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误诊35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布氏杆菌病误诊35例分析

范冬梅

范冬梅

(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261400)

【中图分类号】R5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253-01

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骨及关节损害等。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复杂,常出现误诊、误治,尤其在非牧区。我科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共收治35例布氏杆菌病患者,均未在传染科首诊,误诊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淋巴结炎、骨关节炎、睾丸炎、胆囊炎、神经衰弱等。为减少该病的误诊误治,现将误诊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5例,男32例,女3例;年龄25-69岁,平均48岁。病程1-3月33例,6个月1例,8个月1例。大部分家中饲养牛羊、曾帮助邻居屠杀牛羊、喝自家产的未煮沸的牛奶,平素喜食涮羊肉、且生熟不分,但2例无明确牛羊及其制品接触史。入院时全部病人均有发热、乏力、全身酸痛、腰痛、肩及髋关节痛、出汗等症状。化验检查:血常规WBC(3.0-35.3)×109/L,血沉44-89mm/h;尿常规:蛋白(1+-3+);肝功轻度异常,腺苷脱氨酶明显增高,均进行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检查阳性。

1.2误诊情况

35例病人中,14例误诊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均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后症状减轻,但药物减量或停药后病情反复。9例误诊为骨关节病,病人表现为发热、腰骶、髋、膝、肩、肘、踝等关节有不同程度的游走性疼痛。误诊为睾丸炎5例,病人表现为高热、睾丸肿大,其中双侧肿大者3例,单侧肿大者2例。误诊为淋巴结炎2例,病人发热、伴有颌下、颈部及腋下淋巴结肿大,有触痛,活动度好;出汗不明显。3例误诊为胆道系统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1周,发热症状未减轻,并伴有盗汗、乏力。2例误诊为神经衰弱,早期仅表现为多汗、情绪不稳、乏力。

1.3诊治方法

病人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生化、影像学等检查,并针对本地区特有疾病进行专项检查,布鲁杆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确诊为布杆病。

常规治疗,确诊后给予利福平胶囊0.6g/d口服,肌肉注射链霉素0.5g,每日2次,疗程3周,停一周后再进行一个疗程,定期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好转。1例仅治疗2周,自行停药后5个月再次出现发热,复查布鲁杆菌凝集试验阳性,考虑为疾病复发,采用经典的抗生素治疗不敏感,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利福平抗生素治疗。

2讨论

2.1误诊原因分析

(1)临床医生对布鲁菌病警惕性不高:本地不属于疫区,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仔细,对疾病的分析不够全面,忽视流行病学的资料,是造成误诊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是因为不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该病属于多脏器损伤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脾、骨髓、骨关节、神经、淋巴结、心脏、肾、睾丸、附件等脏器。由于损伤脏器多,病情复杂,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多种多样,故极易误诊。部分病例以肝损害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还出现生殖系统症状;缺乏典型的“波状热”热型;部分病例无明确流行病学证据。这提醒临床医生,对待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来说,既要观察症状、体征,又要重视化验结果,逐一排除与布杆病症状、体征及化验结果相似的一些疾病,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

(2)不适当的药物治疗,部分掩盖病情,导致病情迁延: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且患者使用后症状有所减轻或体征不明显,往往给临床鉴别诊断带来困难。同时由于使用广谱抗菌素使对布氏杆菌敏感的药物不敏感或产生耐药,又使治疗难度加大,更易引起误诊。

(3)布鲁杆菌传染途径的改变:2例无牛羊密切接触史;31例曾帮助邻居杀羊;1例喜食涮羊肉、生熟不分;1例饮未煮沸的自家产牛奶。

2.2预防误诊措施

通过对误诊原因分析,应重视基本诊疗常规,避免依赖大型先进医疗设备。临床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要注重对布鲁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的掌握,更要及早行布鲁杆菌凝集试验的筛查,仔细询问病史,不能仅单纯地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是否使用过牛羊肉等食物,临床上有此类病史者容易被忽视或遗漏。此外,规范抗生素使用,对发热患者要对症处理,勿盲目使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致患者体温反复,从而影响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详细询问病史。

(2)掌握流行病学信息。

(3)不过多依赖大型医疗设备。

(4)正规治疗,足够疗程,防止病情迁延。

总之,应对相关人群加强布鲁菌病防控知识宣传,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慢性化发展而引起器质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