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研究

陈水昌

陈水昌

(广西容县人民医院广西容县537500)

【摘要】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艾滋病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艾滋病伴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HIV-RNA病毒载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轻度血肌酐升高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艾滋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应用HAART治疗能够有效保护或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并延长其生存周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艾滋病;肝功能异常;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临床疗效

艾滋病是一种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所致传染疾病,危害性极大,目前尚无治愈方法。近年来,临床主要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本病,能够有效抑制HIV的持续感染并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但临床研究发现,部分艾滋病患者还伴有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和恶化速度加快,且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存在较大的限制性[1]。本文回顾分析了12例艾滋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HAART治疗情况,旨在为这类患者的治疗干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进行HAART治疗的艾滋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12例,均符合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艾滋病诊断标准,年龄在18-60岁之间,无活动性机会性感染。排除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恶性肿瘤、不能按规定服药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3-45岁,平均(31.05±3.98)岁;体重42-77kg,平均(57.69±6.64)kg。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均接受1年以上国家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保肝治疗,均在肝功能恢复正常水平后,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方案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中相关规定进行治疗,具体用药方案:齐多夫定(AZT)口服,300mg/次,2次/d;奈韦拉平(NVP)口服,d1-14为200mg/次,1次/d,然后改为200mg/次,2次/d服用;予以拉米夫定(3TC)口服,300mg/次,1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至少治疗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2年的随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采用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8),并每6个月进行1次病毒载量测定。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比较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疗程,治疗后患者的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比较()

2.3安全性评价

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好,无药物所致肝肾损伤出现,未见血常规异常,仅1例患者在用药第6个月时出现轻度血肌酐升高,但仍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讨论

HAART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艾滋病、抑制HIV病毒复制、重建患者部分免疫功能最有效也是唯一的方法[2]。近年来,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HAART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方案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也获得了明显的提高,但仍面临一定的难题。艾滋病合并肝功能异常,尤其是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时,将导致大量T淋巴细胞亚群CD4消耗,进而导致免疫力降低,抗病毒治疗耐受度降低,影响抗病毒疗程及效果[3]。同时,抗病毒治疗也对机体的免疫机制具有一定的影响,还可造成肝肾损伤甚至贫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临床转归[4]。因此,如何利用当前有限的药物资源组织最佳HAART方案治疗合并肝功能异常的艾滋病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重建患者免疫功能的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已成为现代研究的重点内容。

覃晨等[5]研究表明,对于HIV合并HBV感染患者,应用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联合依非韦伦(EFV)方案抗病毒治疗,严格按照规定剂量与次数规律治疗12个月,患者的T淋巴细胞CD4数量明显升高,且HIV病毒载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疗效较好,有效减少了免疫重建后肝功能损害风险,临床预后较为理想。本研究对合并12例肝功能异常的艾滋病患者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齐多夫定(AZT)、奈韦拉平(NVP)与拉米夫定(3TC)三联抗病毒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3、6、12个月,患者的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提示患者获得了明显的免疫功能重建。同时,治疗后患者的HIV-RNA病毒载量呈现持续降低趋势,满足抗病毒治疗要求。治疗期间,除1例出现轻度血肌酐升高外,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交叉耐药现象,安全性较好,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案。

综上所述,确保患者具备良好的治疗依从性的前提下,以保肝治疗为背景应用三联抗病毒方案治疗肝功能异常合并艾滋病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明志.慢性乙肝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1):128-129.

[2]杨成彬,梁成,岑一虎等.女性艾滋病患者接受奈韦拉平抗病毒治疗方案致肝毒性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5):24-25.

[3]路钧,段炬萍.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7):3589-3590.

[4]高立平,任连才.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3):109-110.

[5]覃晨.HIV与HBV合并感染患者艾滋病抗病毒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信息,2013,26(29):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