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非洲歌舞音乐》的教学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浅谈新课改下《非洲歌舞音乐》的教学与体会

周雯雯

◆周雯雯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一中学256600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而音乐鉴赏课的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称为是一门艺术。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鉴赏课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应体现出这些特点。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教学教学体会设计

前些时候,我参加了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课题是高中音乐鉴赏课《非洲歌舞音乐》,体验和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及节奏练习是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上课之前,我先和大家一起欣赏了一段音乐片段(杰克逊的歌舞片段),通过这段音乐的欣赏提出问题:“大家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非洲歌舞音乐》。

图示提到非洲联想到的事物,由此指出非洲音乐的地理位置。非洲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无疑指的是整个非洲大陆,但是从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角度来看,非洲往往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所谓非洲音乐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种族部落的音乐。我用概述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非洲音乐的所处位置。

接下来欣赏非洲的歌唱音乐《非洲赞歌》,用两个简短的问题来设疑:(1)“这首歌曲在节奏、旋律和歌词上有什么特点?”(2)“这首作品中主要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由此同学们就会有目的的去欣赏,也会去注意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主旋律的学唱,进一步加深了对非洲歌舞音乐特点的认识。然后进行总结,进入下一个环节——非洲的歌舞音乐。再用问题加聆听的方式,让学生去回答听到的这种乐器的名称是什么,然后向学生们展示其图片,使大家明确自己的答案。

在上述环节中,我认为有两点得意之处:(1)课前运用一段动感激情的现代音乐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整节课自然地进入主题中。(2)通过《非洲赞歌》中主旋律的学唱,形成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也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了非洲歌曲的特点。

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之后,接下来的课就更加容易进行了。由回答的乐器——鼓引出该乐器在非洲的作用: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在非洲被称为“非洲音乐之魂”。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而鼓正是这种节奏的基础,是表达音乐语言的最主要的乐器,因此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其它乐器无可比拟的。鼓除用于音乐之外,还有多种功能和用途。a.可以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b.用鼓声表达不同的信息和情感。如:用明亮、均匀的鼓声来赞颂某个人的功德或美绩;用急促的鼓声来传递紧急的信息;用舒缓、悠扬的鼓声抒发个人的情感……通过讲解,接着我带领大家欣赏作品《鼓舞》。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这首作品,我把《鼓舞》分成三部分分别讲解各部分的特点,然后让大家学习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里面的节奏型。

通过学习与了解,大家已经对节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用讲故事和打节奏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打出节奏,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掌握了节奏,把课推向了最高潮。接着我又让大家欣赏了由成龙主演的《我是谁》中一个包含有非洲歌舞的影像片断,再一次引起了一个小高潮。通过欣赏让同学们自己去总结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1)歌唱伴随舞蹈;(2)节奏鲜明而强烈;(3)伴奏乐器是以鼓为主地打击乐器,马林巴也经常使用;(4)歌舞中常伴有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气氛。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也有两点得意之处:(1)欣赏《我是谁》歌舞片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更直接地感受到了非洲歌舞音乐的独特魅力。(2)在语言、教态上从容大方,能够轻松自如的驾驭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气氛一直比较活跃。在这节课中,“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运用,使同学们在这节课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整堂课的气氛一直比较活跃,“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状况有所改变。虽然有以上几点得意之处,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1)个别语言表达上不够恰当、准确。(2)在学习节奏环节中,先讲解常规节奏再突出重音,这样学生在学打的过程中更易于去把握。(3)在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时,涉及面太广,概括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会更利于学生抓住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再上一次课,我想我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入一点设计:加入非洲的几种打击乐器,通过同学们对非洲歌舞音乐的学习,把大家分成几组,有拿乐器伴奏的,有跳舞的,有唱歌的,通过同学们自己的表演,使他们真正体会到非洲歌舞音乐的独特魅力,也更加形象地表现出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再加入这一环节,我想课的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节课我感觉到,首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来感染学生,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体验音乐的美感。音乐的本质是审美,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所以音乐课堂教学要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置于首位。其次,还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再者,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思路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两个方面的情况而设计出来的,反映了一系列教学内容怎么样编排、怎么样衔接和过渡、怎么样详略得当、怎么样讲练等等。最后,就是课堂的气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只有老师在那里激昂地讲而学生没有反应,这也不算是一堂好课;只有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堂课才算是成功的一节课。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创新和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应体现出这些特点。在非洲歌舞这节课中再加入教学再设计就会更加贴近新课改要求下的课程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除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外,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课堂教学顺利地将知识传达给每一位接收者——广大的学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艺术,认认真真上好每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