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先期的中医诊疗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月经先期的中医诊疗心得

袁淑芳

袁淑芳(黑龙江省勃利县中医院154500)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1-0418-02

【摘要】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1周以上,甚则一月两潮并连续3个周期的一种病证。本病与卵泡期过短,卵泡发育迅速而排卵提前,以及与黄体功能不全及黄体过早萎缩有关。故可见于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黄体不健和盆腔炎症所致的子宫出血。

【关键词】月经先期中医诊疗

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1周以上,甚则一月两潮并连续3个周期的一种病证。

本病与卵泡期过短,卵泡发育迅速而排卵提前,以及与黄体功能不全及黄体过早萎缩有关。故可见于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黄体不健和盆腔炎症所致的子宫出血。

1病因病机

1.1血热

(1)实热:素体阳盛,或外感热邪,或误服热药,或过食辛辣燥助阳之品,或肝郁化火,下扰血海等,导致热伏冲任。

(2)虚热:素体阴虚,或久病阴亏,或失血伤阴,或房劳多产乳众耗精伤血,导致阴虚血热,冲任不固,迫血妄行。

1.2气虚

(1)脾虚: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或思虑过极,或饮食失节等,导致损伤脾气,脾虚气弱,统摄无权。

(2)肾虚:青春期肾气未盛,或更年期肾气日衰,或久病损及肾,或手术损伤等,致使伤肾,肾气不固,封藏失职。

脾肾气虚,冲任不固,经血失统,故月经先期。

1.3瘀滞经期或产后,余血未尽,或因六淫所伤,或因七情过极等,使邪与余血相结,瘀滞冲任,瘀血停着,则新血不安而妄行,故致月经先期。

2防护宜忌

2.1随着气候变化而增减衣被,以免招致外邪,损伤气血而影响月经。

2.2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愤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扰及冲任。

2.3必须讲究经期卫生,如外阴清洁及禁房事等,做到节欲、节育,避免生育(含人流)过多、过频及经期、产后同房损伤冲任、精血、肾气而致病。

2.4平素饮食忌不节不洁,不宜过食肥甘厚腻、生冷寒凉、辛烈香燥之食物,以免损伤脾胃而致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而致病。

3诊查鉴别

3.1观察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少于21天,并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为月经先期。若仅提前3~5天或偶有提前,但并无其他不适感觉,则属正常范围,不作先期论。

3.2注意经量、经色经量多,血色红者为实热;经量少,血色也红为虚热;经量多,血色淡为气虚;经量少,血色紫而有块为血瘀。

3.3妇科检查盆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属排卵型黄体不健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有盆腔炎症体征者,如双合诊有子宫、附件部位的压痛或包块者,应属盆腔炎症引起的月经频发。

3.4卵巢功能检查因黄体功能不健而月经频发者,基础体温(BBT)呈双相型,或基础体温上升缓慢;月经来潮诊刮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呈分泌不良。

3.5与其他疾病鉴别月经先期应与经间期出血,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相鉴别:

经间期出血发生于两次月经中间,量少,或带中有血,基础体温测定,出血发生在曲线由低向高转化时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月经时而提前,时而延后7天以上,连续3个周期者。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发生严重紊乱的无周期性的子宫出血,量多如崩,或量少淋漓不断。

4脾气虚型月经先期辨治

症状:以月经周期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唇舌淡,脉弱为主症,伴有神疲肢倦,少气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调经。

主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若兼见怔忡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则用归脾汤(《济生方》)。

用药:黄芪24克,党参、酸枣仁各15克,桂圆肉、茯神、当归各12克,白术10克,陈皮9克,远志、柴胡、升麻、甘草各6克,木香3克,大枣5枚为引,水煎服。

加减:经量过少,腰酸,大便溏稀者,去升麻、柴胡、陈皮,加鹿角胶、菟丝子、制附片、杜仲、益智仁以补肾阳;经量过多者,去行血之当归,加乌贼骨、龙骨、牡蛎以固涩止血;心悸梦多者,去升麻、柴胡、陈皮,加茯神、酸枣仁、桂圆肉、木香、生姜、大枣以定悸安神;食少便溏者,加砂仁、淮山药以运脾实脾;气虚不能运血,以致经行不畅,或夹有瘀块者,可酌加茜草、益母草、三七粉等以活血化瘀;兼见胁痛,乳胀痛者,加柴胡、山栀子以疏肝解郁。

5肾气虚型月经先期辨治

症状:经期提前,经量少,经色黯淡,经质清稀,头晕耳鸣,面色晦暗或有暗斑,腰酸腿软,小便频数,舌黯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主方:固阴煎(《景岳全书》)。

用药:熟地黄、淮山药、山萸肉、菟丝子各12克,人参9克,远志、五味子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加减:腰痛甚者,酌加杜仲、川续断各9克以补。肾止腰痛;偏肾阴亏,去人参,加枸杞子、女贞子以养阴退热;偏肾阳虚,酌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以温阳散寒;夜尿多者,加益智仁、金樱子固肾缩尿。

6实热型月经先期辨治

症状:经期提前,经量较多,经色深红或紫红,经质黏稠,胸闷心烦,面红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主方:清经汤(《傅青主女科》)熟地黄易生地黄。

用药:地骨皮15克,白芍、丹皮各10克,生地黄、青蒿各8克,茯苓、黄柏各5克,水煎服。

加减:少腹疼痛加益母草、香附;口渴甚者加知母、玄参;经量过多加仙鹤草、陈棕炭、炒地榆、侧柏叶;经行腹有瘀加三七。

7虚热型月经先期辨治

症状:经期提前,经量较少,经色鲜红,经质黏稠,潮热盗汗,面颧色红,夜寐不安,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主方: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用药:生地黄、玄参各30克,白芍、麦冬各15克,阿胶、地骨皮各10克,水煎服。

加减:头晕耳鸣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夜寐不安者加酸枣仁、山栀子;潮热盗汗者加鳖甲、青蒿、牡蛎清虚热;月经量少者,酌加淮山药、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肾而生精血。

8郁热型月经先期辨治

症状:经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红,经质黏稠有瘀块,口苦咽干,胸闷胁胀,心烦易怒,乳房胀痛,少腹胀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调经。

主方:丹栀逍遥散(《女科摄要》)。

用药:当归、自芍、柴胡、茯苓各12克,白术10克,丹皮9克,山栀子、甘草各8克,水煎服。

加减:经量少而有块者,加泽兰、益母草;腹痛加玄胡索;经行不畅加泽兰、丹参、益母草;乳胀甚加青皮、郁金;口干苦加黄芩、龙胆草。

9血瘀型月经先期辨治

症状:月经先期,经行不畅,经色紫黯,经质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黯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安冲止血。

主方:桂枝?虫汤(《中医妇科临床手册》)加味。

用药:桂枝、桃仁、天花粉、赤芍、白芍各10克,?虫8克,三七粉(分冲服)3克。

加减:小腹痛甚,血块多者,加生五灵脂(包)、生蒲黄(包)各10克以化瘀止痛;小腹冷痛,四肢冰凉者,加黑附片、炒艾叶各10克以温阳化瘀止痛;经量增多,或淋漓不尽者,酌加茜草炭、炒蒲黄各10克以化瘀止血。

参考文献

[1]曾继保,许爱凤.吴振国应用“四步调周法”辨治月经病经验[J];河南中医;2007年09期.

[2]夏桂成.运用易学思想探讨行经期变化及其调治[J];江苏中医;1997年09期.

[3]李文斌.夏桂成诊治经间期出血的卓识[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