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创新刍议

/ 2

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创新刍议

吴肖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北京100000)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和体会认识,就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创新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行政管理;课堂教学;创新

随着现代开放教育工作的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也随之展开。一些专家提出了“导学—助学—自学”三位一体的“3L”教学模式。如何进一步探索适合现代开放教育教学形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体现“3L”的指导思想,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和体会认识,就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创新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1课堂教学原则方面的创新

课堂教学原则创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主体性原则。现代社会使我们深信学习应该是公平、灵活的,必须提供给所有的人,并且所使用的方法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3L”教学模式中特别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贯彻这一原则,一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三是要发扬教学民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2)开放性原则。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智应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教学内容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封闭的、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教学效果不满足于课本和所谓的标准答案。(3)差异性原则。学生是具有差异的个体,这种差异表现在智力因素、个性特点、学习习惯等各方面。创新性课堂教学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刀切”、“齐布走”,而是通过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4)个别化指导原则。大众教育必然出现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分化和差异。学生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学习的个别化需求增加,学习中的未知因素增多,教学过程中的变数增多,定数减少,教育中需要注意个体差异,需要注意个别化学习指导,需要我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人情感、个人价值和个人兴趣的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引导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上的主动性。

2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

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在使用现有教材时,经常会发现教材老化、滞后于社会发展现状或者不适合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情况。作为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从教学内容的背景入手。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应注意教材背景的适当拓宽,开拓学生的视野。信息化时代,仅靠课堂上的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课堂必须搭起一座桥梁,连接社会。这就要延伸课堂范围,通过课堂学习,把学生带到丰富多彩的社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活化,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如在涉及“公共决策系统”中的“智囊系统”时,可以补充介绍最著名的智囊系统兰德公司及相关成功案例。(2)从教学内容的过程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贯使用“引入——新授——多媒体——总结——练习”几步教学程序,使学生也陷入了这样的思维惯性,只知道被动的接受,丧失了主动探索的能力,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尝试改变这种固定的教学程序,让学生打破这种思维定势,例如:采用“联系实际提出问题——结合课本分析问题——回到实际解决问题——回顾全课归纳知识——迁移知识答新问题”的新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自主学习,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路,提高创新能力。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3)从教学内容的新颖入手。行政管理专业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内容必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用当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内容不能僵化,课堂气氛更不能死气沉沉。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理论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探索与思考。(4)从教学内容的应用入手。让学生明白知识应用的价值,引导学生到实验基地亲身感受知识应用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欲。用行政管理的理论解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形成行政管理专业思维,并且举一反三。

3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创新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差异化教学,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叠进式教学模式,即通过三个层次来设置与实践教学。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知识的认知性层次、知识转化为能力层次、知识的“创新层次”。

(1)第一层次——知识的认知性教学。这一层次的教学即知识的认知性教学采用的是一种“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即采用讲授、辅导、小组学习、作业、练习、讲评等形式教学,能帮助学习者树立学习信念、坚定学习信心。通过“教者”的信心、努力,学者的自信以及“教者”和学者的互动,共同完成知识的认知性教学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其教学目标。(2)第二层次——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根据这一层次的教学模式设置要求,任课教师可以教学中辅佐以案例,充分展现案例中的矛盾,启发学生分析研究或从实际出发将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使之上升为理论。这一层次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引导学员消化、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和认知程度。教师可以在已经准备好的案例或实际参观的案例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文字报告,文字报告以学习小组的名义集体完成。(3)第三层次——“创新层次”的教学。这一层次教学采用“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在发现中学习,提高学习者的智慧潜力,包含对已掌握的旧知识的改组,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换和提升,新知识的获得。发现学习法的教学实践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作为前提条件。经过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分析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架构学习者“创新能力”平台,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既切实可行,又很有必要。必须注意的是,发现学习法要求学习者要有相当的思考能力。

根据这一层次的教学模式设置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进行社会扫描、从社会实践中搜索、组织材料,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编写相关案例或设定专题并作分析。实施课堂以外的“创新层次”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4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除传统的教学方式外,还应尝试了以下教学方式:

(1)案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是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授学生以“渔”而不是“鱼”是案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差别。在课堂上提出相关知识点或者案例,由学生讨论,最后再由教师总结性发言。讨论的结果可以作为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记载下来。通过讨论,学生对知识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其主要有:案例教学方式可以分为以下类型:a.教师主导型;b.师生互动型;c.学生主导型。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了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也有助学生形成行政管理专业思维。(2)模拟现实教学方式。根据模拟现实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人为模拟现实教学方式和媒体模拟现实教学方式。模拟现实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展现课堂的另一面。通过模拟实战演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内在素质。其主要方式有:a.媒体模拟现实教学方式;b.人为模拟现实教学方式;c.社会实践教学方式。

总之,行政管理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和行的统一是开放教育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或者亲身体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条件组织学生旁听一些相关的会议或者听证会。案例教学方式、模拟现实教学方式和社会实践教学方式三种教学方式遵循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为中心的特点。这三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的原则,教学设计者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只是学生的辅导者,帮助者和引导着,学生成为管理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有目的主动学习。这些只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旭敏.创新精神与教学创新[J].教育探索,2004(12).

[2]胡吉成.提高电大远程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Z].(2004年11月澳门第四届“成人教育与社会发展”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