久坐或站立,下肢肿胀在睡眠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2.2.3妊娠晚期心理护理

28~35周,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孕妇心理变化适时的进行心理安慰,告诉孕妇应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生长,告之指导自我监护胎儿的方法,有异常及时就诊。此期间要注意节制性生活,防止早产。

2.3分娩期心理护理

2.3.1分娩中心理护理

详细介绍正常分娩生理及分娩过程可能出现的症状,鼓励和安慰孕妇,使其取得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赖。通过心理护理,主动与产妇沟通交流,可缓解紧张情绪和减少宫缩疼痛的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减少大脑皮层皮质对疼痛的冲动感应,能消除疼痛。并预防因紧张、焦虑而导致子宫胎盘血流减少,子宫收缩无力,胎儿供血不足造成胎儿宫内窘迫。

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产程进展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3个因素,某一因素异常,即可导致难产。心理因素可造成子宫收缩无力而致产力异常。通过心理护理,可使产力良好,产程缩短,避免因子宫收缩无力和宫颈痉挛所致的产程延长造成的心理性难产。

2.3.2分娩后心理护理

正常情况下,产后24小时可离床活动,并逐日增加起床的时间和活动范围,坚持产后体操,避免体力劳动,防止子宫脱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产妇沟通交流,生了女孩的产妇往往情绪不好,易造成产后流血过多,向她讲解男孩女孩都一样的道理,缓解她的思想压力,避免精神因素所造成产后宫缩无力而大流血,此时可指导丈夫做腹部按摩,对妻子进行抚慰,促进子宫收缩。母婴接触,早吸吮,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健康,有利于产妇的子宫收缩和复旧,心理护理能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乳汁分泌。

注意个人卫生清洁,此期间产妇代谢较旺盛,出汗较多,应勤换内衣及床垫,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可行擦浴或淋浴,但禁忌盆浴,严格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每日用温开水清洗1~2次;如行会阴侧切的病人,再用新洁而灭擦拭1~2次,便后随时清洗擦拭,保持创口清洁干燥。产后3周左右出现恶露,依然血性或出血量较多者,告之病人立即来院就医。产后饮食注意,饮食要多样化,如多食鱼汤、排骨汤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证产妇乳汁充足,产褥期的身体恢复。

3讨论

3.1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每一位临产妇,一举一动要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照顾她们,关心和爱护她们,使她们对陌生的地方不感到焦虑,医务人员就象自己的亲人一样。

3.2对临产妇进行全面检查,认真观察产程、宫缩持续时间及问隔时间、胎头下降情况及胎心是否正常、临产妇的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她们提出的要求,要尽量、耐心地去满足,使其懂得只有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持体力,才能保证胎儿的安全娩出。

3.3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值班大夫,针对情况及时处理,有分寸地向产妇说明情况,不要惊慌失措,要有条不紊地去处理,避免给产妇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负担,遇见心理状态不平衡的产妇,我们要从各方面着手实施心理护理,使她们顺利地度过这一难关。

4、总结

分娩对产妇来说是人生中的大事。心理因素既是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病的条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基础条件,心理护理与病情护理相辅相成。要主动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因为产妇的心理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影响,易产生一系列的思想和生理变化,如导致宫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胎儿宫内窘迫。通过临床实践,心理护理是消除产妇紧张情绪和减少宫缩阵痛的一种非药物疗法,加强心理护理能充分调动产妇的主动性,使她们积极参与分娩过程,妊娠期间精神愉快,分娩时的信心十足,减少不必要的难产和手术,使整个产程在无焦虑、无恐惧,充满热情关怀、鼓励的氛围中结束分娩。

参考文献

[1]王菊珍.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作用.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02(154)

[2]杜霞.临产妇的心理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3]李琳.浅谈临产孕妇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J]

[4]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

[5]李雪梅.母婴分离产妇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6):854-855.

[6]张玲玲,张磊.医源性早产196例分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5(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