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形式主义关键在抓落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3

戒除形式主义关键在抓落实

黄书耘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

崇尚实干、狠抓落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抓落实如敲钉子。面对新形势,党员干部只有继承发扬我党崇尚实干的优良传统,找准敲钉子的方向方法,才能避免逢墙乱钉,做到敲稳、敲准、敲深、敲出实效。

一、要充分认识抓落实的重要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狠抓落实本领。不狠抓落实,再好的决策部署也只能是空谈。抓落实,首先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认识,认识到位,抓落实才能到位。

1.抓落实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抓落实。关于抓落实,党的主要领导同志都有过许多论述。毛泽东同志说过,“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讲,“要鼓实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真抓实干、注重落实就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实践行动和成功之道。幸福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干出来的,其中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新时代呼吁新担当,要实现新作为,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我们党抓落实的优良传统,以实干兴邦。

2.抓落实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各种风险与困难不断涌现。要要适应时代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坐而论道不行,争持不下更不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抓好落实是关键。党的十九大已经为我们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的宏伟蓝图,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最紧迫、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抓好落实,把谋实谋准的工作落下去,把认定看准的事情干下去,发扬钉钉子精神,找准找对敲钉子的方向方法,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开创新局面,赢得新发展。近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目前我国仍然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债务化解、污染防治攻坚等多重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区域竞争日益激烈。事业是干出来的,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抓好落实、实干在前,而且要干得比别人更多、更好、更快。

3.抓落实是检验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按照我们的组织体系建设,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抓落实,主责主业就是抓落实。这就明确了“谁来干,谁来落实?”的问题,首先就是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率先垂范,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改革,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老百姓常说,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实际、抓好落实,才会在实践的过程中碰到真困难、发现真问题,才能通过排除困难、解决问题,体现自己的工作水平。抓落实是检验干部工作能力的“试金石”,也是提升工作能力的“磨刀石”,尤其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只有通过抓落实来磨练意志、锻炼本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才能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

二、要正确看待抓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抓落实,关键在人。目前,随着干部队伍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员干部整体是讲政治、顾大局、能吃苦、会干事、过得硬的,是始终保持着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干事创业激情的。但也要看到,面对更高标准的发展要求、更严峻的发展形势、更艰巨的发展任务时,一些干部在狠抓落实上,认识还有一些模糊,方法还有一些欠缺,力度还差一些火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导致抓而不实、抓而无力、抓而不紧、抓而无效。

一是不想落实。一项工作要做好,必须形成上下联动、抓好落实的工作合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基层工作中,往往存在“上头热、下头冷”“会上热、会下冷”的现象。个别的领导干部无心抓落实,精神懈怠、缺乏激情、得过且过,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落实工作浮于表面,把力量投入本身作为工作成效,把工作过程本身当作工作业绩,仅仅满足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对党中央大政方针、话语体系跟得很快,但雨过地皮湿,实际上工作作风与效率并没有发生变化,工作效能也没有因此得到提升。

二是不敢落实。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一些干部感觉“为官不易”,不愿担事、不想管事、不敢作为,总是担心会有风险、会得罪人,工作中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求稳怕乱、敷衍塞责,一味奉行“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消极思想,凡遇事都要请上级拍板,以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缺乏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勇气和决心。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习惯责任下移,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只想挂帅不想出征,一心想让“责任状”变成“免责单”。还有一部分机关单位,表面上看起来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得到了极大的改进,虽然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从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三是不会落实。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领导干部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方法来应对,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做得很辛苦,但由于“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一味蛮干盲干,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里抓一下,那里敲一点,费时费力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的领导干部不接地气,在调查研究方面,搞形式、走过场,走基层身子沉不下去,或者身入心不入,深入基层调研不够,对实际情况不甚了解,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不得要领,夸夸其谈、不践于行。

四是不能落实。空耗精力的文多会多、名目繁杂的督查考核多,基层苦不堪言,加上流于表面的“痕迹管理”盛行,导致会长文长,各种牌子、表格、材料满天飞,一些基层干部疲于奔命、甚至造假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也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比如,有的检查内容硬性规定开会频次,没有考虑到各单位的工作实际,有的单位为了不扣分,只能穿上外套拍一张,脱下外套又拍一张,开一次当几次。有时一天之内,多个单位要求报材料,只有将一份材料改头换面,应付了事。

虽然这些现象和问题只是个别和支流,但如果视而不见,任其蔓延,就会演化成“不落实”的“老顽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影响了工作开展和决策落实,贻误了发展,损害了政府形象,也辜负了群众的信任。

三、要准确把握敲好钉子的方法

抓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抓落实如敲钉子》中指出,“抓落实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抓落实如敲钉子,不能光凭着一股蛮力,逢墙乱钉。所谓方法不对,功夫白费。没有正确的方向方法,抓落实就会成为“瞎抓”“瞎忙”,虽然也是忙,但找不到痛点、啃不动难点,就难有成效。

