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股骨颈骨折牵引术后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老龄股骨颈骨折牵引术后的心理护理

汪淑杰

汪淑杰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0101-0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引发股骨颈骨折甚为普遍,愈合慢,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因老龄人的病理、生理、心理等特点,沟通困难,对护士的素质、能力、沟通技巧的要求特别高,显得尤为重要。

1老龄患者的心理特点

1.1在老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有农民、工人、教师、机关干部等,对于不同层次的患者,以不同的方式主动和他们交谈,沟通,取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1.2老龄人都有较深的阅历,有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的事业上取得较高成就,在社会和家庭中都享有较高的地位。因此,老龄患者的自尊心强,希望得到尊重和爱戴,老龄患者大多是记忆力减退,反应慢,分辨能力差,灵敏度降低,长期养成固执刻板,爱表现自己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支配欲强,喜欢得到周围人的恭维和服从。另外,老龄患者由于受病痛的煎熬,心情浮躁、易怒。

1.3老龄股骨颈骨折的特点,由于老龄患者生理处于衰竭阶段,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易留各种后遗症。另外,老龄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随机性大,可控性小,再加上病情的变化而造成固执,脾气暴躁,不易合作等。

2老龄股骨颈骨折牵引术后的心理护理措施:

2.1由于现代医学模式已不限于生物医学模式,而是更多地重视心理因素,环境变化和预防保健。因此,护理工作也应随时代的需要和患者的需要而扩展服务内容,护理工作要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临床护理、预防、心理、康复、保健综合型护理转变。

2.2老龄患者的心理变化大。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在乎,如一个态度恶劣、表情冷漠的护士会让他们的情绪变坏,内心压抑,导致对该护士的工作不信任。相反一个态度和蔼,服务热情,责任心强的护士,则他们的恐惧心理,抵触情绪立即得到缓解,积极配合治疗。而我们做为一名护士,为患者服务,就要有良好服务态度,仪表端庄大方,和蔼可亲,护理操作要迅速敏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有良好的技术水平,经常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使老龄患者有安全感。老龄患者需要被尊重、理解,希望被认识,尽量为他们提供信息和帮助。

2.3转变观念,完善自我。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专业在卫生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护士接触患者的时间和机会多,大量的护理工作由护士来完成。我们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以及较好的思想和敬业精神外,还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医学理论学和预防保健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和蔼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患者要有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用新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现代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问题,逐步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型向临床护理、预防、心理康复和保健综合型护理转变,即由旧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新的医学模式。

3老龄股骨颈骨折牵引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会:

3.1在老龄患者心理护理中,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需要采取多种适当的沟通交流方式。首先要区别沟通的对象,仔细观察,初步判断患者的身份和年龄并注意沟通的场合、时间,选择适合的交流方式与患者交谈,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其次,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感情,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患者,沟通可采用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状态,与患者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患者的角色转化,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3.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心理护理工作的第一步,通过与患者的交谈,很多引起他们疾病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都会显露出来。我们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加以适当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的心理平和,安祥,暂时忘却家庭、社会和经济带来的烦恼和压力,同时注意护理技巧和护理艺术。如一位老龄女性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自己不能为人所爱,又得不到亲友的关心。护士此时应角色多样化,即要成为她的治疗护理者,又要成为她的知心好友,主动与之亲近,和她交谈,并给予适当的照顾,提高她的自信心。在对患者做心理护理的同时,还要告诫家属,要求家属予以支持,配合,不要给患者过多的刺激,使她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