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东巴画的传承状况及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2-22
/ 2

纳西族东巴画的传承状况及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吴晗睿

纳西族东在做仪式时,要绘画各种各样的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对他们进膜拜与祭祀,这种服务于宗教活动的绘画,统称为“东巴画”。东巴画是东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已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东巴画的传承机制及传承历史

东巴画记载了纳西族人民社会生活生产的各方面,是纳西族发展历程的清晰写照。东巴画的保护和传承,其实就是对纳西族以及东巴文化发展历史的保存。

(一)东巴画的传承机制

东巴画的传承,目前主要是四种方式:

首先,自然传承,即东巴传习。这是传统东巴画传承的主要机制。同东巴文化中的其他内容一样,传统的东巴画是由东巴作为活体来传承的。东巴们将一代代积累的关于东巴画的知识经验传给下一代东巴。

其次,现代教学。随着现代教学制度的扩张和国家及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东巴文化的教学机构日益增多,纳西地区许多小学、中学都开设了东巴文化的课程,同时,针对成人也设立东巴文化学习班,开办培训学校,主要教授传统的东巴文、东巴画、东巴舞等各种文化形式。

第三,民间自发培养。村民自发组织,在固定的时间学习东巴艺术和东巴文字。

第四,继承与创新结合。将传统的东巴画与现代的表现手法结合,在对传统东巴画的内涵把握的基础之上,开拓更新更广的表现领域。既是承,更是传。承接了传统东巴画的精华,同时在现代东巴画中传达了其现代的表现方式及观念。

(二)东巴画的传承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东巴文化的传承被迫中断,东巴画的继承遭到了严重的打击。80年代以来,东巴文化的抢救事业全面展开,也因此东巴画的传承焕发出新的活力。

1981年4月,第一个东巴文化专业研究机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成立,他们聘请了多位老东巴翻译出版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频频出现在东巴经文中的东巴画也得到重新审视。

然而仅将东巴文化抢救在纸上远不够,1994年,东巴研究所学者和力民提出“东巴教应在不违抗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举行一些传统的宗教活动”,同时“培训一些年轻的东巴继承人,使他们正统地向老东巴学习东巴教及文化知识,包括书写、绘画、舞蹈等”①,之后,传统的东巴教祭祀仪式广泛地展开,有了宗教祭祀,东巴画的传承重新焕发出活力。

1995年开始,学校教育中也引入了东巴文化。东巴画也成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1995年,东巴博物馆成立了首个东巴文化学校,以教授东巴文、东巴画、东巴舞为主。之后在纳西族地区先后出现了十几个类似的东巴文化传承组织,比如2000年纳西学者郭大烈教授创办的黄山乡小学东巴文化班等②。据2001年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的调查表明,丽江县城乡共有14个东巴文化传习机构,约有400多名年轻人在学习东巴知识。通过这些教学机构与民间传承组织,东巴画以其特有的美学特征及历史意义,而非宗教色彩,走到了越来越多纳西族人身边。

另外以赵有恒、张云岭为代表的中青年画家,一部分有志于将东巴画发扬光大,从80年代末就开始了传统东巴画与现代艺术手段相结合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东巴画派”。这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再加工,既保留了传统东巴画的特色,又注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与内涵,为东巴画的传承打开了新的视角。

2001年6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保护条例》,2005年12月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更名为《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新条例第三条就是:本条例所保护的纳西族文化包括……纳西族东巴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曲艺、绘画、雕塑、服饰、器皿、代表性建筑及设施和场所等③,至此东巴文化的传承有了明确的法律保证。

二、东巴画传承的问题与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尽管目前东巴文化的传承整体良好,东巴画也重新焕发了活力,但其中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1.自然传承已不现实。由于50年代-80年代东巴文化浩劫,目前的东巴传承已出现了断代的危机,学识较高的老东巴大都年迈体弱,无力再培养新的东巴,而相对年轻的东巴,对东巴文化的掌握程度又偏低,这样,自然传承的基础就被破坏了,仍依靠东巴传习将东巴画传下去已不现实。

2.学校传承缺乏系统。近些年在纳西地区,许多学校开设了东巴文化课程,另外针对成人的东巴培训机构也纷纷建立,东巴教育初具规模。这些教育机构也主要是教授东巴文、东巴画、东巴文等。但是一个很严重的现象是,对东巴画的教学并没有形成一套正规系统的教材,教学内容仅限于对传统东巴画的艺术欣赏与模仿。

3.两种观点极不利于东巴画的传承:一种认为东巴画是宗教艺术,是蒙昧无知的迷信文化,传习东巴画,就是在宣传封建迷信;另一种认为学习东巴画,就是简单地模仿东巴画的艺术手法即可。

因此,要真正将东巴画传承下去,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促进东巴画的良性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坚持学校教育,改进教学模式。东巴教育已经走入学校,并开始取得一定的成绩,而相对来说,民间自然传承困难重重。这说明传承东巴画,学校教育既是有效的,也是有必要的。因此,必须将这种教学传承坚持下去。同时,我们要明确“坚持”的是教学这种形式,而非内容。学校教育应加大对东巴画艺术手法及文化内涵的教学,加快专门的美术教材的开发。

2、对东巴画重新定位。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东巴文化的教育,是为了学生能吸收更多东巴文化中的精华,至于摒弃糟粕的过程,则应由学校来解决。传统的东巴画中的确存在一些宗教迷信的东西。对于学校来说,首先要明确,学校传承的是知识,是道德观,而不是传教。东巴画是艺术,是民俗记录,而不是打着文化幌子的宗教旗帜。对于宗教色彩浓郁的东巴画,学校教学中应加以更正。

3、教学设计上,东巴画的教育,应将艺术手法的教学与道德观念的教学结合。东巴画虽具有宗教色彩,但其中包含了许多纳西族人对善恶观念、道德品质的规定,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是有益的。学校教育不仅应从美学角度分析东巴画,更应从伦理道德角度解读东巴画。因此对东巴画的教学应涵盖艺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两方面。

参考文献:

[1]和力民,试论东巴文化的传承,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王伯敏,东巴文与东巴画——纳西族文化札记,美术观察,1999年8月。

[3]和品正,浅论纳西族现代东巴书画,民族艺术研究,1991年25期。

[4]戈阿干,东巴文化断层告急,玉龙山,1996年第4期。

[5]和力民,丽江东巴教现状研究,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①和力民,丽江东巴教现状研究,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②和力民,浅析东巴文化的传承,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第3期。

③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2005年12月2日颁布。