1.加强政治建设。之所以出现前述的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有些党员干部党性不强。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彻到抓落实的工作中去,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做到准确理解把握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通过学习,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坚守政治道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踏踏实实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做到持续跟进学,融会贯通学,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切实把这一科学理论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攻克难题、推动工作,始终做到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步步紧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好正确的政绩观,做到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2.强化责任担当。“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干是当头的。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抓落实当作一种“干事光荣、避事可耻”的责任担当。新形势下,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压力十分巨大。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增强敢于担当的意识,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保持敢于担当的定力,对该做的事、认准的事,于发展有利、于人民有利的事,就要敢于担当、敢于碰硬、勇于作为,不断攻克改革中的堡垒,突破发展中的瓶颈。要勇于直面问题、直面矛盾,少讲办不成的理由,多找干成事的办法,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气概。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发挥“关键少数”的重要作用,在做实工作的方面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带头抓好落实,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进的良好局面。要敢于担当,还要善于担当。要层层压实责任,通过明确责任人、任务单、时间表,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切实把压力层层传导下去。要严明纪律、奖惩分明,把惩戒的板子打下去,把正面的典型树起来,把纪律的权威立起来。目前,从中央、省委、市委都出台了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解决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让干部放手干工作、抓落实。因此,党员干部更应抓住机遇,在纪律、规矩、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勇于尝试、探索创新。

3.增强落实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列为八大执政本领之一。抓落实作为领导干部工作的基本环节,与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同样重要。”如果没有这一手功夫,我们的干部就失去了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狠抓落实,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有成事的真本领。领导干部不学习,知识就会老化、能力就会弱化,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就抓不住重点和关键,工作也容易“搁浅”。因此,党员干部应该要有从大局出发的学习意识,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围绕增强履职本领,全面学习各类专业知识,既要攻“公共课”又要攻“专业课”,既要学政策又要学知识,既要深入实践向基层和群众学,又要放宽视野借鉴经验学,对各项工作特别是自己所抓的工作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学习中不断修炼内功、增强本领、创新方法,争当行家里手,努力提升善抓落实的能力与水平。

4.掌握科学思维。善其谋而后动,成道也。要抓好落实,就必须把握规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真正实现解决问题、落实工作的总目标。要牵住“牛鼻子”、学会“弹钢琴”。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牵住“牛鼻子”,在发展重点上进一步攻坚克难,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要点,主次分明,精准发力,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防止胡子眉毛一把抓,而导致抓而不实、抓而无效;要学会“弹钢琴”,既要管宏观,也要统筹好中观、微观,在抓住重点的同时,能驾驭全局,兼顾全面,高奏主旋律、弹好协奏曲、唱准和谐音。要善于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盯住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深挖根源,采取针对性措施拉长短板、补齐弱项。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要认真梳理排查工作中的“黑天鹅”与“灰犀牛”,提高预见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的主动战,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要坚持创新思维,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举措创新,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和体制机制束缚,善于用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5.改进工作作风。落实落实,落而不实,表面上看是方法问题,实质是工作作风问题。当前,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很严重。抓落实,就必须戒除投机取巧,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进一步形成以求实为荣、务实为本、落实为责的工作氛围,在工作作风上进一步激浊扬清。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着力解决空耗精力的文多会多、名目繁杂的督查考核多、流于表面的痕迹管理多等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同时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广大党员干部应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发扬“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在真抓实干上带好头、作表率,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谋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出实招,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贯彻落实工作,而不是依葫芦画瓢、搞照搬照套,对亟待破解的问题要坚持“打破沙锅问到底”,要俯下身、沉下心深入一线调研,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把工作做深、做实。要办实事。把有限的财力和资源集中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多办有利发展和民生的”民心工程”,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求实效。花开要有果,掷地要有声,干工作、抓落实都要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坚决防止空谈误事。要提升“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保持稳健发展的战略定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坚决防止急功近利、急躁冒进,深入而持续地抓好落实,用行动说话,以实绩正名。

6.强化督查考核。抓落实就好比在墙面上敲钉子,碰到容易脱落或者开裂的墙面时,还要想办法修补墙面,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强化督查考核,打好敲钉子的基础。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没有狠抓落实的督查,就没有执行的实效。因此,必须要用监督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抓落实,就要善于督查、敢于督查,既要抓领导、抓干部,又要督任务、督进度、督结果,把督查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把督查和问责结合起来。确保抓落实有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要紧扣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紧扣全市各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推进来督促检查,做到“快、准、严”,切实提高督查效果。督查要快,重要工作一旦部署,相应的督查工作就要及时跟进,就要及时跟进,制定相应督查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定督查重点和时间节点。督查要准,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抓好督查,把重心和精力放到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上。督查要严,要坚持原则,无私无畏,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该通报的要及时通报,该整治的要坚决整治,并把督查成果与奖惩考核挂钩,与选人用人挂钩,要综合运用通报、约谈、公开曝光、职务调整等多种手段,揪出一批负面典型,形成强大震慑,使督查工作真正成为推动落实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