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的护理刘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刘捷

刘捷

刘捷(烟台龙矿中心医院2657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人数量日益增多,伴随着老年高血压患者日趋增多。据报道65岁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约占50%。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规范治疗对减少和避免重要脏器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216-01

1老年高血压病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老年性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者。且存在以下特点单纯收缩压高和脉压差大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常见病因

2.1老年人喜食含钠高的食品。因为老年人味觉功能减退

2.2老年人腹部脂肪堆积和向心性肥胖容易发生高血压。

2.3老年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

2.4老年人的交感神经活动性高,血中肾上腺素水平较高,但不易排出。

3临床表现

3.1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2眩晕以女性患者较多见

3.3耳鸣、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等

4并发症

4.1高血压危象: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以及伴有血管痉挛累及相应靶器官缺血症状

4.2高血压脑病多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

4.3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4.4心力衰竭

4.5慢性肾功能衰竭

4.6主动脉夹层

5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

5.1心理护理:高血压病人比健康人更内向、情绪不稳、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精神紧张可引起高血压。心理不平衡可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而心血管疾病本身又可进一步造成心理紧张。护理高血压病人,从病人的社会环境、躯体状态和心理因素同时着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兴趣培养、催眠暗示等心理治疗,降压效果明显。病人应加强自我修养,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健康有益的保健方法,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5.2药物治疗的护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利尿剂为老年人高血压的一线药物。长期使用利尿剂须注重低钾血症及室性心律异常的发生。对于合并冠心病的老年人高血压可选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因其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但长期使用会引起抑郁症及与利尿剂类似的副作用。另外,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是推荐的一线药物。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用药注意事项:遵医嘱调整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撤换药物,多需要长期服用维持量.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

5.3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

5.3.1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剧烈活动。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观察。

5.3.2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只需要一般的生活护理,更需要的是健康知识、以及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疾病治疗和预后的问题。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高血压病对靶器官的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5.3.3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采用低钠、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纤维素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起到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肾疾病的发生。低盐饮食是高血压病人应遵循的膳食原则。每日应控制在3g~5g,严重的高血压病人每日用食盐1g~2g,或折合酱油5ml-10ml。

5.3.4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建议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或刚调整降压药时每天测量血压三次,剂量与血压调整到平稳后改为每周测三天,每天两次。应急情况或不舒服时随时测量。并且要固定时间和体位。

参考文献

[1]海鹏高血压防治新进展.新医学,1999,30(4):244

[2]刘治全.血压的盐敏感性与盐敏感性高血压[J].高血压杂志,2005,13(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