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对策研究

赵小光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广饶县供电公司山东东营257300)

摘要:当35kV变电站一旦发现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第一时间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避免电力故障对于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更多的是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有效的检测、管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避免工作中常见的错误操作,以保证35kV变电站正常的电力运输功能,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对策

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35kV变电站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有关继电保护问题是电力设施建设和维护的重点问题。然而,在实际的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设备的老化、环境的影响和人为错误的操作等原因都肯能引起电力故障。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变电站运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加强变电站继电保护策略,不断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并完善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对策。

一、变电站变压器运行中存在的不足

当变电站变压器的外部电路发生超负荷、短路等情况时,变压器就会产生异常现象,例如温度提高、电流降低等。变压器产生的异常现象不同所采取的保护装置也不相同,大致能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电流速断保护和差动保护。这两种保护形式通常适用于变压器内部故障、引出线接地短路等情况,其作用机理表现为瞬间信号式跳闸。二是气体保护。气体保护形式

通常适用于变压器邮箱故障情况,其作用机理与电流速断保护较为相似。三是超负荷保护。该种保护形式通常使用于电流超出负荷时,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变压器具备的保护系统对变压器进行保护。四是温度信号保护。此种保护形式通常适用于变压器温度突然上升的情况。其作用机理与超负荷保护较为相似。五是过流继电保护。该种保护形式通常只是作为一种后备形式使用,在上述几种保护形式均没有取得较好效果时,采用过流继电保护形式对变压器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二、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检修范围

1、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校验

对于35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检查非常关键。一般情况下,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全面检查周期在2年左右,对于其中的重要部件的校验要做到一年一次。对于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电力元件的改造和更换,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变压器的瓦斯保护等几方面,其中,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中,每达到3年就要进行一次瓦斯继电器的内部检查,保证每年进行充气试验1次,以保证装置的完好性能。

2、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设备检测

对在继电保护装置二次设备进行检测可有有效提高变电站工作的可靠性,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确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设备检测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有:TV、TA二次回路的绝缘性性能良好与否,装置各个部件磨损情况是否属于正常范围、逻辑判断、直流操作与信号的传输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在这里检修人员需要注意的是,二次设备检修与一次设备检修有着不同的要求,在一次设备检修中只需要对某一个元件进行检修就可以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转,而在二次检修中必须对装置中特定的单元和整体系统

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

3、继电保护装置中故障信息检测

故障信息检测中分层检测在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中占据中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分层检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对于常见的遥感信息的检测,这中检测的目的是最快速度的获取系统中相关开关的变位情况;(2)保护工作信息的检测,目的是确认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是否存在动作;(3)故障录波信息的检测,目的是明确故障发生所在部位的确定。除此之外,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分层诊断中,对于故障类型和故障地点也要进行速度检测,并进行系统的全面分析。

三、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对策

1、加强日常继电维护

一是充分了解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继电保护设备是否具备较好的状态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继电保护装置今后的运行状态,因此,对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收集并整理、严格进行设备与设备图纸的检测工作、做好设备日常运行数据的记录等,将对今后继电保护设备的维护提供重要的依据。还应重视继电保护设备中的所有环节,以此为继电保护设备的全过程管控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是全面分析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与相关数据。如果继电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或其他问题,首要任务便是找出故障或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关的特征、规律等情况,而后结合继电保护设备的日常运行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将继电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或其他问题的时间进行提前预测,从而做到在故障或问题发生前迅速处理解决好。由此可见,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数据与日常运行数据的重要性。

三是不断创新继电保护技术。不断引进、借鉴先进的继电保护技术,做到取长补短,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出适合自身的新继电保护技术,并加大力度推广应用新继电保护技术,以此确保继电保护设备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为继电设备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化继电保护的抗干扰性

2.1抗干扰方法

在继电保护系统中抗干扰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供电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当前,继电保护系统主要采用的抗干扰方法就是加强弱点系统的保护,以此阻止干扰进入到弱电系统中。对于该方法主要能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善继电保护系统中的硬件设施,淘汰陈旧设施或对一些设施进行改造等;二是做好路径传播的防护工作,以此隔离、屏蔽相关的干扰。

2.2加强抗干扰性的措施

一是采取有效的方法尽量降低电力系统中接地设备的电阻。若是电力系统中的接地设备为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一次性接地设备,则必须尽可能的降低该设备的接地电阻。

这样能有效减小高频电流在流入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差,还能形成一个低阻抗特性的接地网络,从而有效减弱对二次回路设备的干扰程度。

二是采取分别接地的方式。将需要接地的控制室、开关室等进行分别接地,若是没有分别进行接地,那么必然导致接地线的一端会产生过高电压,从而对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转产生严重影响。

三是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管控,并以此构造一个电位面。应在控制室内集中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并把控制装置、中心计算及各套微机放置在相同的电位面中,且该电位面应与控制室的网络是相联接的,促使接地网的电位差与相同电位面中的电位浮动状态是一致的,这样能防止接地网电位差对电位面产生干扰。此外,接地网应与各套微机设备保持无电位差,以此确保通信的稳定、可靠。在连接微机与电位面时,不论是接地的内部或外部,都必须采用专用的线将其零点位置与专属线相互连接,进而将这些专属线与保护盘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电位面网络,以此隔离、屏蔽各种干扰。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用电需求的增加,电力设施的建筑和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其中35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问题一直是专业人士研究的热点问题,因为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电力系统故障发生,一旦发生电力故障,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可能对所管辖的整个区域的电力设施和企业经济运转造成重要的影响。从实际出发,研究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检测的主要范围及其对普遍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不断提高继电保护工作效率,维护人们日常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姚京杉.针对110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自动化浅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07).

[2]张金亮,曾彩凤.变电站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J].科技传播,2012(06).

[3]陈剑雄.35kV变电站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