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杵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中医特色杵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王红艳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护理职业学院610100

【摘要】杵针疗法是著名中医李仲愚老先生家族十四代秘传并经李老六十余年行医经验加以发展的独特疗法,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关于杵针疗法的临床文献报道不断增加,笔者就已有临床文献报道进行总结,为研究杵针疗法的学者们提供参阅。

【关键词】杵针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特色杵针疗法是通过一种特制的工具,采用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体表腧穴,但针具不刺入肌肤之内,作用于人体经络、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康复保健的目的[1]。现将杵针疗法的发展简史、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杵针疗法的发展简史

杵针疗法是全国著名老中医李仲愚主任医师的先祖李尔绯老太祖公受自道林,经李氏60多年的研究,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在秘传过程中,只口传其方法,无文字记载。其辨证思想与中医学理论相同,在治疗疾病时,针具不刺入机体皮肤肌肉,无破皮伤肌之苦、无交叉感染之虑,患者易于接受,老弱妇幼皆无惧怯。杵针疗法手法简易,操作简便,易于推广[2]。该疗法通过对机体的整体调节,治疗作用全面,对多种急、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均能起到满意的疗效。

2杵针疗法临床应用进展

2.1亚健康状态

韩晶等[3]将8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杵针组及推拿组,每组40例,每日干预1次,共进行2周。观察分析干预前后杵针组和推拿组的亚健康状态变化,并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在亚健康评分改善等级、人体亚健康评分标准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评分以及红外线热断层扫描(TTM)健康数据中睡眠质量和心理压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杵针干预亚健康疗效确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2.2失眠症

有学者[4]采用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将16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对照1组53例和对照2组57例。实验组采用杵针疗法配合耳穴贴压,对照1组只采用杵针治疗,对照2组只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同时观察3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SQI评分与对照l组和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得出结论,杵针配合耳穴贴压能有效治疗失眠症。

2.3消渴症

吕品等[1]以杵针为主,配合针对糖尿病食疗方治疗消渴中的胃热炽盛,灼伤气阴症,选穴以河车阳命段、至阳八阵、脊中八阵配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内庭穴。行杵时手法轻重快慢适中,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如神疲体倦、自汗盗汗好转,口干、大便干燥、小便黄症状消失,舌红苔薄黄,脉略数,空腹血糖6.4mmol/L。证明杵针对消渴病有一定疗效,为消渴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领域。

2.4中风后抑郁

周群等[5]为探讨杵针配合情志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护理组、杵针组和杵针情志组,在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脑卒中影响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中风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

2.5痛症

为观察杵针用于腰阳关八阵、河车命强段治疗寒湿型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刘栩豪等[6]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中药熏洗治疗,治疗组配合杵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87.1%,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得出结论杵针是一种治疗寒湿型腰腿痛的有效方法,且无创伤、无痛苦。

2.6脑动脉粥样硬化症

刘全让等[7]运用杵针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症,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杵针疗法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症中(中医辨证属瘀痰阻络证)所致中医证候的显效率为82%,总有效率为98%;而针刺疗法的显效率为61%,总有效率为9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杵针疗法对脑供血不足改善的总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2%;而针刺治疗的总显效率为44%,总有效率为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表明,杵针与针刺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在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缺血或痉挛)上具有增加脑血管血流速度和缓解血管痉挛的双向调节作用,为该病的早期预防、治疗,改善临床症状,防止病情发展提供了科学、规范、有效的治疗新方法。

2.7颈椎病

对65例颈椎病患者用蜡疗加杵针疗法,为期15天,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93.85%。杵针及蜡疗均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消除炎症、镇痛、消除肿胀、松解粘连,使颈部神经卡他性炎症得以消除,脑部供血得到保障[8]。

总之,杵针疗法是在“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理论指导下,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价廉的优点,满足了人们崇尚自然疗法的需求和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一些高等中医院校和医疗机构高度重视杵针疗法的深入研究,该疗法将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吕品,李胜涛,钟磊等.杵针治疗消渴的心得体会[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607-609.

[2]钟枢才.杵针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5.

[3]韩晶,徐贞杰,邢琳等.杵针干预亚健康状态4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1,43(12):63-64.

[4]雷静涵.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7):548-550.

[5]周群,蒋运兰,郭秋月等.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6):534-537.

[6]刘栩豪,樊效鸿,钟磊等.杵针为主治疗寒湿型腰腿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9):876-879.

[7]刘全让,卓毅,卢静等.杵针与针刺治疗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症脑供血不足的作用与临床疗效[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1-5.

[8]刘泽恩.杵针结合蜡疗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2):130.

作者简介:

王红艳(1986-),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老年护理、护理教育,工作单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